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所到达拍摄的地点是山西高平市陈区镇,那里也正是我的家乡。搭台唱戏讲究的是“春祈秋报”,这是一种古老习俗的延续。春天之前要祈福,秋天之后要酬神。大戏作为村镇年节时分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娱乐活动而保存了下来。

山西陈区镇关家村,一个演员正在化妆。在丰收的季节搭台唱戏是“春祈秋报”习俗的延续

听觉一:

春天之前要祈福,秋天之后要酬神
那些口口声声说对山西早有耳闻的人,无非只是垂涎着山西的醋、面和煤。真正能够耳闻的,在我看来当然只有山西的大戏声声。摄影师所到达拍摄的地点是山西高平市陈区镇,那里也正是我的家乡。搭台唱戏讲究的是“春祈秋报”,这是一种古老习俗的延续。春天之前要祈福,秋天之后要酬神。大戏作为村镇年节时分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娱乐活动而保存了下来。
在古村镇上长大的孩子都似乎有这样的童年:小时候村里常请戏班子,有的戏班子比较小,遇到村中大事或者谁家嫁娶,爱戏的大户人家就会请来小戏班在村中唱上那么几出,给全村的男女老少消遣娱乐。家里常常是爷爷或者奶奶这样的老人爱看极了,孩子也就常常被带了去,虽然当时没多大感觉,咿咿呀呀总还有听不明白,可是大了以后往往不经意还能吼上两嗓子,这是一种无意识的消遣和宝贵回忆。现在的年轻人基本上都不太喜欢看戏,可能就是因为少了这些幼时的耳濡目染。
在山西,可以说尤其是在山西,唱戏是过年不可跳过的一个流程,也算是村子里的大事情。戏班在山西农村是常常可以见到的,就像到了沧州每几户就有一家孩子是练杂技的一样。村子老人有听戏的传统,村里或者镇上就会在逢年过节时请来外面好的戏班子,有钱的时候请剧团,没钱的时候就请小戏班子。有时候几个村子的村民还要一起到镇上分享观看一出戏,三四十人的就算是大班子了,村上会合着出钱来请,一演就是连续三天。大多也都是墙外的香瓜比较甜,河南的豫剧在这里很受欢迎。

听觉二:

戏台上的唱做念打
都说山西是“中国戏曲的摇篮”,早在汉代,山西就出现了戏曲的萌芽,到了元代,山西已是全国戏曲艺术的中心。北宋年间,当汴京的演出场所还被称作“勾栏”、“瓦舍”、“乐棚”的时候,山西早已有了固定的砖木建筑、被称作“舞亭”、“舞楼”、“乐楼”的正式戏台。目前山西省现存元、明、清时期的旧戏台三千多座,在全国排名第一。全国仅存的6座元代戏台,都在山西省晋南一带,成为珍贵的“活历史”。
古戏台的历史是一部中华文化的发展史,人间的悲欢离合,世上的喜怒哀乐,在这里都被演绎得有声有色,有情有味,说到底呀,这古戏台就是老百姓离也离不了、忘也忘不掉的一块精神圣地。位于黄河东侧、太行之右的三晋古地,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主要发祥地,戏曲艺术资源十分丰富。山西的戏曲艺术,种类繁多、历史悠久,在中国剧坛占有重要的地位。就剧种而言,山西地方剧种多达52个,那些五彩缤纷的地方小戏和朴实古拙的古剧遗音,生机盎然,姿色动人。现今保存的剧目,多达4000余本,真可谓百花竞放,灿若繁星。

山西的戏多,戏台自然也就多,离开了戏台就唱不成戏,戏台上唱念做打,写意传神;戏台下触景生情,褒贬善恶,说到底,自古以来这戏台就是百姓们离不了忘不掉的一座精神家园。
因为自古就有了戏,因而也就有了古老的戏台。山西的古戏台林林总总、星罗棋布,我们发现,山西的古戏台总是与古寺庙相伴,建庙不忘搭台,戏台伴随着寺庙,这颇有些耐人寻味。据文献记载,原始社会初期,“若国大旱,则率无而舞鱼”,这直接说明了原始歌舞与祭祀仪式的合二而一,歌者舞者是为了求神赐雨,解除天灾。在那无力与大自然一争高下的年月里,灾难一旦临头,人们往往求助于神灵,敬歌献舞,祈望平安,这样天长日久,那些具有浓郁宗教味道的歌舞和戏剧便一代又一代地承传下来,宗教和戏剧也就这样一同衍生、相依相伴,时至南北朝时期,佛教传入中华,佛寺的香火日渐兴旺,人们便用它作为表现演技的场所,一时间寺庙演出轰轰烈烈、铺天盖地,久而久之,慢慢地就形成了固定的传统。
庙宇多起来了,庙会也跟着多起来,各类的表演斗艳争奇,台上百戏杂陈,台下百姓终日观戏,真可谓乡村庙会如戏中流水板,整日不息,村镇各戏场声腔至婉幽情,如此火爆热闹的演出促进了戏曲艺术的发展,这才有了元代杂剧的鼎盛,从而使戏曲在众多的艺术中实实在在地站稳了脚跟。
既然唱戏是源于祭祀神灵,那么戏台自然就和庙宇沾亲带故,中华之大,各地风俗各异,送戏敬神的办法也就不尽相同,戏台的建造也就由此而形成了不同的形式和风格。一般的戏台与庙宇同处一个寺院,山门、戏台、过殿和主殿在一条
中轴线上纵向排开,一板一眼错落有致,因为是给神献戏,所以戏台都坐南朝北,台口恭而敬之地面向神殿,表示对神的敬仰,以求它降福人间,村村的戏台都按这个规矩搭建,形成一个模式。当然也有戏台建得与众不同的,山西介休板峪村的一座戏台,戏台可三面唱戏三面观看,似乎有些打破常规,然而毕竟未离其宗,这座戏台有它自己的讲究,戏台正东是一座进士庙,在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朝东面唱戏,以祭祀进士爷,为的是避灾免祸;戏台正北面朝龙王庙,农历六月初八,向北唱戏,祭祀龙王爷,为了别闹水患;戏台南面对着关帝庙,农历五月十三向南唱戏,祭祀关老爷,为尽忠取义,天下太平。三神祭过才觉四季平安,心里踏实。戏台下留下的是百姓们的苦乐,也表明了自给自足经济下人们的文化心态。
古戏台盛载着文化,散落在三晋古地的每个角落,哪个村、哪个镇,如果有一座戏台,就像是有了一道亮丽的风景。逢年过节,村镇的富有,人口的兴旺,文化的繁荣,就都从这个小小的台上得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