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者眼里的风光之六
李元:原籍浙江宁波,现为美国新泽西州立鲁特格斯大学物理系资深教授,世界 华人摄影学会副会长。1984年,美国摄影出版社的《风光摄影》一书中,李元 被誉为8位近代风光摄影大师之一。在美国、中国内地、香港出版有《表现主 义的风光摄影》、《创意与思维》、《谈美国摄影》、《瞬间遐思》、《李元看摄影- 以影就知》、《李元看摄影-神州觅影》等画册文集。
有人问我,“我们都在提用风光摄影表达自己的思想,你如何通过摄影作品来 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是一个直截了当的问题,但在对于摄影本身的意义在哪里仍 然充满争论的今天,要回答它,却不是那么简单。思想本身是抽象 的,一张照片给人带来的感觉更是因人而异。在我看来,对于这一类 问题的探讨,首先要接受摄影的多元性。每个人对摄影的认识和应用 各有不同,它的意义何在也就各有说法。我们在“摄影的多元性”的 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追求之后, “如何通过摄影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思想”的探讨才能有具体的结论。
为什么要用摄影来表达思想
对我来说,摄影是建立在实物成像基础上的一种媒体。由于是实物成像,一张 照片可以告诉大家摄影者看到了什么。而作为一种媒体(所谓媒体就是具体景物和 抽象思维之间的媒介),它也有必要告诉大家,摄影者是怎么去看这片景物的。因此,我不认为照片只是单纯的纪录。约翰·萨考斯基说过,“照片的真实使我们忘记了相机后面摄影者的双手”,一张具有纪实性的照片,通过摄影者的双手就可以使 它成为非常具有说服力的论据。
思想的表达有赖于累积和瞬间的结合
实物成像的特性也为摄影者带来挑战。不论摄影者有多么深刻高超的构思, 表达这份构思的客观现场景物却不是他能创建或指挥的。摄影者与其 “守株待兔”,倒不如随机应变。一方面,摄影者必须观察甚至关注在他四围的景物,如果他没有 这份好奇心和新鲜感,这些景物就难以激发他的思维,更不能把他的意念表达在照 片上。而更要的是,实物成像的这份特性为摄影带来了和其他媒体完全不同的创作 过程。在绘画、雕塑、文学中,一个创作者都可以先有一个构思,然后在既有的构 思中去找寻最理想的表达方式。但在摄影创作中,摄影者需要在现有的景物中找寻 启发,从而建立起他的构思,然后在两者的融合中完成他的创作。这种“一气呵成” 的创作,有点像曹植创作“七步诗”的情况。它需要摄影者有对视觉语言的掌握, 也需要有对器材操作的熟悉,更需要灵活和机智来把生活累积的智慧和现场瞬间的 体会连接在一起,有效地表达在画面上。
思想表达和沟通的文化基础
景物能为每一个人带来不同的启发。大自然的景物给人带来的启发以及摄影者 通过它所要传递的思想往往比较含蓄隐晦。
摄影者和观看者的沟通需要看双方是否于大自然和人之间的关系有相近的观点。
譬如说,在亚当斯的照片里,有人看到的是一张“大器”的照片,其实,它除 了流露出摄影者对于机械精密性的崇拜以外,也有几分基督信仰中对上帝造物的歌颂。而在目前环保呼声中,很多风光摄影者在作品里所流露的社会环保意识远超过了对“美感”的追求。这也就是说,“摄影的多元性”不仅在于它的应用,也在于一张照片对不 同观看者的价值。近年来,也有人一意地把风光摄影作品贬责为“逃避现 实”,这种一口咬定的论点像是一场批斗的开始。其实这也是把摄影看得过分单一 所带来的弊病。如果我们不能认识到不同观点和背景带来的差异,那将无助于摄影 的创意、发展和推广。
对于在中国文化传统里生长的摄影爱好者来说,通过风光摄影来表达自己的思 想具有特别的意义。在中国文化里,大自然不但被人格化,而且它已经被融入在人 生和社会中。自古以来,“天、地、君、亲、师”一直是被相提并论的,而且“天地交而 万物生”的宇宙观,使得中国人相信大自然充满生命力,它的一些现象和变迁也可 以被看作人生的借鉴。这些都是欧美文化里所缺乏的人生观和宇宙观,也是欧美摄 影者难以理解的意境。在这个问题上,最明显的例证就是传统的诗词。在李白的“独 坐敬亭山”里,他引用“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的对比,说出“相看两不厌,只有 敬亭山”的孤寞,而在同时,他把山也人格化了。这种前两句写景,后两句里写情的 手段,使得大自然和人生连接在一起,引发出人生哲理的探讨和解释。除非创作者 和欣赏者能生活在相同的文化传统里,这种从具形变成意念的沟通并不容易。
