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x_left]
孙少清
孙少清

孙少清,1963年出生,现居住上海,自由职业者,资深多媒体设计师。[/box_left]

访谈实录:

孙少清黑白风光作品的很多灵感来源于绘画功底和对音乐的热爱。在构筑画面的过程中,他用得益于美学和音乐带来的旋律感、节奏感组织画面元素。

他在风光里寻找最简单的元素,他用50mm定焦头放大了风景中的细节,而不是用长焦头压缩画面内容。

黑白的拍摄和制作并不复杂,在孙少清的眼里只是“明暗”的关系而已。均衡好明暗,刻画好细节就会得到一张很出色的风光作品。

孙少清迷乱的光晕

点评:林路

黑白,不仅仅是黑白,还有那一层始终挥之不去的淡淡的光晕,一直留在我的印象中。孙少清给我们带来的就是这样一种印象派风格的迷乱空间。

印象派摄影是从印象派绘画中得到灵感的,这一具有创新意义的实践在摄影中引起了尽管是迟到的、但却是重要的反响。

最早接受印象派观念的是英国自然主义摄影家埃默森,他劝告摄影同行不必使影像都达到最清晰的程度,仅仅清晰地展现景物的部分完整细节,就能获得更自然的光线晕化效果。还有德马奇就一直认为,一张未经手工技法操作的、直接反映大自然的照片本质上就不是艺术,并不比艺术家的平庸之作好多少——从而强调摄影的主观精神追求层面。和德马奇趣味相投的普约也深受印象主义摄影风格的影响,他的作品对光线中朦胧光影和浪漫情调的追求,绝不逊色于当时任何一幅印象派绘画作品,使印象派的特色强化到了极致。

是否可以这样说,迷乱的光晕也是一种情感世界的表达和追求?尽管印象派摄影在当年并非都是赢得一片喝彩,特别十几年以后,随着摄影观念的迅速转变,许多印象派摄影家也放弃了这种风格,重新探索不加控制的、“直接的”摄影的各种可能,从而形成了向直接摄影派转向的趋向。但是,如果一位摄影家比如像孙少清那样能够真正体味印象主义风格的神秘色彩,那么他所营造的世界,就会有另外一种可能。不管这位摄影家生活在什么样的国度,都可以用神秘的光线写下了属于一代人的印象派诗歌。

至于孙少清,他在自然迷乱的元素中,还悄悄注入一些人性的活力。比如一两个模糊的身影,一两只迷离的飞鸟这样,整个画面生动起来,却又是远远的、淡淡的,让你想象!

1评论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