为画面增添一份真实感

铺上从化石模型上凿出的石膏块

为遮盖过多元素造成的虚假感,我们还需要加上一些石块状的物体;这时,我们凿“考古学家”石膏模型所剩下的碎屑就派上了用场。

1.凯旋门顶部:为表现出这是海中的世界,石膏模型的碎屑和石块出现的地方不应该像在陆地上一样,只出现在地面上;于是,我们要在凯旋门顶放一些石块和碎屑。

2.大棵植物的根茎处:由于大棵植物很难被小石子儿这样圆溜溜的物体掩埋,我们还要在它的根茎处撒上一些碎屑,模仿泥土的感觉,让它看着就像原本长在那里一样。

3.大石头上:海中的石头因为长年受海水和生物的侵蚀,表面显得不太光滑;这需要我们在场景中的这些大石头上,撒上一些较小的石膏块,以及模型碎屑,遮掩石头表面。

4.石膏模型上:在凯旋门前的石膏模型处撒上部分石膏块和碎屑,掩盖它的主体部分,使其形成坏掉的雕塑形状。

为画面增添一份真实感
为画面增添一份真实感

手电放在杯子里 晃出最逼真的海底光线

利用三支手电筒和一个水杯,让现实中的废墟小场景马上转移到海中

01 第一支手电筒 从底部打光

我们在整个模型下,斜放第一支最亮的手电筒布光,它能透过底部蓝色皱纹纸和PVC透明塑料板,让场景变为蓝色。

第一支手电筒 从底部打光
第一支手电筒 从底部打光

02 第二支手电筒 模仿波光效果

将第二亮度的手电筒放在半杯水的杯中,从建筑物左斜上45°照射。注意将手电和水杯一起晃动,制造粼粼波光。

第二支手电筒 模仿波光效果
第二支手电筒 模仿波光效果

03 第三支手电筒 增添补光效果

由于场景底部和左侧斜上方的两支手电筒,光线都较微弱,导致画面中的建筑物另一侧,甚至3/4区域都没有受到光线照射。于是,我们要在右侧偏中心位置,并尽量接近模型的高度,用第三支手电筒进行补光。

第三支手电筒 增添补光效果
第三支手电筒 增添补光效果

04 找到更逼真的光线效果

左图中,我们将第二强度手电放在右侧,和模型保持20厘米左右距离,为凯旋门模型的正面和右侧面补光,但可能造成模型正面少许部分过亮;你可以通过减少曝光补偿来压暗过亮的光线效果。

找到更逼真的光线效果
找到更逼真的光线效果
从右上方进行近距离补光,弥补过弱主光造成的 光线不够的情况
从右上方进行近距离补光,弥补过弱主光造成的 光线不够的情况

05 f5.6,1/10秒 塑造波光粼粼的海底遗迹

我们为了让画面足够清晰,用f5.6拍摄;为了保证在这个光圈下的画面够亮,我们将快门设为1/2秒,但过慢的快门无法捕捉到波光的晃动。

为了提高快门速度,我们将光圈放大到f2.8,并用1/10秒拍摄;结果,画面出现浅景深效果,近距离拍摄出的焦点附近,模糊范围过大,使画面不够清晰。

最后,为了能两全其美,我们在拍摄时,将光圈设为f5.6,并将感光度和快门设为ISO400、1/10秒。用这个曝光组合拍摄的画面,不仅能相对明亮,还能捕捉到建筑模型上的波光效果;同时,也保证了在静物拍摄时,画面所必须具备的足够大的清晰范围。

塑造波光粼粼的海底遗迹
塑造波光粼粼的海底遗迹

TiPS 洒水保证场景潮湿感

拍摄海底主题的灾难废墟,画面中的景物应该是长年处于潮湿状态,不会出现干燥、脱水引起的裂痕迹象;所以在拍摄时,你需要随时用喷壶在场景上喷水,这样会让画面更加逼真。

洒水保证场景潮湿感
洒水保证场景潮湿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