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拍摄潮剧十几年了,见证了潮剧的兴衰。上世纪八十年代,潮汕潮剧院第一次在上海演出,老人小孩拿着板凳去排队买票的盛况至今还历历在目。如今,潮剧与其它传统剧种一样在城市里已经很少被人们所关注了,它的观众和市场逐渐转向了农村,农村的潮剧演出大都伴随着游神祭祀等风俗活动。潮剧下乡多演广场戏,于村野空旷之地,筑棚为台,设地为席。在这里,潮剧是舞台上的主角,却是风俗里热闹的陪衬。
近年来,父亲离开了潮剧院,但是他对潮剧仍然牵挂,他尽量抽出自己的业余时间与潮剧演员一起上山下乡,与他们同吃同住,不仅记录他们的表演,也捕捉他们在演出之外的悲喜。父亲拍摄潮剧,是源于他对潮剧的热爱,潮剧演员与父亲不仅是拍摄者与被拍摄者之间的关系,是朋友是家人,他们对于父亲的存在早已不介意,没有躲闪和回避,他们坦然面对镜头,有时还发挥 一下。他捕捉着戏班里年轻一代身上独有的新鲜味: 年轻演员伸长脖子戴着眼镜,表演的间隙,不忘劈啪劈啪敲打着电脑键盘;来到鲜有娱乐设施的农村,手机是他们唯一的消遣工具,手机网络又把演员与城市青年两重身份隔离开;练功房除了传统的唱念做打,青春驿动的心也会使他们偶尔来几个街舞动作,这将变成一个相当有趣的画面;功夫茶是潮汕人身上共同的标志,只有这时候,新老两代潮剧人才会聚在一起,一壶好茶,两个时代,三个茶杯,四种行当——生、 旦.、净、丑。
潮剧早已没有了早日地风光,但是像父亲这样热爱潮剧的人们还在坚持,他们一如既往地守护着潮剧。父亲希望能用自己的镜头记录下潮剧的幕后台前,书写这一代潮剧演员的真实生活,它将成为潮剧历史中一段难以抹去的图鉴。
链接:
潮剧,古称潮调、潮音,俗称潮州戏,至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是中国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粤东和闽南,随着潮人迁徒的足迹,很早以前就传播到东南亚一带,近30年更移植到西欧、北美和大洋州国家。
潮剧是元明南戏的一支。据对现存于英国、日本的明代嘉靖丙寅年(公元1566)《重刊五色潮泉插科增入诗词北曲勾栏荔镜记戏文》和稍后的《摘锦潮调金花女大全》附:《苏六娘》,以及在粤东先后出土的《琵琶记》、《刘希必金钗记》等古剧本的考证,明代中期之前潮剧就已经形成自己的唱腔和完整的演出形式。
同一切戏曲剧种一样,潮剧集历史故事、诗歌、音乐、表演、美术之大成,由团体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常年在城乡演出,代代相传,历久不衰。她是本地区的文化积淀,也反映出本地区民众的文化崇尚,因此说她是潮汕文化的表表者并非 过誉之辞。
1评论
很感动,看到自己家乡的潮剧,谢谢作者的分享,也谢谢令尊的拍摄,使潮剧这一传统剧种能让更多人了解认识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