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万兄 文/雷虎 编辑/李一毛 美编/周楠
[alert type=white ]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传说和记忆保存的场所。一个地名,一处建筑,甚至一片瓦砾,都会牵扯无数人,衍生无数故事。而老城南,就是这样的地方。虽然它早已不是南京城的中心,却被人们称为南京的 “城之根”。老城南的人和事,表面上看来都极为普通,但每一个都回味悠长。清晨走入老城南,一座城市的往事浮上心头。 [/alert]
明城墙下的城南生活
虽然南京城大部分地方处于江南,但是比它更南的城市却不承认它属于南方,因为它不够精致。而比它更北的城市却不认同它的粗犷,因此南京也不属于北方。虽说是十朝古都,但每一个王朝都英雄气短不成气候,唯一例外的是明朝。巨富沈万三为对明王朝表忠心而出资修建了一半城墙。城墙建起,沈万三被判谋反,巍峨的中华门城楼见证了“狡兔死,走狗烹”的格言;而朱棣拖家带口北迁,只留秦淮河水绕石城。虽然明朝逃过了短命的宿命,南京却只有做薄命红颜的份儿,守着全世界最高最完整的城墙发发类似“雕栏玉砌在,只是朱颜改”的幽怨。
无论是徒步、骑车、坐车在靠近城墙时,总是会下意识地放慢脚步,触摸着青砖发一下呆,猜想一下一百年前曾在此发呆的是谁,一百年后谁又会在此徘徊。如今的城墙上早已没有了守军,然而城墙的每一个角落都有人在静静守候:清晨的中华门城楼前,会在太阳升起以前早早地聚齐晨练的人。在新雨后的城墙下漫步是件惬意的事,不过要提防那些绿了墙面的爬山虎,它们随时都会用叶片滞留的水滴借风势在头上形成二次降水。雨停时,在中华门城堡中避雨的人们,相继走出城门沿着绵延的城墙渐行渐远,或者靠着高大的城墙坐下,让温暖的阳光烘干头上的水滴。运气好的话,还会看到雨后的彩虹从城墙上升起,在秦淮河中落下,而从虹中穿过的,是车水马龙。
当然,城墙边最亮丽的风景还是那些悠闲的南京人。秦淮河分为内秦淮和外秦淮。内秦淮沉淀着六朝金粉,一直是南京的烟花之地。而外秦淮则是南京城的护城河。号称“世界最完整的城墙”的南京明城墙就是依外秦淮河而建。
明朝统治者对文人的宽容,对声色犬马的鼓励,让明朝成为中国继宋代之后第二个文人社会。而历史,都是因文人书写。文人怀念明朝这文人社会时文人的自由,就像没落的南京市民怀念南京这昔日帝都的辉煌。文人墨客用文字表达他们的情绪,平民百姓则把情愫融入生活中。
每个周末,只要不下雨,总会有一拨接一拨的人背着帐蓬到玄武湖边靠城墙的一边占位:枕着城墙,听着波涛,看一轮新月挂在紫金山上,边聊着《明朝那些事儿》里的章节,边喝啤酒,是件再惬意不过的事情。
工艺保留地中的老手艺人
每天早上7点钟是赵树宪老人和老城南亲密接触的时刻。他经过老城南会找一家临街的早点摊,一边品着牛肉锅贴或者鸭血粉丝汤,一边看街上人来人往。在他眼中,如今的老城南已变成了萧条破败之地,但在以往他们手艺人眼里,这里却是南京手工艺的集散地。赵树宪所从事的手工艺门类是被称为“发髻上的南京”的绒花,他已经成为南京硕果仅存的绒花艺人。
