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达·莫里森先后在中国生活、拍摄了13年,随后在沙捞越生活,拍摄9年,
尽管香港不过是她这两段生活之间的一段简短插曲,
然而在这短短的六个月间,她却为人们记录下无比珍贵的画面。
▼
禄莱福来和禄莱柯德这两款双反相机一直伴随着她,也是她终生所爱。
对光线的敏感、独特的视角,以及巧妙平衡的构图,是她的标志性风格。
▼
记录下更多的包容和底蕴
港岛是香港历史的象征与缩影,这个后来闻名中外的“香岛”,并不只有华洋杂处的商业和住宅区。
莫里森的足迹穿越整个港岛,拍摄了大量照片反映那时这片岛屿的包容与底蕴。
她拍摄的香港风貌,短短数年间便荡然无存。1946至1947年间,香港仍徜徉着传统古韵,地方区域充满殖民地气息,市场熙来攘往,渔民和稻农辛勤工作。但你不曾想到,这些熟悉的香港地名,当年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
那年的维港很空旷
莫里森到香港之前的几年,维港经历了严重的破坏,当时的人民也饱受战争迫害。
她镜头下的维港不仅仅局限于中部商业地带尽是装卸货物的繁忙景象,还走遍各个角落寻找不同的视角。
▼
市井中的温柔
她并没有拍摄那里富丽堂皇的半岛酒店,也不见九广铁路终点站或绿树成荫的弥敦道。
她一贯我行我素,在九龙东北边陲寻幽探秘。
▼
充满有趣的对照
硝烟过后,中环的宏伟大厦人去楼空,显得冷清破落,但总算完好。
她的照片将当年的华人社区活灵活现。
这些升斗市民毕生离不开贫穷,默默承受着生活的煎熬。
▼
一条铁路穿过乡村
相比较新界交通便利的城镇,莫里森更喜欢拍摄农田,
她对这里的风景、古朴村庄、稻田、光秃秃的山坡和风俗活动更加情有独钟。
结缘中国十三年
德国摄影师镜头下的旧城
1933年至1946年, 对海达· 莫里森(HeddaMorrison)而言是改变人生的一段时期。她离开了故乡德国,到地球另一端的北京担任摄影师。在那里,她发现了自己的使命:拍摄亚洲的景象与生命。作为一个初出茅庐、自强不息、没有长期遭受外界影响的摄影师,她在中国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喜好,并用技术和决心展现了这种热爱。尽管战争制造了麻烦与困难,同时却又促成了她与丈夫的婚姻。
1946年9月的一个傍晚,客轮在夕阳照耀下进入维多利亚港。这位新婚燕尔的摄影师与丈夫阿拉斯泰尔·莫里森(Alastair Morrison)踏上了香港的土地,并在这里待上了六个月。莫里森在中国完善了自己的纪实摄影技巧,痴迷于记录当地日常生活。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她开始探索香港。到1947年3月,他们离开香港。此后不久,她的部分照片集结出版为《1946年度香港报告》,描绘了战后香港的面貌。她所居住当时的香港,与今日的香港大为不同。
(刊载于《摄影之友》2016年7月刊,版面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