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梦想

新华社体育摄影1 0 年

体育承载着人类的梦想。

体育新闻摄影见证人类不断超越梦想,见证体育不断走向辉煌。

作为一项极具挑战性、富有创造性的工作,体育新闻摄影激励着新华体育新闻摄影人积极探索、不断超越。2000年8月,新华社组建专门从事体育新闻摄影报道队伍,加快推进报道业务建设,走上职业化、专业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开启超越梦想、创造辉煌的追梦旅程。无论是国内重要赛事还是国际体育盛会,无论在赛场内还是赛场外,挑战极限的激情,赢得胜利的荣耀,超越自我的兴奋,梦想成真的喜悦,一个个难忘瞬间都被摄入镜头,定格为永恒,成为世人共同珍藏的记忆。

拍摄体育新闻风景

《风景谈》2006年8月20日,白俄罗斯选手帕克姆齐克·拉曼在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男子三级跳远决赛中,以15米14的成绩获得第十二名。  

新华社记者费茂华摄

“天呐,火烧云!”

我身边的一个裁判用低沉而又有磁性的声音大吼起来。

我追随着他的目光抬头望天,此时,漫天的云彩正逐渐被刷上足以让人疯狂的红色,一层一层,一点一点,仿佛是张艺谋或是陈凯歌的剧组为了创造一个迷幻的场景而雇了飞机向天空喷射油漆一般。

这是2006年北京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的最后一天,此时,我正趴在沙坑边上,准备从低角度拍摄男子三级跳决赛。

而火烧云居然就在此刻来临,我的眼里为此几乎噙满了泪水。如果你了解北京的天气,你就会理解为何我的感情来得这么突然:近几年,北京的火烧云几乎和“下班不堵车”一样,成为濒临灭绝的场景,更何况这是在一个重要的国际比赛的闭幕日上。

于是我赶快换上广角镜头:以火烧云为背景或许更能给运动员矫健的身姿加上一点色彩。事后,有朋友笑称我拍摄的这张照片不是体育照片,而是一张风景照片——确实,在这张照片中,运动员没有独自占有这张照片的所有光彩,而与体育不是很搭界的火烧云竟然也分享了观看者的目光——甚至可能是大部分目光。但在我看来,体育新闻照片,除了新闻性之外,追求和表现美应该也是它的一大特点——因为美本来也是体育的一大特性,这一点可能跟纪实类、政治类或者突发新闻类的摄影稍有不同,但却与风景类的摄影有着类似的对美的追求。

体育比赛本身就是宏大、绝美,也是最富有活力的一幅风景画,观众五彩斑斓的扮相和如痴如醉的神情、赛事举办地和举办国独特而神秘的文化风情以及越来越富有现代气息甚至超越时代的场馆,哪一样不使观者感受到如同观看风景一样的愉悦?当然,毫无疑问,“人”才是体育风景中最动人的部分——那些拼搏的身影、那些跃动的生命、那些追求着“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

体育新闻摄影的风景作品,就是要依靠赛场的特点和现场光线来进行创作,并且做到“天人合一”——将运动员拼搏的身影与赛场的环境和大自然的光影融合,而且,力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人依然是‘风景’的构成者,没有了人,还有什么可以称道的?再者,如果不是内生活极其充满的人作为这里的主宰,那又有什么值得怀念?”——茅盾

风助拍米卢

2002年3月15日,时任中国国家足球队主教练的米卢游览长城。  

新华社记者陈晓伟摄

《快乐足球 快乐米卢》不仅是一张得过很多大奖的作品,也是米卢本人最喜欢的照片之一。博拉·米卢蒂诺维奇在新中国体育史上绝对是一位不容忽视的人物。

与永远让人担忧的中国足球联系在一起的这个外国人在2001年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那就是他带领中国男子足球队冲出国门,挺进2002年日韩足球世界杯决赛圈。

2002年的春天好像来得特别早,人们在街头、在巷尾、在公园的迎春花旁纷纷议论这一“突如其来”的喜讯。以至于国人能为在大大小小的场合见上米卢本人一面而感到荣幸。作为记者特别是体育记者对这一事件的关注自然是倍加的,也是必须的。

2002年3月15日,米卢蒂诺维奇和巴西球王贝利神奇般地出现在北京长城脚下,在事先得知这一消息后,我在当天一大早就赶到北京八达岭。我想,这一天应当会有很多新闻。

到现场我才知道,活动本身是为世界球王贝利举办的。他此次来华是为了促进中国旅游事业的发展以及和北京足球学校的孩子们进行交流,当然也顺便祝贺一下中国队出线。因此,所有的活动内容都围绕贝利展开:贝利先被请上主席台,又是寒暄又是即兴讲话,最后被邀请与足球学校的孩子们共同进行蹴鞠表演赛。活动到了高潮,此时临时观众席上的数百名球迷沸腾了,他们为贝利每踢出的一脚球或欢呼或雀跃,现场几十名摄影记者也把镜头对准了不减当年的这位绿茵好汉。

我举着相机随着众记者簇拥贝利来到蹴鞠比赛场地时,无意向身后望了一眼,只有米卢和几位不重要的嘉宾被“冷落”在主席台上,我忽然意识到:米卢才是新闻呀,或者说此刻米卢比贝利更重要!我当即转身逆向挤出记者群返回米卢旁边静候。

贝利和孩子们玩了一会儿,也许也感到缺少点什么,他停下比赛,扬手招呼不远处的米卢共同参与。这时,会场又出现了一个小高潮,球迷们欢呼着、呐喊着,似乎觉得有贝利和米卢共同参与的比赛才更加完美。

下面便是这张照片产生的决定性瞬间:被邀请的米卢自然是满脸笑容,他从容地走下主席台,准备脱去身上的大衣⋯⋯。此时一阵三月的春风正巧拂面吹来,将米卢的头发、大衣和鲜红的围巾吹拂到恰当的位置,我便顺手按下快门。

回头看看,在米卢身边此时只有我一个摄影记者。这似乎印证了那句老话:机会总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