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书12卷》和《顶级摄影器材》的作者赵嘉是影友们非常熟悉的摄影师,赵嘉的又一本摄影作品集《救赎》即将于2008年初出版,赵嘉围绕“救赎”这个主题,展现了四部分藏民的“救赎”行为。“康区的冬天”作为《救赎》的一部分,给人格外清新的感觉,我们特从其中挑选部分作品以供读者观赏,并关于拍摄专题的一些问题采访了这位摄影师,而赵嘉则也在采访中透露了不少秘笈。
“康区的冬天”简介
康区的位置在四川、西藏和青海之间,也是藏族人聚集的地区。这里的寺庙聚集着很多苦修的人,修行的人通常要在冬天的时候进行“闭关”。闭关的时候,修学者需要在野外用木板和钉子修建一个类似盒子的东西,没有一个人高,约一米长宽,修学者需要在这里面住上110天,每天冥想,除了吃饭、上厕所不能离开。每晚最低温度可能到达零下30度。
- 《摄影之友》:你因《兵书12卷》和《顶级摄影器材》而在摄影圈内非常有名。能否告诉读者你现在的工作状态?
赵嘉:我严肃地开始摄影在1999年,开始接受一些杂志和机构的委托拍摄。但一直作为爱好。直到去年年初,《兵书12卷》和《顶级摄影器材》热销,接下来又有三本书要出。面对工作、摄影和写作,我必需要砍掉一个,所以我暂停了我原先的工作。现在有一半时间用于拍照片,一半时间用于写作。
过去我都是接受杂志委托拍摄,杂志有预算给你,让你直接去拍摄,不必去担心版面多少,也不必自己动手写东西,会有比较好的回报。现在我的工作方式多数是先去寻找到一个有价值的线索,拍摄一部分照片,如果足够好的话,我会尝试和媒体或者机构联系,争取把它变成委托拍摄。
- 《摄影之友》:你为什么会想去讨论“救赎”这个问题?
赵嘉:我12年前在西藏工作,能讲一些藏语,我眼中的西藏和大家眼中的西藏完全不一样,我希望大家除了看到西藏美丽,神秘以外,能看到另外一些东西,就是西藏人的精神追求,他们的喜怒哀乐。所以我选择了藏族人心中最重要的事情――“救赎”来拍摄。
藏人的救赎指他们希望通过某种方式免除“六道轮回”(指转世的六种可能性),希望来世还能做人。他们通过行善积德、宗教仪式等方式――例如转山、朝拜、修塔、苦行――来获得救赎。每个人生来都会犯错,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如何才能救赎?我想让大家知道这个事情,然后来考虑你也可能犯错,那么你的救赎方式是什么。
- 《摄影之友》:你拍摄了多久?
赵嘉:2003,2004,2005,2007,2008年,每次不超过两周时间。
- 《摄影之友》:你的拍摄过程时间很长。
赵嘉:对,我拍的东西都比较长期。一开始先不拍,先和他们打交道,和他们熟悉了,然后可能隔一年再来拍,先拍一些,然后隔一年下来看看它的变化,它的发展方向是怎么样的,然后选择7,8个可拍摄的对象,我会关注一段时间,看看他们哪个人更有拍摄的前途。我会一直关注下去,不断关注他们未来的发展。
我并不是有很多时间在拍照片,但是我有很多时间在考虑和摄影相关的事情,思考占据了我大部分的时间,而实际拍摄的时间往往很短,“康区的冬天”没有超过30个工作日。
- 《摄影之友》:你对想拍到什么东西,把照片拍成什么样是否有一个预期?
赵嘉:好照片是不期而遇的。为媒体拍摄,你可以去计划、实现一些想法。对我个人来说,好照片多数来说还是突发性的。例如这个人,突然下雪,他在雪中给牦牛剪整个绒毛,我特别喜欢这张照片,有很多人,有人物关系,下着雪。有很多人,他们各有各的事情做。
- 《摄影之友》:拍摄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赵嘉:最大的挑战是如何能进入他们的生活,能真正看到你平时看不到的东西。你要让他们特别放松,对你特别坦诚,这需要很长时间。拍摄画面是很短的时间,但之前需要很长的交流时间。我需要他们特别信任我,有的人戒心会很重。
另外,交通是一个很大问题。拍一次照片,我经常需要飞机飞到成都,然后坐两天的长途车,然后再转吉普车,有时甚至要骑马骑牦牛。现在我的骑术也很好,有时能在马上待一天,从这家跑那家。
- 《摄影之友》:如何让他们理解、接纳你的拍摄行为呢?
赵嘉:必须特别坦诚。我告诉他我是艺术家,我告诉他我本行不是做这个的,但我特喜欢这个,感兴趣,我研究这个事情。当然你必须有一些知识,别人说的东西你要知道,如果一些常识都不知道,那肯定没戏,如果你有一些知识背景,让人觉得你挺懂这个的,那么就可以越聊越熟。所以前期准备很重要。还有是在当地要交到朋友,通过朋友介绍就很容易认识其他人,很方便。和人交朋友最重要的是你要让他对你有兴趣,你对他坦诚,他就会对你坦诚。
另外我在拍摄中不丑化别人,如果遇到特别不好的我就不拍。我不轻易批评别人,他们的生活是这样的,你不要去说你这个不对,你那个不对,别人特别不愿意听这个,如果有不同的意见也要用别人能够接受的方式说话。
- 《摄影之友》:举例来说呢?