思维的萌芽和创意的明确化
摄影简便的操作似乎使人们拍到几张能够让自己或评委满意的照片不是一件难 事。这就使人造成一种误会,认为摄影是一种能够“一蹴而成”的创作过程。也许 在摄影的追求中确实不需要“十载寒窗”,但是任何艺术上的成就都建立在不断的实 践和经验的积累上。尽管我们都曾有“灵机突发”的经验,但要明确我们的思路需 要不断的斟酌和推敲。这个情况和创作一部文学作品或是一幅有深度的绘画作品没 有两样,创意者往往都需要多次的草拟和修改。在摄影中,我们也需要通过取景器 对事物进行更深刻的认识,有时候甚至需要在不断的拍摄中把自己的意念明确化,从而有效地表达在作品上。
而在另一方面,理解发挥摄影的特性、找寻优秀的表达方式在画面上突出自己的思想,也是不可忽视的。摄影的纪实性使得一些摄影者在看到一片给自己带来 启发的景物时,误认为只要把它拍下来,观赏者就可以从照片里得到相同的感受。 这往往不能成功,原因是我们不能突出激发我们思潮的局部。眼前的景物对于摄影 者所带来的启发,可能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而每一张照片所能表现的最多只是一 个侧面,萨考斯基就特别地指出:在摄影者的作品里,“摄影者无法叙述整体,只 能从他的取舍中把作品变成有概括性的象征。”因此,我们必须净化简化自己的思 潮,表达出具体的感受。我的老师就经常提醒我们,“在你按下快门以前,先问你 自己眼前是什么吸引了你的注意,然后把这份感受强调在画面里。”
用视觉的语言来表达照片的含义
在前面,我用李白的诗作为例子来说明“以景写情”的文化传统。虽然利用视觉的语言来发挥摄影的表达能力不能依赖文 字诗词来作为补充。但不同媒体也有它们的通性可以相互借鉴。从“众鸟”转到“孤 云”,李白勾起了群聚的欢欣和独处的孤寂两种交替的心情。这种手法利用不同事物 之间的对比来激发更深感受,这样的手法也可被摄影者采用。摄影者可以利用画框 的取舍和细节的安排来实现类似的效果。
我曾谈到构成一张照片的六个因素:“素材”、“细节”、“时间”、“画框”、“角度” 和“镜头的透视度”。灵活地使用这六个因素是把自己的感受强调在画面上的第一步。 画框的取舍、细节的归纳、拍摄角度和镜头的选择,都足以改变一张照片的含义。巧 妙地利用构图正是视觉语言的发挥所在,利用具象的画面传递了抽象的意念。但各 种情况下不同的应用既难作具有概括性而又不流入空洞的推论,更不可能有“对号 入座”的定规。在这里我选出几张照片做些比较具体的解释。摄影的挑战正是在于 “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
昏沉而且雾气笼罩的天气,不是拍摄风光理想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不论景色多么壮观,在画面上总是难以突出。但是如果能够运用对比的手段,利 用前景来衬出两者之间的视觉关联,会有比较理想的效果。
佳能 EOS 20D, EF35-350f3.5-5.6L 镜头。
正像前面引用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的诗句,在传统的诗词中,经常会用对比来引申出一些可能和题材没有直接联系的感受。这种手法也可 以应用到摄影里。在这里,铅灰色的老树根和娇艳的小花,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是对生命的歌颂还是对顽强挣扎的赞美?
佳能FT 相机,FD80-200f4 镜头
在一般情况下拍摄这样的景色,很多人喜欢用几匹骆驼来表现沙漠里的生活。对我来说,在这里利用一个踽踽独行者,似乎更能给观赏者带来不同的感 触。有人甚至把它看作是人生历程的表达。
佳能FT 相机,FD80-200f4 镜头。
利用对比的手段,把草原和经过多年岁月的冲刷而形成的峡谷安排在同一个画面上,我希望把画面上的空间转化 成时间的演变,说出了岁月的转换所带来的沧海桑田的变化。
佳能 EOS-1 相机,EF28-135 f 3.5-5.6 IS 镜头。
我总希望拍摄一个比较具有动感的画面,除了视觉效果以外,我也希望表现大自然的动力。当一阵冰雹突然降下 来,狂风顿起,同行的几位朋友都收起相机奔回汽车,我却感到这是难得的机会,冲向经幡。
佳能 EOS-1,EF35-350f3.5-5.6L 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