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x_left]
杨帆
杨帆

杨帆,1983年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读博于加州大学Davis分校。恒温在零下30摄氏度的科研级CCD也好,70年的海鸥双反也好,都是我眼睛的延伸。[/box_left]

访谈实录:

影响杨帆拍摄风格形成的因素有这样几个:分别出现在读博士、留学中。一个让他的思维逻辑缜密,注重细节带来的感受。另一个因素让他产生孤独的感受,习惯于站在环境外去观察。即使已经在国外留学已经4年多,杨帆似乎还是很融入异国文化,他总是躲在角落里,怀着一颗滚烫的心看远处潮起潮落。他的喜怒哀乐,都在前景中跃然而出,而那些本该作为主体的大风景,反而只是一个被虚化的背景。

杨帆的前景世界

点评:林路

框住你的目标——很多摄影人喜欢这句话。那是因为摄影师通过对前景的取景后,再由前景框出另一个目标,成功创造了二次取景,而这二次取景将会创造更丰富的影像资源,而且这些图像中相互之间的关系将更受到人们的关注。早在19世纪摄影刚刚发明不久,许多摄影师就已经在探索前景构图的力量。的确,前景的可能性实在是太多了,比如现在我们看到的杨帆的画面,一上来给人一种不太习惯的感觉。尤其是一些构成中,前景突兀的色彩和凌乱的构成,仿佛在一瞬间打乱了习惯的审美思维,却又像是重重的一击,瓦解了视觉的承受力。但是,这何尝又不是一次精彩的尝试?

记得在被誉为“新色彩摄影”代表人物、美国人斯蒂芬·肖尔的画面中,没有明信片般美丽的风光画面,没有理想化的景观适合于商业空间。然而通过前景,肖尔会让我们看到他在什么位置——比如他在拍摄大面积宏伟壮观的彩色沙丘时,会在画框底部的前景上加入人工的栏杆。而且,前景和中远景的色彩对比,也是在他无意中的构成下完成的。当然,他的画面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因为他这样回答:“每一件事,每一个人。我在记录我的生活。”所以,当我们从这样的理解角度和杨帆的画面构成对话时,就会一点点清晰地意识到,他对前景的兴趣可能比中远景更大,换一句话说,他甚至将视觉的重心全然放在了前景的营造上,在看似回眸一瞥的过程中,找到了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尽管还不成熟,探索的本身就已经足够了!因为说到底,所有的构图空间,不仅仅是简单的画面元素的安排,而且是凭借直觉将情感的力量最大化的过程。每一个人都可能在这样的过程中找回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