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对拿稳相机近乎偏执,并且我有一整套方法。但这并不是我的原创——这来自于多年前《纽约每日新闻》的新闻摄影师Keith Torrie 的真传。
这一套方法对我有效的原因之一,是我不知道为什么是用左眼拍摄的。我是右撇子,但却是左眼拍摄。奇怪。我多年前第一次拿起相机的时候就把它放在了我的左眼前面。当时并不知道这对使用带手柄的专业相机而言是个巨大的优势。手柄突出来的部分正好可以放进肩膀和锁骨之间的凹处。那里既没有脉搏也没有心跳,也没有呼吸的起伏。如果微微含胸,这里简直是对相机完美的支撑。当然,要真正做到“人机一体”有一个过程。总之,在大脑指挥双手操作相机时,身体对相机的支撑是基础。
请看下面的图示——不好意思,照片中的模特正是鄙人。下图向大家展示的是一种经典的错误握法。注意到我几乎在前倾吗?相机的重心在哪里?在我的鼻子前面漂在空中。这种姿势和握法肯定不能保证我们一直得到锐利的影像。特别是带手柄的专业相机都有相当的份量。不妨保持这种姿势一两分钟试试,相机越来越重,手臂越来越酸,对吧?
这种相机锻炼法会使外拍的一天分外漫长。不仅拍不到满意的照片,还会使我们格外疲惫。有人看见他们拍糊了的照片,总会抱怨相机的自动对焦系统。大多数时候,相机其实是无辜的,问题在于握持它的人的稳定性。机震这一顽症有时候会完全抹杀拍摄的努力。
不妨试试这种方法(下图)。
我是怎样支撑重量的?是双腿。腿部有全身最长最强壮的肌肉。相机在哪里?尽可能地紧贴面部,重心和身体重心处在同一轴线。支撑相机的左手手肘在哪里?紧贴身体,用腹部支撑。这一切使全身都在充分地支撑相机。相机必须成为身体的一部分,真的!我们的身体必须和相机融为一体,这件金属、玻璃和塑料构成的机器必须成为身体的延伸,就好像我们拍摄的照片是大脑、心灵和想象的延伸一样。
当今有众多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把想象和热情转化为像素。全自动的相机现在几乎可以包揽除了做早餐之外的一切事情。而在过去,围绕着机身和镜头有那么多工作需要我们用双手完成。比如,手动对焦,手动设定光圈,手动设定快门速度。因为内置测光表比较简单,我们还需要手持测光表测光。而现在这一切工作都不再需要我们亲自完成,我们甚至不再需要左手配合(至少不需要左手全程操作)。那么,为什么不像—这样握持呢?(下面3 幅图)
这种握法,还要加上轻按快门。不要敲击快门按钮。就像狙击手学校教的那样,呼气,击发。还要记住,第一幅照片,往往是我们一时冲动就傻乎乎地猛敲快门的结果,很有可能是最不锐利的一幅。而在激动过后,大约第三四幅,优秀的锐度才开始出现,因为这时按下快门的动作才开始变得平顺。
此外,对慢速快门的恐惧也是我们不受摄影之神眷顾的原因之一。不妨试试连拍。在连拍过程中,当木星和火星连成一线的时候就能得到最锐利的照片。
如果你不愿意用左手握住右手背,也不要这样。(下图)
不要从上面握住镜头。变焦或者对焦的同时,左手应该保持在镜身下方,而不是趟在上面休息。这不是在支撑镜头,而是在增加它的重量,减少出片的机会。所以左手必须在镜头下方提供稳定的支撑,就像这样。(下图)
大家读到这里也许会问,“好吧,你倒是可以像如意卷一样绕在相机和镜头上,在佛祖面前冥修精神、肉体和心灵的平衡,比1/15 秒还慢也不怕,那要用闪光灯的时候怎么办呢?”
有助手当然再理想不过了,但助手不会总在身边。在如今这个少就是多,便宜就是好的时代,越来越多的摄影师不得不选择独自拍摄。这就意味着大多数时候我们得自己携带所有的器材,特别是拍摄纪实类、流动性比较强的题材时,条件远比不上在一切可控的条件下拍摄肖像。
闪光灯插在热靴上时其实不用担心。相机还是一个整体。但如果我们要得到离机闪光的效果呢?不管是从旁边、上面、下面、这儿、那儿,只要不是在镜头的正上方,我们就得把灯从热靴上摘下来,用左手拿住。因为所有的相机都只在右侧有握把。于是我们只好伸出左手拿住闪光灯,右手拿着一部沉重的数码相机,两点没有任何支撑或悬挂,就像一个可怜的纸衣架。你会恨不得多生出几只手来。
拿住闪光灯,但不要用传统的好像在课堂上举手发言的姿势伸出左手,而是把左手向右伸直,以便让左肩可以为带手柄的机身提供稳定的平台。这时左手在右边仍然可以上下左右移动。相机在右手和左肩的双重支撑下还可以紧靠在眼前,这样我们的离机闪光就有了一个零活可靠的平台了。
用右眼拍摄的摄影师就对不起了。没什么好办法。
开玩笑的。刚才讲到的很多技巧不管你是左眼、右眼还是希腊独眼巨人都可以应用。最关键的是要舒服地和相机成为一体。还要记住要抓稳机身,因为不像复活节彩蛋是件艺术品,作为一件工业品它们的构造其实相当坚固。摄影是项艰巨的事业,因此要紧紧地把握和依靠相机。
本文节选自乔·麦克纳利的《热靴日记》,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对本书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从各大电商平台进行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