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许英龙 文/子寒
[alert type=white ] 不需描红画稿,细碎的纸屑随着剪刀从容穿插进退,从邵梅罕的双手间簌簌掉落,不大工夫,一张张红纸便成了一幅幅精美绝伦的傣族剪纸作品。在她的剪纸里,你能看到最真实的傣寨:稻田里插秧欢歌的劳作场景、孔雀开屏的惊艳、腾飞的卧龙、绚烂的花、柔情的草以及傣族少女曼妙的舞姿。[/alert]
傣族礼佛、供佛的物品和寺院装饰都要用到傣族剪纸,
傣族人的各种节庆,以及人的生老病死都形象地融汇在各色剪纸中。
小小的傣族村寨弄么村,是芒市的文化名村。而邵梅罕是村里出了名的巧手人,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傣寨里的生活点滴就成了一帧帧充满欢乐气息的傣族剪纸作品。
进了弄么村沿着宽敞的水泥路走不久,就看到一块上书 “邵梅罕傣族剪纸艺术馆”的匾额。艺术馆的大门紧闭,看起来有那么几分冷清。指路的村民说,艺术馆旁边就是邵梅罕的家。半敞的院门正对供着佛祖的堂屋,侧厢房是半露天式的厨房,烧饭的锅灶和吃饭的桌椅整齐地摆放着。另一边的侧厢房是汉化的傣族吊脚楼,剩下的一侧房屋就改建成了艺术馆。
年轻的傣族小伙子和媳妇儿正抱着小闺女打算骑摩托车出门,似乎已经见多了像我们这样慕名而来的采访者,微微颔首打了招呼就继续埋头做事。漂亮的小闺女偷偷从爸爸的背后好奇地瞧着我们。邵梅罕从屋里闻声出来,听向导说明我们的来意,爽朗热情的她连忙又回屋换了一身绣金镶银的傣族衣装出来见我们。坐在小矮凳上聊天,邵梅罕分心二用,说话的同时手里的剪纸活计丝毫不受影响。
最早的傣族剪纸,并不似中原剪纸那样是纯粹的艺术品,而是具有实用功能的物件,宗教用品是它存在的形式。傣族礼佛、供佛的物品和寺院的装饰都需要用到傣族剪纸,因此,傣族剪纸在当地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而特殊的地位。一年中的各种节庆,以及人的生老病死都形象地融汇在各色剪纸中。
过去,几乎村村寨寨的傣族人都能剪一些简单的剪纸用于祭祀和赕佛。每当逢年过节,傣族人家家户户的堂屋佛龛上都插有各式各样色彩鲜艳的“喳”和“董”(五颜六色的剪纸条),寨头村尾都立有大小不同的各种图案的剪纸吊幢和凤尾竹相映,迎风招展,佛寺内外的挂灯、吊幢、佛幡以及各种各样的赕佛礼物上,都有精致的剪纸花边装饰图案。邵梅罕起身带我们去看院子花坛边上挂着的“喳”和“董”,还有用于赕佛的竹笼。这些都是邵梅罕自己做的。她说,等到年岁大了,她还要和其他傣族咩八一样,做很多剪纸类的东西去礼佛,敬佛的剪纸就更繁多精美了。
傣家人不但剪纸,还把剪纸样式做了进一步衍生,如剪布、剪金属等。除了常见的剪刀外,傣族剪纸还使用特制的刻刀、凿子和锤,剪纸可达8层以上。傣族剪纸分“剪”与“凿”两种方法,剪无需稿样,随手可剪;凿则需稿样,按样制作。这些造型简练概括、大胆传神的剪纸作品,古朴、粗犷,一眼望去就有浓郁的傣族古老文化的痕迹和民族风俗。
从15岁就开始学习剪纸手艺的邵梅罕,更喜欢用剪纸来记录她所生活的傣寨。生活成了她的剪纸内容供应商,佛像、菩提树、大象、孔雀、佛塔,甚至自己辛苦的童年生活,都惟妙惟肖地被她用剪纸记录下来。2006年,芒市傣族剪纸被列入首批公布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8月,22种中国剪纸联合申遗成功,正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作为中国剪纸的子项目之一,芒市傣族剪纸也有幸紧随其后入选非遗成功。被尊称为“傣族剪纸王”的邵梅罕也因此获得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身份。
跟着邵梅罕参观她那陈设简单,却挂满了剪纸作品的艺术馆,看着她剪纸时的娴熟、自信以及劳作之美,心底真希望这种古老的传统是可以继续传下去的。
via Fotom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