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rt type=white]不知从何时开始,“有温度”这个词成为了评价艺术作品十分流行和高端的表述。[/alert]
虽然经常见诸于对作品的评论或者描述,但是对于一般摄影人来说,这句话多少有点“玄”。
很多人心里还是搞不明白,什么是照片的“温度”?这“温度”又从何而来呢?

 

 

我们的第一个问题是——

“有温度”究竟是怎么回事?

要说清这一点,只需要做个简单分析:

 

  • 首先,照片唯一发生作用的方式在于被观看,所以这个“温度”一定是在观看过程中产生的;
  • 其次,观看照片的主体是读者,所以感受“温度”的主体也只能是读者;
  • 再次,观看作品是一种精神属性的活动,所以作品的“温度”只能一种心理上的体验,鉴于“温度”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我们可以认为其是一种心理上“感受到温暖”的体验。

 

由以上可知,一件摄影作品的“有温度”,就是“让读者观看后感觉到温暖的心理体验”。说得再清楚一点,所谓“有温度”的作品,就是“让读者感动的作品”。

 

好,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来问第二个问题——

一件作品是如何“有温度”,也就是能让读者感动呢?

要找到打动读者的方法,我们只能去求助于那些做到了“有温度”的作品。今天,飞哥要举出的是四个例子:

 

  • 图例一:

1932年,摩天楼顶端的午餐,作者 Charles C. Ebbets

640.webp

上图是一件经典作品,相信多数影友都很熟悉。以高楼施工现场为背景的照片,过去一百年来一直层出不穷,读者对于高空的视觉刺激逐渐已经习以为常,此类作品也就越来越难出彩。

那为什偏偏这件作品至今还被人记得呢?主要原因在于图片中11位工人的真实状态,他们各自聊天、借火、看报……呈现出大量生动的细节。和同事共进午餐这件事,以及就餐时的这些小细节也会出现在我们今天的生活当中,这就拉近了读者和画中人的心理距离。读者先是会心一笑,“原来美国人和我们一样啊”。一笑之后才会意识到画中人所处的是无遮无挡的高空,从而产生出震撼、钦佩、同情等不同的情绪。

 

结论一:细节丰富呈现可以打动读者。

 

 

  • 图例二:

西藏纳木错,2013年5月,作者段铁军

640.webp (1)

第二张图片来自于飞哥的老朋友,天津摄影家段铁军的《情系民俗——西部风》系列。

西藏作品,特别是纳木错,大家看得太多,多的已经有点免疫力了。一般西藏图片的画中人,不是转经筒就是磕长头,再不就是对着镜头一脸憨笑做洗涤灵魂状。

可是在这件作品中,在蓝天白雪牦牛这些“典型西藏”元素环绕下,几个“典型着装”的西藏青年正在玩着毫无西藏特色的台球!这种反差绝对让读者眼前一亮。

其实这才是真实的生活逻辑,藏民和我们一样有不同层次的生活需求,游戏理所应当是他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家注意看球桌上的文字,这张球台就是拉萨生产的,现在网上还能找到这个“会缘台球厂”的信息)。这张图片展示的“球台边的西藏”是我们过去少见的,但其背后是非常合理的生活逻辑。由于作品中的信息打破了读者的成见,就可以留下深刻印象,起到打动读者的效果。

 

结论二:生活真实状态可以打动读者。

 

 

  • 图例三:

1948年,乡村医生,作者尤金史密斯

640.webp (2)

尤金史密斯的这件作品最初拍摄时不被编辑接受,实际上飞哥十几岁第一次看的时候也完全无感,不能理解这样构图光影都不出众,又没有故事冲突的片子怎么会得享大名。直到工作了若干年饱尝过一轮职场起伏,再看到这位科罗拉多州克瑞米林的杰瑞亚尼医生,才看出来明明白白一个大写的“疲惫”。松松垮垮的姿势,略显阴郁的表情,涣散无光的小眼睛,向读者传递着一个明确的信息:这家伙累了.

读者会不自觉去寻找“累”原因:是乡村医生并不算成功的职业生涯?是面对病患产生的心理压力?还是繁重工作给身体带来的疲劳?作为职场人,今天的读者谁没有过这样“心累”的瞬间,谁不曾体会其中滋味?读者能够感同身受,由画中人的状态联想到自己,自然感觉出图片的“温度”。

 

结论三:挖掘人物内心可以感动读者。

 

 

  • 图例四:

2011年6月21日,最贵地块,作者雍和

640.webp (3)

雍和关于上海拆迁的系列组照,是近年来国内鲜见的纪实摄影力作,我们仅举其中一幅以作说明。这件作品的远景是上海浦东灯火辉煌的地标性建筑群,将近景的低矮阴暗的工人窝棚映衬的十分简陋。但实际上,这个简陋窝棚所在的荒地,刚刚被以92.2亿元的天价标下,是当时上海历史上最贵的一块土地。

最近二三十年,高房价成为中国社会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一套一线城市的住房,就可能彻底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而原本贫瘠的土地,被房地产怪兽一夜之间“点石成金”,这在中外历史上都是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张图片体现了一个特殊时代背景下的特殊现象,成为时代亲历者可以把握的印迹、。作品今天固然能引起读者共鸣,若干年之后也能再次唤醒读者对于今天的记忆,成为读者心目中时代特征的“标识”之一。

 

结论四:凸显时代特征可以打动读者。

 

 

 

在找到一些打动读者的办法之后,我们可以进入第三个问题——

要如何做,才能让自己的作品“有温度”呢?

 

  • 我们前面说到了让作品“有温度”的四个方法:

     生活真实、丰富细节、典型特征、人物内心。

  • 如果要把这四点集中成一句话,打动读者需要的就是:

表现真实、典型、深刻的细节。

那么真实、典型、深刻的细节从何而来呢?答案同样非常简单:从生活当中来。前面飞哥提到的四位作者,身份经历和背景各不相同,但他们共同的一点是,拍摄各自主要主题的时间,都是以“年”为单位计算的。

640.webp (4)

史蒂夫麦凯瑞作品

只有经年累月的观察、思考,才能积攒足够多拍摄对象的生活细节、才能找到这些细节中真正切合时代背景和生活逻辑的那一部分,才能有机会把这部分细节充分用影像语言表现出来。当然,思辨和影像表达能力在这其中都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最为重要的一点,仍然是时间和感情上“足量”的投入。

640.webp (5)

 

罗伯特卡帕作品

篡改一句名人名言吧:如果你拍摄的生活不够好,那就是你距离不够近。

作者:许华飞

编辑:+7

640.webp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