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韩冲 编辑/李一毛 美编/Xubin
[alert type=white ] 经常跟朋友们开玩笑说,我后期修图就两步:提高对比度,降低饱和度。在来到以色列生活了两年多之后,我发现这个国家跟我是这么的对脾气,它是一个高对比、低饱和的国家。战事与历史在这里发酵,和平与战争同样是如此的高对比、低饱和。 [/alert]

并不鲜艳,处处对比

以色列人并不像周围一圈的阿拉伯人那样热情洋溢,我总感觉他们性格内敛,尤其是正统的犹太教徒,他们通常是沉默寡言的。从你身边走过的时候,往往会留给你一个戴着礼帽的黑色背影。

在耶路撒冷,看不到颜色鲜艳的墙壁,这座城市所有的房子,都是用一种叫做“耶路撒冷石”的石头建筑而成的,用他们的话来说,这是“粉色”的石头,而我觉得它的颜色更有点儿像黄色,那种淡淡的石头的黄色。没有南边黑人兄弟那样五颜六色的房子和服饰,也没有北边俄罗斯人建筑的那种富丽堂皇的教堂。远远地看过去,耶路撒冷就是一座低饱和的城市。

往远一些看,以色列的北部郁郁葱葱的,长满了橘子树和橄榄树,加利利湖水天一色。这风景之中,最显眼的只有粉色的十二使徒教堂,而它还是低饱和度的。

南边就更不用说了,从死海西边裸露的岩石到内盖夫沙漠漫天的黄沙,一切自然而然还是低饱和度的。在这个国家当中,你很难找到颜色鲜亮的存在,它们似乎只存在于以色列各种艺术家的作品当中。

而高对比,在以色列处处都能体会到。

在点油灯的犹太教徒,温暖的光线照亮了他的脸庞  F1,1/30秒,ISO400
在点油灯的犹太教徒,温暖的光线照亮了他的脸庞
F1,1/30秒,ISO400
正统的犹太教徒示威期间,一位警察正在桥上进行戒严  F8,1/60秒,ISO160
正统的犹太教徒示威期间,一位警察正在桥上进行戒严
F8,1/60秒,ISO160
庆祝光明节的犹太教徒。节日期间,以色列所有的高大建筑上都会装上电灯烛台,博物馆和学校也会举办烛台的展览。节日傍晚,万家灯火,一片通明  F2.8,1/250秒,ISO400
庆祝光明节的犹太教徒。节日期间,以色列所有的高大建筑上都会装上电灯烛台,博物馆和学校也会举办烛台的展览。节日傍晚,万家灯火,一片通明
F2.8,1/250秒,ISO400

一眼历史,一眼现实

被数次摧毁又数次重建的7000年古城耶路撒冷、十字军在地中海东岸的重要据点阿科古城、曾经繁华一时的凯撒利亚……以色列有太多历史遗存,它们随处可见,随时可以触碰。行走在以色列,满眼都是历史。

眼前不光是历史的建筑,还有守旧的人。犹太教徒身着中世纪样式的服装在盛大的节日到来时,前去哭墙祷告。

每天,穿着黑袍的东正教徒在圣墓教堂里点燃耶稣洗尸板上方的油灯;头戴红白格子头巾、拄着拐杖的阿拉伯老人在老城的石板路上慢慢踱着步……这样的景象不免让人有穿越的感觉,但这种感觉很快又会消散,因为你刚出了老城的雅法门,就会走进一条步行商业街。

商业街的上空播放着时下最为流行的英文歌曲,街两边的商店都是最常见的国际品牌,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也有衣着时尚的年轻人。在这条街上,除了文字,几乎看不出它和世界其他城市的商业街有什么不同之处,甚至连经常出现的服装品牌都是一样的。

商业街上的年轻人很多,当然也少不了穿着人字拖和热裤的姑娘们,她们青春靓丽,让人忍不住多看两眼,而再多看两眼就能看到她们身上背的枪了,一般都是突击步枪。冷冰冰的步枪在她们身上显得有些夸张。不过这是常态,她们都是在部队服役的女孩子,即便是在休假,她们也是要带着枪的。这样的场景,恐怕在其他的国家并不常见吧。

在以色列就是这样,随时随地都可以阅读历史,也可以随时随地体验现代。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相对现代化的国家,会让你不断地体验这种一眼历史、一眼现实的转换。

01  雪后的耶路撒冷老城只剩下了黑白两色,显得更加肃穆了  F4.8,1/3000秒,ISO80
01 雪后的耶路撒冷老城只剩下了黑白两色,显得更加肃穆了
F4.8,1/3000秒,ISO80
一位上了岁数的犹太人顽皮地将手中的玩具枪指向了镜头  F2.8,1/80秒,ISO250
一位上了岁数的犹太人顽皮地将手中的玩具枪指向了镜头
F2.8,1/80秒,ISO250
以色列笑容灿烂的女坦克兵  F1.4,1/5000秒,ISO200
以色列笑容灿烂的女坦克兵
F1.4,1/5000秒,ISO200
信仰东正教的女孩儿手持蜡烛,眼神中似乎闪烁着不属于这个年纪的庄严  F1.4,1/80秒,ISO800
信仰东正教的女孩儿手持蜡烛,眼神中似乎闪烁着不属于这个年纪的庄严
F1.4,1/80秒,ISO800
一位耶路撒冷街头艺人,他穿着华丽而讲究,满心欢喜地弹唱了起来  F2,1/180秒,ISO800
一位耶路撒冷街头艺人,他穿着华丽而讲究,满心欢喜地弹唱了起来
F2,1/180秒,ISO800

