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摄影之友》:这组的作品风格很欧美,你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哪儿?
陈曼:这组作品其实是为一个滑板公司拍的广告片,所以要顾及到所拍产品潜在客户的需求,说白了就是投其所好。玩滑板的人都有那 种不怕苦、不怕累的性格,喜欢自我挑战。这和美国大兵的硬汉性格很符合。所以这组作品 曾在风格上模仿了在美国大兵中风靡一时的Pin up girl。这种健康活力、风情万种的姑娘才是这些滑板爱好者所欣赏和喜爱的。
- 《摄影之友》:从模特的生活照看出,你这次拍摄使用的模特都是业余的,是吗?你不担心会影响到拍摄效果吗?
陈曼:正如你看到的,这次参与拍摄的模特都是业余的,这是因为创意的需要。这次拍摄的滑板是首个北京本土的品牌,我希望能够将 种本土化的信息传达出来,所以参与拍摄的模特都是地地道道的北京姑娘。她们都是滑板圈 里人的女朋友或者是前女友。
我并不担心使用业余模特会对拍摄效果产生不 好的影响。因为这些女孩都很年轻,所以基础还都可以。而且通过拍摄时对画面的把握,以及后期的调整,我还是很有信心得到好效果的,而最终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
- 《摄影之友》:你如何定义你镜头下人物的可塑性?
陈曼:万事万物是由万事万物塑成的,一张照 片也是,它背后的因素太多,看它的要求是什么,要是一寸照片,有头就行,要是选美照 片,长的漂亮就行,他/她/它的可塑性取决于作品的要求,取决于周遭儿合作者的专业水平和 当时情绪。按这个标准来说,任何人的可塑性都很高。我可以凭借对风格 的把握,利用各种因素将他/她/它塑造成作品需要的形象。比如一 顿大家都觉得不好吃的饭,我可以光凭想象力把它吃完,而且心里深知从 哪个风格来讲它是美味的。
- 《摄影之友》: 拍摄这组作品,你有很大的发挥空间,是所有的商业客户都会给你这么大的弹性吗?
陈曼:不会。有时候客户的要求和品位与自己 的想法背离。就要按客户的要求去做,如果客户给我宽松的发挥空间当然好,如果不能,我 不会太较真儿。我是以人为主,是在跟人合作,不是把所有拍摄都看成我的作品。我的目 的是为了赚钱。我为什么要赚钱呢,因为我要拿赚的钱供养自己的理想,来“买”自己喜欢的 那些事情。
- 《摄影之友》:有人说你的作品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你的后期 修图比较厉害?
陈曼:我不是以后期为重点,我是以创作意识为重点,修片只是 一个工具,它为创作意识的表达服务。我没拍之前就基本想好要 修成什么样了。拍完、修完了,就会和我脑袋里想得一模一样。 另外成熟完善的团队是实现创意的有效保障,它应该包括创意 人员、拍照人员、到后期修图人员,有时候包括服装、道具的设计 制作等。
- 《摄影之友》:你如何定义自己的风格呢?
陈曼:入行之初我就一直想做一个“陈曼”的风格,因为我觉得我 有创造的能力。所以我结合以前学习的技术,创造自己的风格。 你要是让我冠以什么名词呢,那我肯定没有。我就是想走一个不 一样的风格,而且真心是我自己喜欢的,不是为了“唉,他拍成 这样了,不行不行,我得躲着他。”不是那样,不是特费劲的, 拐弯抹角的、咬牙切齿的,我想根据我内心最喜欢的东西来做自 己的专业。
- 《摄影之友》:你在毕业后短暂的三年内,已成功跻身国内顶级时 尚摄影师行列。能不能为想进入时尚摄影圈的朋友们,讲讲你的 经验和经历?
陈曼:好多时代都是因为有一个人做得好了,所有人都像他学 习,而这些人在学习中也慢慢找到自己的风格,这也是一件好 事。但是想要站在高处,成为卓越的摄影师,仿效绝对不是优秀的捷径。
摄影来说,技术方面其实是相对简单的,关键是观念。就跟使相 机似的,你不一定非得使特别好的相机才能拍出特别好的照片 来,这是和你的创作意识有关系的。
陈曼
新锐时尚摄影师,设计领域包括设计、绘画、音乐、建筑等。在中央美院毕业 后的三年内,迅速在中国的时尚圈崛起。她的作品曾多次刊登于法国 《PREFERENCE》、纽约《UNLIMITED》、英国《NYLON》、《SPORT& STREET》以及国内《青年视觉》、《VOUGE》、《ELLE》、 《BAZAR》等杂志,在2003年、2004、2006年曾为青年视觉 《VISION》拍摄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