赵嘉:其实我拍摄过程中,也遇到想讹钱的人。我和他说,我想和你合作,但我无法付给你这么多钱,也许我下次再找你合作。我不愿意让他觉得伤心,觉得受挫折。每个人都有错的时候,他都有他的原因,而且我拍摄的内容本来就关于“救赎”,他以后也会知道自己的错,也会改正。
- 《摄影之友》:冬天在藏区拍摄有没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赵嘉:防寒保护非常重要。这次十月份去,本来打算在冬季牧场拍,海拔4000多米,没想到他们还没撤下来,在海拔5000多的夏季牧场,骑马,换牦牛,用一整天才到那里,拍了3天,下来就冻伤了。
对相机也是非常大考验,相机卷片会非常慢,高速卷片容易奖胶卷拉断。相机进屋后绝对不能拿出来,如果拿出来会立即起霜。数码相机也会面临电力的问题,需要带三块电池,我现在用1DsMarkIII,充一次电可以用两天,拍完后需要开车一个多小时到另一个镇上去充电。
- 《摄影之友》:谈谈你拍摄这个专题时所使用的器材。
赵嘉:最开始用胶片时用Eos1v(配24mm/f1.4 和35mm/f1.4),GontaxG2(配21mm/f2.8和35mm/f2和哈苏Xpan(配45mm/f4);现在常用佳能1Ds MarkIII配35mm/f1.4、50/1.2和24-105mm/f4,ALPA 12TC配48mm(25,135),Markina折叠相机(80mm/f2.8),就是一台135数码,两台120旁轴。
胶片都用彩色负片,柯达160PPN,400NC,有些冲洗自己充,有些在外边冲。
- 《摄影之友》:何时开始用切换到数码相机的?
赵嘉:佳能1Ds MarkII在2004年一出来我就买了,但当时并没有当作主力机,还一直用胶片,一直到2006年。我现在135几乎全部数码,120一半数码后背一半胶片,比120画幅更大的用胶片。
- 《摄影之友》:对现在的一台数码、两台胶片如何考虑切换使用?
赵嘉:这是一个大问题,我现在也没有考虑好。现在90%是用135数码拍摄,数码在感光度400以上效果肯定比胶片好。但是如果我觉得这个场景特别好,我就会转用中画幅胶片机,有些影像是特别适合用细腻的方式表现。
- 《摄影之友》:对于冬天明亮的光线,你在拍摄时有没有特别的技巧?
赵嘉:光线是一个被利用的东西,摄影师就像厨师做菜一样。我特别喜欢下雪的天气,那时有漫反射光。雪景中,前景和雪之间的反差可能特别大,如果曝光过一点,雪的层次就没有了,用数码拍摄时优秀稍微欠一点曝光,虽然前景会比较暗,但用RAW拍摄的照片通过后期是可以修回来的。
在光线很漫射的时候,很难拍摄出层次,所以要用稍微广一点的镜头,用空间关系来构造层次感。
- 《摄影之友》:作为一位比较成熟的人文摄影师,您对影友们又什么建议?
赵嘉:有两个建议我觉得特别重要:
1, 少买器材,多买画册。一些人不知道拍摄方法是什么,但是多看画册你就能知道拍摄方式。人文类的东西,一个机身,两个镜头,有一个大光圈的定焦头+一个变焦头就足够了,我现在百分之99就拿这两只来拍。也可以多看展览,看国外杂志。不用买很多器材,如果我重新开始做,我就买一个EOS5D,35/2.0, 24/2.8,就足够可以拍了。
2, 无论你想拍什么,立刻就开始拍,拍摄中再发现新的线索新的方向,不要老想清楚了再拍.先拍着,拍完后多和别人讨论。很多人问“可以拍这个么?,可以拍那个么”,不用想,先拍下来,即使不成也可以当成训练,大多数人都需要训练。
- 《摄影之友》:你建议影友们用胶片还是用数码?
赵嘉:我觉得应该根据出发点来判断,如果要求影像质量特别重要就用胶片,如果经常用高ISO,就用数码,或者他正在学习,也优秀用数码。但我建议应该用全画幅,画面的质量质量非常好。
赵嘉,作为签约摄影师、摄影指导与欧洲和国内的人文地理、时尚类杂志及相关机构合作。文字及图片常见于精美的专业摄影刊物或者奢华的时尚类杂志,闲时出版 多部书籍画册。长于纪实和报道专题,并喜欢尝试关于影像的各个领域。对各类顶级摄影器材亦兴趣浓厚,并好网络摄影,尤以每年放出的超长贴“《七种武器》系 列”最受同好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