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出身于著名的郎德苗寨银匠世家,是家族第七代传人,13岁跟着父亲学打银器,大学毕业后,女承父业,手工制作银饰也已经有七八年了,这在当地来说,极为罕见。在青岩,如此师出名门的银铺,她家绝对是独一份。

青岩古镇面积3平方公里,镇子布局沿袭明、清格局,至今仍存有完好的朝门、腰门以及陈旧古老的石柜台和木柜台。镇内祠宇林立,除了众多的寺庙,还保留着一座基督教堂和一座天主教堂。中西方文化在此达到了空前的交融。

出身银匠世家的女店主正在制作一只银手镯F4,1/60秒,ISO100

苗家女银匠

她出身于著名的郎德苗寨银匠世家,是家族第七代传人,13岁跟着父亲学打银器,大学毕业后,女承父业,手工制作银饰也已经有七八年了,这在当地来说,极为罕见。在青岩,如此师出名门的银铺,她家绝对是独一份。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索性坐下,看她制作银饰,从最基本的锤打银条开始。
苗族银饰工艺是世代相传的,由于生产条件的限制,苗族人对手工的依赖很大,因而练就了高明的手工艺能力,苗族的银饰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精工之作,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和机械批量生产的银饰相比,手工银饰真正承载了苗族的文化和传统。
她家传承的银饰制造就有30多道工序,形成铸炼、锤打、焊接,编结、洗涤等一整套工艺过程。首先是铸炼,也就是将银料放在“银窝”(坩埚)内,把坩埚放在炉子上,用木炭全部盖好,用风箱鼓风增高温度。银料全部熔化后,把它倒在卡条状的糠槽内。约半个小时后,银料凝固,再取出趁热锤打。
锤打是先将热银锤打成四方形长条,若需制银片,则把它摊宽,若需制银丝便锤成细圆条,再用丝眼板拉丝。苗族银饰多由方条、圆条、张片和细丝组成。方条、圆条做工粗,工艺较为简单,多为锤打而成。张片制作较为精细,工艺要求也高,耗时较多。先将银条锤打成大张薄片,然后按需要剪成小块,放在模子内压成花纹轮廓,再贴在松脂板上錾刻成细致的花纹。银丝制作更为复杂,分粗细两种。苗族艺人掌握了熟练的抽丝技艺,他们用一个特制的丝眼板,板上有粗、细、方、圆不同的眼孔,可以拉出4毫米直径的粗丝,也可以拉出电光丝般的细丝。然后就是编结了,编结时辅以焊接等工艺的使用,将不同的组件固定在一起成型。最后将整件饰品放入特制的溶液中洗涤,去除污渍,或将一件件古旧银饰放在溶液中洗涤成光亮耀眼的饰品,这是最后一道工序。一锤一编制作出的手工银饰,哪怕只是一件小小的饰品,也真正承载了苗族千年传承的手工艺制造的智慧。制造银器的主要工具有熔银炉、风匣、手锤、手钳、多功能成套錾切工具,工作台案、虎钳、喷枪、焊枪、喷灯、坩埚、量具、钢卷尺、角尺等。此外,还有各种用途的烧铸铜模、多功能锉刀、大小铁皮剪、圆规、角度尺、长柄丝状紫铜刷、平头砧子等。

其实苗银本身是指纯银,长久以来苗族地区的重要首饰品和婚嫁用品。但现在说的苗银都并非纯银,其它主要成分是铜,含银量不高。其主要特点是苗族地区手工打制作,图案精美,富有寓意。苗银产品经戴过后,长期放置不戴,手镯表面金属会产生氧化反应,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变色,不过下次再戴的时候只须用软布或纸巾擦拭就可以光亮如新了。苗银制品有首饰,指环,发簪,头饰,餐具等很多种。

600年前的军事古镇

青岩古镇历史悠久,自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设青岩堡至今已有600多年了。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派30万大军远征滇黔,大批军队进入黔中腹地后驻下屯田,”屯”逐渐发展成军民同驻的村寨,“青岩屯”演变为“青岩堡”。

古镇胜迹随处可见。交错密布于镇内的明清古建筑,计有九寺、八庙、五阁、三洞、二祠、一宫、一院等共37处,其中8座石碑坊现存3坊。这些古建筑都是设计精巧、工艺精湛的佳作,如慈云寺的石雕、寿佛寺的木雕艺术均为贵阳市仅见的精品。寺庙、楼阁无不画栋雕梁、飞角重檐相间,虽年久失修,大部分仍风韵犹存。青岩镇的镇子布局沿袭明、清格局,至今仍存有完好的朝门、腰门以及陈旧古老的石柜台和木柜台,总给人以悠悠古韵。

