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斯曼驭心之术
要在名人摄影中获得成功,不仅仅有过硬的技巧,也源于哈尔斯曼强大的心理学洞察能力。面对那些顶尖的人类精英,他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敏锐地感知并捕捉对象的内心。对于他无比欣赏的爱因斯坦,他曾写下这样的拍摄记录:“我欣赏艾伯特·爱因斯坦胜过我拍过的任何人,不仅因为他是一个天才,独自一人研究成为现代物理的创始人,而且是非常稀少的理想主义的人⋯⋯不过爱因斯坦反感摄影师,他称之为光的模仿者⋯⋯在拍摄中如何去捕捉这样一个人的本质,这是我所深深忧虑的。”
在1947年,哈尔斯曼鼓起勇气去访问爱因斯坦,他带着自己发明的“哈尔斯曼”相机与一些灯。在下午茶之后,哈尔斯曼请求爱因斯坦允许自己在实验室放置一些灯,并在爱因斯坦坐下来安静地继续他的数学计算研究时拍了一些照片。“突然爱因斯坦观察起我的相机来,也开始交谈。他谈到了他的绝望,关于他的公式E=mc2,关于他致信给罗斯福总统说研制原子弹成功的可能,他的科学研究已经导致那么多人的死亡。‘你看,’他说,‘在美国有个强烈的声音正要求原子弹炸向俄罗斯⋯⋯’我整个人都感到,这个极好的有同情心的人正饱受知识之苦,他已经帮助政治家制造了一种毁灭性的武器。他变得沉默。他的眼中流露出深深的悲哀,这当中有疑问也有责备。这一刻的意味几乎让我惊愕。我迅速释放了快门。对于摄影师来说去判断他自己所拍好的照片是很困难的。于是,我首先给爱因斯坦的女儿玛戈特看,她流着泪说:‘这张肖像太感动我了。’爱因斯坦更客观的评价:‘我反感拍我的每张照片,不过,这张我反感少多了。’”
总是拍摄明星肖像的哈尔斯曼,经常会别出心裁给自己拍一些自拍照。他会让雪人给自己“拍照”,还借自拍对时尚敬礼。
1950年哈尔斯曼生日时拍摄的全家合影,左右两边是他的孩子Jane和Irene,坐在他右边是妻子伊冯,全家都被器材包围着。
终极肖像摄影
阅读哈尔斯曼的照片,你可以真正理解这一点:生活、死亡以及复活都是世界的心跳,不间断的、无穷大的以及可以听见的,都在表层的下面。凭借他的心理学能力,得以从表层进入人物内心,从而挖掘出本质的力量。也正如他于1972年的《视觉与洞察》一书中所说:“如果一张人像不能体现人物内心深处,那它只是一张空洞的画像。因此我的肖像主要目标既不是构图,也不是光的摆布,也不是在有意义的背景前表现主题,更不是新的视觉图像的创造。所有这些要素都能使一张空的照片成为一张视觉上有意思的图像,但是要成为一幅肖像照片必须捕捉人物的本质。⋯⋯这就是肖像摄影中主要目标也是高难度的。摄影师探究的是内心最深处,镜头只能看到表面⋯⋯”哈尔斯曼经典的跳跃系列,则为我们留下无数珍贵而又令人叫绝的影像,他说:“文明人由于他们从小受到的特殊教育,便竭力掩饰自己的感情和性格表现。我们只要看到他的脸,便很容易了解他的全部。虽然有许多方法可以摘掉人们的假面具,恢复人类的本性和心理状态。但是,都不如跳跃起来的效果好。”
据说,性感美貌男子玛丽莲·梦露在拍摄1959年11月的《LIFE》杂志的封面时,曾经为哈尔斯曼跳了有200次,而梦露那天真活泼的本性和自然的状态,也在跳动的瞬间呼之欲出。整个拍摄过程,也许就是一次超现实主义的经典实验过程。
名人跳跃系列作品链接:Philippe Halsman:让名人跳起来!
1评论
打破禁锢,超越自我。粉碎真空,回归自我。念念变化,如梦如幻。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