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rt type=white ]民以食为天。食物与人类共同发展,也见证着人们每个不同时期的吃饭姿态。此次截取二十世纪初至今一百年来的吃饭瞬间。向你展示这一段“吃饭史”。这一时期的人们经历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性大规模经济危机,经历了灾难性的世界大战,经历了经济的迅速发展。照片中的吃饭姿态也展现了从物质匮乏到极大丰富的转变。[/alert]

1、查尔斯·艾柏兹:摩天大楼顶端的午餐,纽约,1932年,正处于经济危机中最萧条的一年。在这幅照片中,11位建筑工人正在惬意地享用午餐,而他们此刻所处的位置却是位于曼哈顿街区上空69层摩天楼在建的建筑横梁上。这幅拍摄于1932年9月20日的作品,最初被刊登于1932年10月2日的《纽约先驱论坛报》,很好地诠释了上世纪30年代真正的纽约精神——乐观向上。

1.webp

 

2.webp

 

2、罗伯特·卡帕:中国,广州,1938年。摄影师作为抗日战争中唯一能在中国战区采访的盟军战地记者,从1938年2月中旬抵达到9月底离开,卡帕在中国工作了7个多月,所拍摄的台儿庄大战,“4·29’,汉口大空战,汉口保卫战,花园口水难,国共两党高层蒋介石、周恩来等的活动以及关于当时中国杜会生活的报道,发表于美国《生活》和法国《观察》等杂志,非常及时地向国际社会传递着几乎与世界处于隔绝状态的中国的信息,战争状态下的普通人也被卡帕的镜头记录下来。尽管烽火不断,普通人的生活也要围绕着衣食住行。这些拿着饭碗吃饭的战争难民也给我展示了另一种姿态。

3.webp

 

4.webp

 

3、布列松:北京,1948年。12月初,布列松作为《生活》杂志特派摄影记者飞抵北平。。他的摄影集《FROM ONE CHINA TO THE OTHER》1954年出版,书名译成中文《从一个中国到另一个中国》,蕴含“转折”之意。1948年12月,北平,城外被解放军包围。布列松在北平停留了十二天,赶在解放军包围之前乘飞机飞赴上海。照片展示的是国民党军队撤退和人民解放军到来的大约八天前,北平的生活是平静的。人们还是穿着传统的清朝服饰,晒着太阳吃着饭。

5.webp

 

4、马克·吕布:中国,辽宁,1957年。二十世纪50年代首位获准进入中国拍摄的西方摄影师。马克·吕布用徕卡M6相机所抓拍的众多黑白照片,已经成为巨变中的中国的一份历史档案。1957年马克·吕布发表了他对中国报道的第一张图片。从那以后,马克·吕布先后来过中国20多次,他的镜头下不乏像毛泽东、周恩来这样的大人物,但更多的是无数普通中国人,矿工,钢铁工人,农民,学生,士兵,纤夫,江湖艺人等。

6.webp

 

5、朱宪民:民以食为天,河南,1980年。要表现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常态,什么才是最基本也最有说服力的内容?朱宪民说,是85%的普通人生活。拍摄黄河两岸普通人的生活,他坚持了三十年。

7.webp

 

6、张乾琦:纽约,1998年。美籍华人摄影师张乾琦的作品往往以人之与间的隔阂与联系纽带为主题。这张照片中的华人坐在救生通道上吃着中式面条,底下是车水马龙的大街。显得他与繁华的纽约格格不入。这也暗示了90年代的新移民无法迅速的融入美国社会,整个照片所显示的孤独感也反映了一代移民的内心。

8.webp

 

7、张乾琦:台南,人体寿司,2000年。二十一世纪出的台湾,在经历了经济迅速发展的一段时期之后,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也随之兴起。这种以人为托盘,盛放寿司的“物化”行为不仅在今天的大陆,同样也出现在曾经的台湾。

9.webp

 

8、吕楠:西藏,1996年。 吕楠前后共花了15年时间,拍摄了《被人遗忘的人》、《在路上》、《四季》三个部分的系列作品,其中七年时间,拍摄了这组反映西藏农民生活的《四季》,从春播到秋收的场景,从吃饭到家庭亲情,囊括了西藏农民生活的很多细节和方方面面。

 

11.webp

 

9、马丁·帕尔:洛杉矶,2000年。马丁·帕尔活跃于摄影界,通过作品对现代生活进行着批判。照片中人们毫不节制的狂欢,各种丰富的食物已经和之前的照片产生了巨大的区别。而这种“毫不节制”正是摄影师的讽刺。人类经历的漫长的“饥饿”年代,但却在发达的今天立马忘记了这个事实。

12.webp

 

10、陈晓卿:《舌尖上的中国》2012。中国知名度最高的纪录片,美食为名,实则是食物背后的情怀。中国人总是对食物有特殊的感情,家人的团聚也常用食物来代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到处都是纷纷扰扰,也只有家里的一顿饭能让人们静下来真正的享受。

15

 

吃饭,作为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不论是在动荡的战争年代还是今天,都是生活环节中的重要一环。而人类同样随着食物的丰富程度而展现着不同的吃饭姿态。我们看到的是人们吃饭的动作越来越随意,也是百年来人类所付出的努力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