云锦是绣作中的代表,而绒花是花作中的翘楚。当年南京的三山街至长乐路一带曾是著名的花市大街,绒花、绢花把这里装扮成花的海洋。这时南京绒花产量极大,逐渐从“旧时王谢堂前燕”,慢慢“飞入寻常百姓家”。旧时,南京“一事三节”(婚嫁喜事和春节、端午、中秋节)都以装饰绒花为习俗。每到此时,妇女、孩子都会在发髻、发辫或两鬓插绒花作为装饰。《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姑娘们为宫花争风吃醋的情景,不是曹雪芹的凭空想象,而是旧时南京人配戴绒花习俗的真实写照。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如今的老城南一带聚集了柯恒泰、张义泰、德胜祥、马荣兴等40多家绒花作坊。绒花加工大多采用前店后厂的家庭作坊模式。家庭妇女在后面的工厂负责绒花加工,而男丁则在前方负责绒花的市场运营。今年61岁的赵树宪就是张义泰的第三代弟子。他还清晰地记得当年绒花“绽放”时的情景:旧时每到过年过节,在南京能看到的一大风俗景观就是大街小巷身背圆屉的卖绒花人。卖花郎背的圆屉一般有四五层,每层装有不同样式的绒花。他们每个人手上都会拿着个长柄的镗锣,一边吆喝一边摇晃镗锣两边拴着的小木槌,木槌从左右两面打击锣面,发出叮当的清脆声响。卖花郎穿街过巷,一听到锣声响起,不管是大家闺秀,还是小家碧玉都会探出头来。
“看着卖花郎把货担往热闹的街口一放,那一层层摆花的圆屉放在地上,周围就围满人时,作为一个绒花艺人,我打心底里自豪,虽然我不能像卖花郎一样担着货担上街”(赵树宪年轻时做过截肢,如今只能靠着拐杖走路),他说起绒花的“光辉岁月”激动得溢于言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装饰品的绒花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替代品;随着社会风俗的转变,簪花、戴花已被“移风易俗”—这是事物新陈代谢的规律,任何人都无法阻止。“就像老城南一样,它是南京的‘城之根’,但是对老城南的拆迁却停不下来!”赵树宪坐在老城南甘熙家大院的绒花工作室内,边做绒花边诉说老城南的历史。随着老城南拆迁加快,手艺人也失去了栖居地。赵树宪的境遇还算不错的,因为绒花是江苏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所以政府给他在南京老城南甘熙家大院内,提供了一间10平方米的房间,让他向游客表演绒花工艺。享受绒花一样待遇的,还有南京白局、金陵竹刻、南京剪纸、秦淮灯彩等传统手工艺。熙来攘往的游客到此一游时,惊讶南京还有如此之多美丽的艺术,它们还保存得如此完整。面对惊讶的游客,老人们只发出一声叹息:10平方米的房间,已经是最后的保留地,风烛残年的老人竟已成为仅有的工艺“原住民”。
老城南的甘熙故居已成为赫赫有名的南京民俗博物馆。这儿有无数民间老艺人在秀着他们的手艺。这些手艺,对他们来说,是吃饭的营生;对南京市民来说,是不可或缺的生活。随着社会的变迁,这些市民喜闻乐见的老手艺慢慢从生活中消失。年轻一代对这些老手艺也许已闻所未闻,老人对它们也开始逐渐陌生。甘熙故居便成为了南京城市记忆的保留地。99间半房间就如99.5个根据地,又像是99.5个墓地,见证了工艺的黄昏。
和煦的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工作台上。宣纸、毛笔、砚台、刻刀、竹筒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最后的竹刻艺人赵荣的背影显得无比孤独。但这“工艺墓地”,因为她的孤独守候而露出一丝亮色。
街巷人家重新排列组合
对于国内任何一个城市面临的拆迁大潮,南京也不例外。改造后的老门东有着整齐划一的仿古建筑,那是对于游客而言的南京,对于南京人,真正的根在市井的老城南:青石小巷内的晾衣绳、飞檐翘角中升起的炊烟、粉墙黛瓦上斑驳明亮的树影……以东西城墙为界,南至中华门,北至白下路,这里是南京人盛放历史的容器,同时也是滋生新艺术生命的土壤。