黄老伯玫瑰糖

青岩古镇上最有名的小吃便是这黄老伯玫瑰糖作坊生产的玫瑰糖了,味道真的很不错,贵阳超市里卖的玫瑰糖都是一根根长条的,青岩古镇自产自销的玫瑰糖都是颗粒状的,里面的玫瑰汁非常甜。黄老伯家世世代代以制糖为生,其实在他以前,黄家已经有10代人以制糖为生了。据说12岁的时候,黄老伯就跟着父亲学制糖,到21岁时,他正式上灶熬糖。老人家曾经对媒体说:制糖是考验体力和耐力的活儿,泡麦芽是第一步,接下来是碾米粒、淘洗芝麻、熬糖、拉糖⋯⋯整个工序要用整整两天的时间。没有耐心和体力是做不好糖的。做了一辈子的糖,年逾古稀的黄老伯现在还在做,而且每次都是亲自上灶,每个细节,每个工序都恰到好处,几十年来,没有一丝错漏。

实际上,黄家的手工制糖在黄老伯的手上变得更加好吃了,原来做出来的麦芽糖只是甜,后来,黄老伯加进了玫瑰,于是,原来的“寸金糖”变成了“玫瑰糖”,更受人们的欢迎。
老爷子至今不愿意引进机械化生产,他认为机器会破坏糖的美味。现在,黄老伯家每天生产玫瑰糖200斤左右,基本上是自产自销,曾经有贵阳的超市找到他,表示他生产多少就收多少。进超市当然能卖得更好,可固执的黄老伯不愿意受制于人,他的观点是“我的糖,我愿意怎么卖就怎么卖!” 这样,完全的手工生产,效率当然很低,因此黄家玫瑰糖总是供不应求。
走在古镇的街上,两旁琳琅满目的货摊,满满地堆着各色千奇百怪的民俗物品,羊角梳、牛角梳、地戏面具、苗家银饰⋯⋯最为显眼的是墙上高高低低挂着的蜡染布艺,好一片姿态婀娜的流光异彩,随风在阳光里轻轻摆动,主人家常常会从面的木窗中探出头招呼道:“看,很漂亮吧。”
走着,看着,体会着,无论是古道客栈中的静谧,还是祠堂老墙上的石刻;无论是绿荫深处的悠闲人家,还是摆摊设点的市井小贩,仿佛都有一段悠长的故事,就如一本泛黄脱线的老书等待着你的阅读。我喜欢这里,不是因为被不堪尘世牵绊而渴望一个幸福桃源,也不是偶尔涉足此地被别样的风情所吸引,这些平日里忽略的、轻视的那些点滴,无数的点滴交汇在一起,折射出这般细腻的风景。

1.苗族的银匠手工制造银饰有很多步骤,其中用火烧制是必不可少的。烧制的过程火力的大小,火的温度都是很重要的细节,都要精确把控 F3.5,1/30秒,ISO1200


2.青岩有很多这样大大小小的银饰店,大多可以手工制作你想要的饰品,F4,1/60秒,ISO100

3.苗族常年迁徙,漂泊不定,所以他们喜欢把所有的财富随身穿戴在身上,人走则家随;以钱为饰保值财产。这也许是苗族人喜好银制品的直接原因F5.6,1/100秒,ISO200

4.苗族手工制作银饰大约要使用30多种工具F4,1/60秒,ISO100

5.古镇一家银饰店的店主正在制作自己家使用的银勺F4,1/60秒,ISO100

6.出身银匠世家的女店主,制作银饰的手艺很好,店里的饰品要价也很公道F4,1/60秒,ISO100

推荐相机:SonyNEX-7

使用感受

SonyNEX-7的高速连拍功能十分实用,走街串巷地逛古镇,遇到想要瞬间捕捉的画面时,使用高速连拍功能后,几乎从不失手。就算光线再暗,或者拍摄时闪动得再厉害,依然可以得到清晰精美的照片。

特色小吃

鸡辣角

青岩最出名的地方特色美食,由于现做的鸡辣角口感不如冷食好,因此就发展为把鸡辣角真空包装,其口感又较之现烹饪的鸡辣角更佳。所以有很多的游客还点此菜打包带走馈赠亲朋好友。鸡辣角成菜色泽红润,肉松骨酥,嫩辣鲜香,味美爽口。

黄草粑

又叫清明粑,清明粑的制作历史已有100余年,1949年前后贵州各地就有许多专营点。早期的清明粑做成月饼形状,馅心有火腿、玫瑰、白糖等品种,食时用平锅放少许猪油,微火煎成两面微黄,香脆清甜可口。如今,贵州各地的清明粑品种随馅心的不同而纷繁芜杂,口味和形状也多种多样。

状元蹄

青岩的卤猪脚,又名状元蹄。制此卤猪脚,需选农村饲养一岁左右的小猪猪蹄,取十余种名贵中药入味,经文火慢煨,精心卤制,吃时再辅以青岩特产的双花醋调制蘸汁,入口肥而不腻,糯香滋润,酸辣味美。凡到古镇游览者,皆以品尝此蹄为快,并对此美味赞不绝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