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光还是硬光?

在摄影中,我们将光线分为定向的硬光和散射的柔光。前者能使主题产生明显的阴影,而后者则能照亮整个主题,且不形成阴影区域。你肯定曾经在某个阳光灿烂的夏日里观察过,一朵云彩飘过太阳时会造成这样的现象:天空阴沉下来,阴影随之消散,景物的色彩暂时失去了部分亮度。

拍摄人物肖像照时,你需要的正是这样一朵从天空中飘过的云彩。因为在烈日的照耀下,模特的脸上会形成不怎么美观的阴影,不过出于习惯我们常常会对这种阴影视而不见,但是它们在照片中却会形成难看的“黑窟窿”。倘若在散射光线下,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所以在阳光灿烂的场景中选则背阴的拍摄地点会更有利。当然这样做也有潜在的危险,其中最容易出现的是:模特站在树荫下,光线透过树叶照射下来,可是射下来的光线不知在哪儿会形成小光斑。在照片中这个亮斑所在的位置,看上去却像是缺了一块。相机能够成像的光与影部分,要比我们裸眼看见的更清楚。尽管大多数图像处理软件中都有“阴影/高光”这个选项,我们可以用它来弥补曝光错误,但这项功能却对轮廓分明的光斑不起作用。

为了提高自己识别光线质量的能力,你可以有意识地去观察景物的投影,不论在室外的日光下还是在室内的人工照明下。主题中的哪部分特别明亮?哪部分阴影特别重?哪里是光与影的交汇区域?这个区域有生硬的边缘线,还是有柔和流畅的过渡部分?如果你找到了这些有问题的地方,那就换个位置或者角度拍摄,以获得更有利的光照条件。你可以随机应变或是运用反光板等辅助设备,以便在拍摄的时候就把不利的光线抵消掉。若拍摄的首要主题体积比较小,只要用一张纸把阳光挡住就能够拍摄了;若首要主题的体积比较大,那你就得花费更多的精力了。翻一翻专业摄影器材的目录册,你会发现有些反光板和柔光罩竟有好几个平方那么大。所以你完全不必感到奇怪,为什么有时候自己拍摄的照片看上去和图册里的“不一样”。

1/200 s f8 40 mm ISO 80 −2/3

光线充足的地方,阴影自然也就多。为防止这种现象对照片造成干扰,在晴朗的日子里还是换个拍摄位置比较好。

1/500 s f2.8 40 mm ISO 80 −2/3

光线在南瓜堆上散开,南瓜表面反射的光不再那么明亮,同时投影也没那么明显了。

1/160 s f8 35 mm ISO 80 −2/3

面对明亮处与阴影处的强烈反差,另外一种处理方法是,在拍摄时有目的地将景物的投影运用到构图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