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事一向是这样,要做就做到优秀”

[box_left]
《摄影家》杂志
《摄影家》杂志
[/box_left]

1992年,阮义忠在台湾创办《摄影家》杂志。杂志使用中英双语,只面向世界重要的美术场所发行几千份。阮义忠还说动了布列松、克莱因、布巴等摄影大师为杂志免费供稿。说起那段经历,阮义忠的语气变得颇为豪迈:

“我办杂志是房子抵押掉都要办的,能办几期办几期。从来没有考虑过生存的问题,我就是要办一本优秀的杂志。我做事一向是这样,要做就做到优秀。”

《摄影家》从第一期到最后一期没有一个字是关于摄影器材的。阮义忠表示不是说摄影器材不好,只是过多地着墨于摄影器材会把摄影变窄,这对于摄影创作并没有太大的帮助。

文化的传承

陈丹青认识很多台湾的文化界名人,包括导演侯孝贤、影评人焦雄屏、作家朱天文、美学家蒋勋、舞蹈家林怀民、摄影家阮义忠。他认为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他们的背后都没有所谓的相关协会,几乎都是“单独的人”,且比大陆艺术家们拥有更加全面深厚的综合人文素质。

阮义忠也认为,台湾独特的地域性造就了一批气质有别于大陆、但又传承自中华文明的艺术家,“大家都想从这个海岛挣脱开,让自己向更多点发展,没想到这个挣脱的力量可以跨出那么大的脚步,造成那么大的影响。也许是这样子吧。”

凤飞飞,摄影:阮义忠
凤飞飞,摄影:阮义忠

阮义忠读高中时,就把镇上所有能找到的书几乎都读遍了。扎实的人文功底,造就了他深刻的思想和与众不同的视角。我们读阮义忠的书,不光能从他的摄影作品中看到他对人性的关怀、对土地的眷恋,还可以从他的文字中读到他对于人生的哲学思考。

真诚是最重要的

现在,阮义忠平时几乎不带相机,年过花甲的他拍照越来越少,写作的意念越来越强,写《人与土地》正是他的一种反省,他期许自己在未来的十年间以文字为重,再有十年,就重拾画笔。“艺术手法要灵巧容易,要朴拙可难,一切感觉的棱角都磨平、磨润了,离拙就近了。”

阮义忠目前仍在台北艺术学院美术系担任摄影课程的副教授,他的课虽然是选修课,但是非常受学生的欢迎。“我希望在那一年两个学期跟我相处的时间中,他们(学生)可以在我身上吸收到我自己对于人生的体会,将我的影像观念传递给他们,他们触动到了什么,然后观念有所改变,这是我最希望看到的。”

证严法师的手,摄影:阮义忠
证严法师的手,摄影:阮义忠

“我跟人交流和沟通的方式就是通过我的作品、我的书、我的讲课、我的专栏,现在再加一个我的微博。”阮义忠的微博开通两个多月的时间,有七万多的粉丝。在微博这个看似轻松随意的场所,阮义忠用他一贯的认真将他的生活和他对生活的态度用诗意化的语言传达出来,每一条微博都像一篇微型的专栏文章。

无论做什么事,阮义忠都觉得自己的真诚是最重要的,他说:“用最真的方式,踏实的态度来表达,才是一个健康的做事方法。

参与台湾慈济基金会的义工工作时,阮义忠正是秉着这样真诚的态度。他一次又一次地拿起相机,捕捉证严法师扬起的手——这只纤秀的手代表了慈济人无私的奉献,他们饱含慈悲地对需要帮助的人们施以援手,在阮义忠眼中,这是最动人的场景,最值得拍摄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