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异色彩 ——彩色红外滤镜下的风光
[box_left][prettyPhoto url=”http://img.fotomen.cn/2010/08/00-01.jpg”][/prettyPhoto]范 霖
河南焦作人,1964年生。
2005年加入中国摄影家
协会,2007年获“河南省
风光摄影十杰”;2009年
获平遥国际摄影展风光
优秀摄影师奖。 [/box_left]
颠覆传统的东西往往带着尖锐感,常常在一定时间内不容易被大众所接
受。而曾经拍摄了大量黑白红外摄影的范霖,对于彩色红外的拍摄融入了
自己的传统美学功底,使得他镜头里的风光,在尖锐与传统中获得调和。
从去年5月起,范霖开始研究彩色红外摄影的课题。在这之前,他曾经拍摄了1年的黑白红外。在他看来,红外摄影
尽管比较小众,很多人不能接受红外摄影的不真实色彩,譬如白天里的“暗夜”,夏日里的“雪景”,绵绵的白草等,而
恰恰也是这些不同于传统视觉的效果,使画面充满空灵、变幻莫测的神秘气息。
拍摄初期,范霖几乎访遍了国内外
知名网站上所有关于红外摄影的资料、
帖子,并进行大量拍摄尝试。他先后使
用了索尼F707、F717、H50和佳能1Ds
Mark II外挂滤镜进行拍摄。尤其是索尼
H50,这款机器配有转接筒,直接拧上滤
镜,打开夜拍功能就可取景,让他真正体
会到红外摄影的快乐,并用它拍摄了大
量黑白红外作品。之后,他根据红外摄
影对天空、植被的特殊表现力,进一步探
索定位在彩色红外风光摄影上。
在范霖看来,用彩色红外摄影可以
重新解读和诠释大自然无穷无尽的美。
为此他专门购买了一台佳能5D Mark II并选择680nm波长的滤镜进行改装来
拍摄。同时,范霖针对性地挑选了焦作
的神农山、大理的苍山洱海、元谋的土
林等地进行拍摄。这些地方都具备植
被茂盛、空气通透、云层变化多且层次
丰富等特性,对红外风光作品的表现提
供了更多的机会。而神农山的险峻、苍
山洱海的和谐、元谋土林的神秘也能很
好体现他想要表达的自然之美。
不到一年的彩色红外实践与探索,
范霖创作了很多精彩作品,其中两幅作品被平遥摄影展收藏,更激发了他的创
作热情。“红外拍摄最有意思的是其可
创造性、不可预测性。当缤纷的世界像
万花筒一样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正
应了那句话:一切皆有可能。”
Q:彩色红外摄影对于不同波长的反映是怎样的?
A:红外线肉眼是看不见的,色彩也趋向
单色,当允许一部分可见光通过,就能够
保留可见光的部分色彩。而利用不同波
长的滤镜能获得不同画面。波长越靠近
可见光,色彩就越丰富,红外特征越少;波
长越靠近红外线,色彩就会越来越少。
Q:在拍摄的时候,怎样选择合适的波长?
A:通过反复实验,我个人认为680nm拍
摄彩色红外线比较适中,可见光和红外线
都能兼顾较好。而850nm就可以满足黑
白红外的拍摄工作。就拿元谋土林的作
品来说,采用的就是680nm的波长,它会
保留一些基本的色调,又能把红外线的特性发挥出来,天空的层次感强,植被变成
淡淡的奶油色,景深大而且通透。
Q:从黑白红外转到彩色红外,在你看来,
哪个更具有挑战性?难度又在哪里?
A:黑白红外的拍摄,主要是对黑白灰层
次的把握。而彩色红外摄影除了要把画
面明暗层次表现出来,更要把握好画面
色彩。做好了就是空灵的美感,否则片子
就会有种奇怪的感觉,所以需要把传统
美学概念加进去,才容易被大家接受,这
就需要有很强的美学理念和后期支持。
Q:你这组作品画面色调很和谐,是不是在
后期进行了很大调整?
A:是的,刚拍出来的片子和现实差距很
大,几乎颜色都是相反的,很怪异,就需
要进行后期色彩调整。简单的红蓝通道
互换是不行的,要通过对作品梳理、裁
剪、调色、排序,在画面的处理上根据不
同场景气氛的需要,既保留了一些原片
色调,又放手进行颠覆性尝试,而这些调
整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还要有审美基础
作支撑。我学过油画,对后期很有帮助。
Q:拍彩色红外摄影对光线、季节、天气的
要求是怎样的?
A:红外摄影的好处是有光线就可以拍
摄,阴天红外特征会差些。至于季节我
个人认为四季都可创作。光线弱的时候,
曝光时间较长,可见光曝光就会多一些;
光线强的时候,红外线会反射更强烈。
TiPS 红外摄影3种方法
1.在对红外线敏感的数码相机镜头前外加滤镜进行拍摄;
2.把感应器前的低通滤镜改为红外线滤镜进行拍摄,一般相机都可进行改装;
3.把感应器前的低通滤镜改为透明玻璃再外加各种滤镜进行拍摄。(对于滤镜的选择,一般国内能提供波长为630nm、655nm、680nm、720nm、760nm等红外滤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