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候“与众不同”

2006年12月10日,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世界杯第二站比赛在吉林省吉林市北大湖滑雪场落下帷幕。图为一名选手在比赛中。  

新华社记者徐家军摄

工作在东北,自然与冰雪运动结缘。冰雪体育摄影要想获得独到的作品,则需付出更多的艰辛。冰川雪野不仅有瑰丽的景色,也是创作的源泉。我先后参加过两届冬奥会、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亚洲冬季运动会、全国冬季运动会以及其他一些冰雪单项国际赛事,在冰雪体育摄影方面还算有些心得。

冰雪体育摄影完成常规报道已属不易。步履蹒跚到达所需的拍摄地点,费尽周折找到理想的创作角度,有时还要在风雪中经过漫长的等待。因此,在完成报道要求的基础上,在变化之中寻求创新,难度可想而知。

2006年12月10日,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世界杯第二站比赛在吉林省吉林市北大湖滑雪场激战正酣,各国选手长空竞技,颇有神采。但天空暗淡,惟太阳的周围有些云彩。为了寻求新的拍摄角度,我来到跳台旁边的高处,运动员的身姿便融在云朵之中。我调整拍摄角度,试着用剪影的效果进行创作,但就在运动员靠近太阳最近处时,强光影响了相机的聚焦功能,试了几次,都出现了跑焦的情况,成功率很低。

细细琢磨之后,我试着将焦点预设锁定,采取手动曝光模式进行拍摄。这样,所有运动员起跳之后,都在画面的范围之内,尤其是在画面中完全可以与太阳进行叠加,而且焦点准确。看着一张张精美的画面,内心不禁狂喜,在自己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赛事的图片中,又有新的宠儿诞生。

当天中午,在其他记者到山下午餐的时候,我仍坚持在场地拍摄运动员赛间练习。一名美国运动员在落地时受伤,我跟随拍摄了整个救援过程的画面,成为现场的独家照片。

报道在于一种坚守,创新也在于一种坚持。

抓住瞬间

2007年4月15日,北京猛虎队球员安旭在2007中国棒球联赛第三轮比赛中挥棒击球的瞬间,将球棒打断。

新华社记者费茂华摄

这张照片是我非常喜爱的一张,倒不是因为它有多么的绝妙和非凡,而是因为看到它,我便会想起那一段对体育摄影充满着激情和好奇的年代。

2007年,我成为体育摄影记者还不到两年,正是对体育摄影充满幻想和好奇的时候,一旦知道北京什么地方要举行自己未曾拍过的项目便激情澎湃,想方设法都要去一试身手。2007年3月,我得知中国棒球联盟2007赛季的比赛马上就要开始,北京队的主场在大兴芦村。虽然比赛地点距离我家将近40公里,但我依然在每个有比赛的周末出现在赛场。

为了学习这个项目的拍摄,我经常带着从广角到400mm、600mm的各种焦距的镜头,在棒球场的各个角落徘徊,更尝试了自己已知的各种拍摄手法。在基本了解比赛规则和赛场情况之后,我开始模仿自己见过的一些棒球照片。4月15日,在北京队的一场比赛中,我在击球手后方大概5、6米的距离并端起了600mm镜头:其实我的想法很简单,我曾经见过一张有点意思的棒球照片,就在球棒击球的那一刻,高速快门将球固定在了球棒上,仿佛黏着一样。然而,在尝试了几十次之后,我却未能实现自己的模仿意图:拍摄的照片中要么没有球,要么球距离棒太远。

等待没有结果,但我依然没有放弃,终于,当我按动快门的时候,我仿佛听到球棒发出的“咔嚓”声,抬眼望去,北京队球员安旭将一支几乎断成两截的球棒甩到一边,向一垒冲去⋯⋯我紧张地用颤抖的手按动相机的播放键,显示屏上出现了一张结像极大的照片,照片上只有一只手握着一支已经裂开一个大口子,但却未完全断开的球棒,球棒的裂开出,几片小木屑飞溅开来,而球棒上面一个垒球飘在空中⋯⋯

多年以来,瞬间一直是体育摄影最为诱人的部分:毫无疑问,绝妙而且富有冲击力的瞬间是体育摄影艺术皇冠上的宝石之一。但如何能够摘到这颗宝石?这个问题一直诱惑着体育摄影者,而这张意外得到的照片提醒我,当我还不具有独特的目光和非凡的捕捉能力时,激情、好奇和勤奋,再加上一点运气,也许会帮助我在面对变化莫测的运动场景时,将那些一闪即逝的瞬间凝固为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