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风花雪月无关

当时巴黎的人像摄影风格流行柔焦、朦胧结合修饰的技巧,追求创造梦幻般的唯美色彩,然而缺乏性格的魅力。刚刚从噩梦般的阴影笼罩下挣扎出来的哈尔斯曼,却清醒地意识到这是一种表面化的肤浅。他从流行的样式中转向,试图在人像中捕捉心灵世界的真实状态。凭借工程学学业的底蕴,他更强调拍摄中的精确性,以及对光学性能的理解。在他狭小的旅馆房间里,他尝试光线的系统实验,以及创造氛围的心理效果。1932年,他自信可以成为抵抗主流的先驱人物,然而他被对手攻击的理由,就是他的肖像是“现实主义的和清晰的”。恰恰最有意思的就是,这些“现实主义的和清晰的”的肖像,则在本质意义上穿透了人物内心的世界,从而逐渐演绎出超现实主义的风格色彩。

视觉之外的真实

作为一个艺术家,哈尔斯曼却不怎么看好视觉艺术家,而是崇尚一些作家如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这些作家的坦率和不畏缩,看上去更为真实,他们更注重对象的心理——这对哈尔斯曼影响非常大。正如哈尔斯曼所说:“除了对他们的风格发生兴趣之外,更感兴趣的是他们没有将语言作为艺术的工具,而是清晰地表达他们思想的途径。对我印象深刻的是,他们的心理深度,伟大的诚实,以及不讲究技巧。”他作为肖像摄影师的转折点始于1936年,在为他所崇拜的法国作家安德烈·纪德拍摄过程中,终于坚定了他的拍摄理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成为哈尔斯曼的核心理念,并且一直贯穿始终。哈尔斯曼的直觉是对的,也终于使其成名。在上世纪30年代后期的巴黎,代理商开始对他紧追不放,评论家也不再吝啬对他天才的赞美之词。他开始给《时尚》和其他一些著名的杂志拍摄,不久便成为巴黎最炙手可热的肖像摄影家,而且是一个并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年轻的成功者。1937年,他和先前的助手、后来的摄影家伊冯·莫瑟结婚,这对他以后的成功也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不管是在生活上,还是在艺术实践上,莫瑟经常是他奇思怪想的模特儿,胶片曝光实验的助手。

独闯纽约

1940年,因为纳粹即将侵占巴黎,哈尔斯曼带着他所发明的照相机(他制造了一台世界上独一无二的4×5英寸双镜头反光相机,大画幅保证了作品的高清晰度,而相比照相馆里的大座机,这台自制相机操作起来更为方便)、12幅照片以及很少的钱到了纽约,当时完全是默默无闻。尽管他有不错的摄影技巧,但是却没有能力给模特支付费用,难以将自己的天赋展现出来。直到一个叫弗特的并不走运的模特希望找一个摄影师合作,两人一拍即合。经过精心设计和完美拍摄之后,哈尔斯曼的创意照片尽管第一次被《黑星》拒绝,但是却得到另一家杂志社的青睐,用在全国的药房广告上。这幅照片在使模特一举成名的同时,也让哈尔斯曼获得权威性的艺术指导年度奖。这以后的四十多年,他陆续拍摄了美国和欧洲的众多文化名人,美国《LIFE》杂志在1942年到1970年间,选用哈尔斯曼拍摄的肖像照片做封面达101张之多,他被推选为第一任美国杂志摄影家社团的主席。最终从不为人知变成了“家喻户晓”的哈尔斯曼。

我将心理学应用于摄影,更加注重于摄影本身的过程。在纪实的过程中你无法介入,我也无法成为一个冷静的旁观者和目击者。我希望一种参与。我希望激起对方,让对方兴奋起来,或者通过提问让我的对象完成更有兴趣的表达空间。—菲利普 哈尔斯曼

1评论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