一分纷争,一分平静

跟别人谈论以色列,就免不了谈论到战争、冲突。是的,这里经常发生冲突,就在我写这篇文字的时候,手机接连收到了好几条冲突的消息,都是扔燃烧瓶或者石块的袭击行为。纷争在这片土地上,好像从来没有停止过,几千年来都一样。

可是这个地方,又是圣地啊!以色列是亿万教徒心中最神圣的土地,也是最能靠近他们心中的神的地方。于是,也就赋予了这片纷争之地一些平静的理由。

无论是在教堂倾听钟声下的祷告,还是在哭墙边看犹太人诵读着塔木德,抑或是在圣殿山下听着清真寺宣礼塔的唱经声,都会让人感到平静,让我这种没有任何信仰的人也不禁肃然起敬。虽然不知道在对什么肃然起敬,但是总能感到有一种高高在上的力量,让你拜服。

如果只是从外表来看的话,你能看到的也许只有平静。在一个宗教的地位如此重要的国家里,没有什么事情比虔诚地和神进行一番对话更加重要了。可是走近了又会看到什么呢?不同宗教或者不同教派之间的分歧与争斗,以及不同民族之间的分歧与争斗。

很多个星期五都会是这样的场景,虔诚的穆斯林在圣殿山进行主麻日祷告,伴随着诵经声行礼,场面肃穆,让人大气都不敢出。在仪式结束之后,他们走向不远处的大马士革门,喊着口号与以色列警察发生冲突。一时间,口号声、催泪瓦斯、震撼弹爆炸声四起,以色列骑警的马匹跑来跑去,冲散人群,救护车拉走一个个伤者,警车抓走一个又一个的年轻人…………

也许只是在这样的场景发生的两个小时以后,大马士革门的小摊贩们又会把自己从中国批发的小商品一一摆好,开始大声地吆喝着做起生意来了,仿佛之前的骚乱根本就没有发生过一样,这使得闻讯而来的迟到的记者也是一脸茫然。

在以色列就是这样,你随时能感受到信仰带来的平静的心,也能在街头感受到平和的生活。当然,只要愿意,也可以随时感受到紧张的局势,可以觉得自己离战争很近。

以色列的高对比度,还远不止这些。在特拉维夫,由于对同性恋的包容态度,这座城市被称为“中东同性恋之都”,而在耶路撒冷,每年举行的同性恋游行都会遭到正统教徒的抗议,笔者就曾经经历了一次,游行者被正统教徒泼尿。就是在这样一个国家,相距40多公里的两座城市,对待同性恋的态度就是如此的截然不同,这样的对比度算不算高呢?

在以色列生活久了以后,就会习惯这里的生活方式,不会再为低饱和度而感到压抑,也不会再为那些强烈对比的景象一惊一乍了。当慢慢习惯了安息日,习惯了和犹太人讨价还价,习惯了吃阿拉伯烤羊肉的时候,我突然感觉,自己已经对这个地方有了认同感,以至于在其他地方旅行时,看到黑衣黑帽的犹太人或者说着阿拉伯语的人们,就感觉像是见到了自己的老乡一样。

也许,这是以色列开始接纳我的标志,希望能在以后的日子里,对这个国家能有更深的了解,而不仅限于感官。

一个孩子在楼顶望着楼下面示威的人群。童年世界与成人世界的高对比  F8,1/125秒,ISO160
一个孩子在楼顶望着楼下面示威的人群。童年世界与成人世界的高对比
F8,1/125秒,ISO160
以色列南部军事基地里的女兵  F13,1/350秒,ISO160
以色列南部军事基地里的女兵
F13,1/350秒,ISO160
以色列国防军士兵在一次演习中冲锋  F2.8,1/20秒,ISO6400
以色列国防军士兵在一次演习中冲锋
F2.8,1/20秒,ISO6400
 耶路撒冷老城里,一对拍婚纱照的新人在休息时亲吻  F2.4,1/250秒,ISO260
耶路撒冷老城里,一对拍婚纱照的新人在休息时亲吻
F2.4,1/250秒,ISO260
耶路撒冷圣墓教堂里祷告的教徒。配合着橘黄色的灯光,此刻像一幅画一样神圣  F5,1/60秒,ISO3200
耶路撒冷圣墓教堂里祷告的教徒。配合着橘黄色的灯光,此刻像一幅画一样神圣
F5,1/60秒,ISO3200
陶器作坊里无比温馨的制作场景  F2,1/60秒,ISO160
陶器作坊里无比温馨的制作场景
F2,1/60秒,ISO160

via Fotom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