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9日,第三届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PHOTOFAIRS Shanghai)在上海展览中心盛大开幕。
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是亚洲唯一的摄影博览会,9日的展会为VIP预展,现场人头攒动聚集了国内外众多艺术届藏家,更有不少作品在今日已经成功售出,展示出国内收藏家非常可观的购买力。
对于沪上最高端的影像展,我先来这里科普一下,让小白也能顺利刷展。今年的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不同于往年的是引入大量当代摄影作品,这也是这几年中国摄影与国际主流艺术接轨的一个显著特征。
上海师范大学摄影系学生小严今天便来到博览会现场亲身参与其中。让我们跟着他的脚步,看看高大上如PhotoShanghai的艺术圈儿盛会究竟是怎么回事。
进入主场馆就可以见到一个富丽堂皇的独立展区——专供艺术家王宁德展出他的新作《无名》。
王宁德在城市街头收集了大量无名者涂抹的笔触,作为影像的基本素材,用拼贴和描摹的方式完成了作品,可以说是用影像进行“油画”。他在艺术史、新闻、自然界、社交网络的现成图像中进行选择,用“对抗和冲突”的主题来过滤这些图像,并着重刻画了无名者在行动中的肖像。
作品完全以摄影和拼贴的方式完成,但却令人惊讶的呈现出酷似绘画的面貌,这是摄影的智慧,远看如同写意的油画,走近看丧失了全貌,无数涂鸦广告却越来越清晰。
中国有诸多艺术家试图反讽社会乱象,创作的作品因为题材而过于直接,形式因为素材而过于粗鄙。而王宁德巧妙的绕过了喊口号式的社会话题,既不过分尖锐,又极具力量与美感。
#读懂标签在展场游刃有余#
在一些画廊标签上你能看到红色的圆形小贴纸,每贴一个代表售出一张。
看作品不仅要知道摄影师,更要读懂作品旁边的标签。
M97画廊出售王宁德老师的作品标签上写着银盐黑白照片,这说明这张作品是在摄影黑白暗房中靠光学放大机手工制作的黑白照片。
手工制作的黑白照片又分涂塑和纸基,纸基的特性非常稳定,可以保存超过200年。
再来说说尺寸,40×50代表作品的两边尺寸,Edition10=版数10,代表这张照片一共印了10张,尺寸越大越贵,版数越少越稀有越贵。
在逛展时可能会看到赞助商德国哈内姆勒收藏级打印纸,这是世界上目前能买到优秀的纸张,小严也一直使用这种纸张作为需要长久保存的纸张选择。输出店的老板告诉他说两百年不褪色。不过这张纸张的成本么,小严说2014年去平遥国际摄影节做展,那时只用了这种收藏级纸张价格1/4的RC纸就让他花掉一部iphone
#徕卡经典亮相#
如果有一个相机品牌,它的名字可以无限等同于摄影,那一定是徕卡。
往展厅继续走下去,小严被眼前徕卡那巨大的气场吸引,那里一直都是纪实摄影家们的钟爱。
国际影星巩俐闪闪发亮的双眸就盯着一台经典的徕卡M3旁轴相机
毫无意外的,红白黑经典配色的徕卡展墙上是刚刚过世的纪实摄影大师马克·吕布的展览。
#偶遇台湾藏家#
8号晚间的藏家预展上,另外一人也曾在这幅作品前驻足良久——来自台湾的鲁先生,身着一套藏青色竖条纹西装,发蜡将头顶的蓄发抹得锃亮。他目前在上海经营着一家高档酒店,参观影展对他而言是工作需要,也是个人兴趣。酒店经常需要购置一些艺术品作来装饰,久而久之,鲁先生也养成了时常看展的习惯。
一位游客正在欣赏作品
“玛格南摄影师们都非常优秀,我个人非常喜欢他们的作品,包括马克·吕布,从他的作品能看到中国大陆几十年前的样子,这些对我来说都很有意思。不同酒店有各自的特点,需要不同摄影师不同风格的作品来装饰。我个人比较喜欢大陆当代摄影师的作品。不过我收入有限,如果售价超过5万人民币的话肯定不会考虑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马克·吕布参加了法国地下反法西斯游击队。1952年加入到云集世界上先进纪实摄影家的玛格南图片社。马克·吕布是新中国成立后首位获准进入中国拍摄的西方摄影师,从1957年起多次访问中国,留下很多经典照片。
via fotomen.cn
由于小严是《摄影之友》的忠实读者,从徕卡展区出来以后径直走向了《摄影之友》杂志的媒体展位。
小严的目光被一组由摄影师克里斯蒂安·夸尼拍摄的黑白人体吸引。现在是北京时间上午11时,身在瑞士的克里斯蒂安此刻正沉浸于睡梦中。
#差点儿没能参展#
这位年近古稀的摄影师极少接触社交媒介——他甚至都不能熟练操作电脑。那他是如何将作品带到上海的呢?其实原来有一家国外画廊将代理Christian的作品,但最终因为高昂的成本(详情见下文)该画廊未能参展。这对于摄影师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损失。不过由于他的作品曾在《摄影之友》杂志刊登并受到众多读者的喜爱,杂志编辑林老师了解情况后主动联系了Chris,表示希望将他的作品带到之友在博览会的展区,双方一拍即合,才有了……
photo by Christian Coigny
photo by Christian Coigny
摄影师 Christian Coigny 本人
#买家也并不是都很有钱#
说起参展成本,时光空间画廊(Time Space Gallery)的创始人姜一鸣先生深有感触:博览会第一年在上海举办的时候参展的西方画廊非常多,第二第三年便渐渐少了,今年更是国外的许多优秀画廊都没有来,主要还是因为跨国办展需要付出巨大成本。有时甚至就算卖光了一整面墙的作品,也才刚刚收回成本。
另一方面,国内摄影作品交易市场与西方国家还存在着较大差异。“国内不缺乏热爱艺术品的人。但愿意花钱购买摄影作品的买家还是相对较少。”
他举了一个例子,2014年在巴黎的一场展会上,有位法国买家看中了一幅标价150欧元(约为人民币1500元)的作品,他真的是非常非常地喜欢,在现场磨了一整个下午,最后说能不能分期付款?或者能不能把作品留下,等下个月发了工资再付款。
(影像君:1500块…好像我也买得起诶…)
“这件事情非常有代表性,艺术品在国外其实早就是散入寻常百姓家的生活必要组成了,许多西方工薪阶层的百姓都会收藏购买自己财力范围内的艺术品。而目前在国内,艺术品收藏在许多人眼中仍旧只是‘有钱人的游戏’ 。其实摄影作品也并非都是动辄五六位数的价(比如150欧),主要还是国人观念没有扭转。”
#有人问起PhotoSH的逛后感你可以这么说#
(zhuangB 话术指南)
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目前为止是第三届,和前两届相比变化在于青年后起之秀的突然崛起,90后,特别是专业院校的青年艺术家们更多的参与到摄影的探索当中来,中国的摄影生态圈的变化也是显著。更多的年轻群体成为影像消费的主流,这样造就了像摄影之友带来的张家诚这样跨界在时尚摄影和艺术摄影之间的青年摄影师。更年轻态的视觉方式正在逐渐颠覆我们所有人认知摄影的可能。
作者:严翔⎟编辑:高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