沿着名为六角井的古巷往里走,转过一个深藏不露的拐角,眼前豁然开朗:一个红砖砌成的小院子,几面高低不一的白墙,一座楼梯自院子尽头盘旋着伸向更高处的砖瓦屋舍。一个交织着彩色线条的咖啡馆,是这家精品客栈的接待处,“青果里”字样散发出的精致气息,让我们对于这几天的下榻之所格外安心。
推开咿呀作响的小木门,设计师陈卫新的工作室就设在客栈旁边,守望着自己的作品。历史街区修复与文化空间打造本是他的主要设计领域,但在老城南如此具有生活气息的历史街区内部改造老建筑,让他在设计上加倍小心:既要确保优雅的住宿品质,也要让居所氛围完整地传承过往生活的痕迹,最重要的,绝不能让新建屋舍破坏老城南的整体氛围。他花了整整6个月与老房子对话,最终在拆迁的废墟上打造出烟火味十足的客栈:走廊墙上嵌着可以摸到的老城墙青砖,历经数十年烟气熏焯的木条拼成了休息空间内的桌椅书架,登上二层的平台,周围老房子的瓦片屋顶连绵起伏,青灰、红、黑等颜色交织成一片缤纷。
通过质感强烈的文化空间,来聚集气质相同的文化人士。作为南京知名的地产策划人,唐宁军最初创建青果源于一个名为“城市客厅”的概念:在外来文化逐渐将本土历史日渐稀释的南京,设计一个类似城市客厅的地方,让怀揣相同志向的年轻人居住,彼此碰撞、交友,最终使这里成为通向更高梦想的平台。数次碰壁之后,唐宁军找到了志同道合的设计师陈卫新。秦淮河畔的现代艺术地标就此坚定地步入了正轨:他们收集了老城南拆迁时6万斤这样的旧木头,从废墟上捡来1万多块旧砖,在入口处,陈卫新还特别设计了一面由老抽屉门拼接而成的艺术墙,这些抽屉,有的是账房先生存钱的,而有的是药铺伙计抓药的,有的藏着女人的胭脂水粉,还有的曾经放过女孩儿的带锁日记……在如是令人遐想的故事板旁边,旧木头里拔下的锈钉子,钉出了风靡南京的logo—TINGOO青果。
4年多的时间,青果已然壮大,,但唐宁生始终未变初心:构筑理想主义气质的生活社区。在他看来,人才是文化空间的生命关键。南京本土的好妹妹乐队从青果走向全国,已小有名气的他们每次全国巡演期间都会回到这里演出,又点燃了更多的艺术梦想。如今,一间“果室”被开辟成小小的书吧,定期举办读书沙龙或是新书推荐会;另一间“果室”中,一群南京艺术学院戏剧系的毕业生,在此组建起一个名为“光荣退休青年剧团”的小型剧团,每逢周末,并不华丽的舞台灯光亮起,只能容纳50人的小剧场座无虚席。
正如“青果”的寓意,这些怀揣梦想的年轻人也许青涩不成熟,甚至未必一定走上艺术道路,但他们是老南京重新排列组合的结果,是南京艺术生活的明天,老城南也成了孕育这种新艺术生活的土壤。
Tips
周边玩乐精选
清真牛肉锅贴扁食店
最有老城南味道的小吃店,曾被《舌尖上的中国》评为最有南京特色的小吃。
地址:秦淮区评事街七家湾甘雨巷33号
电话:025-86622153
青果里客栈
著名设计师陈卫新设计,由老城南几间民居改建而来,被称为听得见市井俚语的客栈。
地址:秦淮区中山南路555号世界之窗茶艺园7号楼
电话:025-86646286
推荐人
赵树宪,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绒花项目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1973年开始从事绒花的制作、复制、设计工作。
老城南私家推荐
老门东是炒得很热的老城南保护样本,它是新建的仿古街。老城南是接地气的老南京生活,而老门东是老城南消失后大家臆想出来的老南京。虽然不一定能找到你想要的,但却更能让你明白老城南的珍贵。
via Fotom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