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重启历史的尘封胶片

胶片的性能决定它所记录下的图像每一张都是绝版,而历史上,总有些拍摄在胶片上的珍贵影像由于各种原因丢失、流散民间,它们有的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有的则机缘流转再次面世,重新牵出一段段往昔岁月、人与事。我们这恰好找到这样一些故事⋯⋯

1.隐匿民间的西康史诗之作

事件主角:少数民族纪实先驱庄学本

[box_left]

庄学本(1909 年-1984年),中国影像人类学先驱,纪实摄影大师。他在西康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近十年的考察,拍摄万余张照片。[/box_left]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人迹罕至的西北边塞有一位汉族青年为当地人拍照。他很讲信用,每拍摄一个人,就在当天晚上冲洗出来,第二天将照片送到被摄者手中。这样慢慢的,找他的人越来越多,有时一天有上百个人来找他拍照。他从不推辞,直到把所有人照完。当时的土司夫人那贞汪姆专门为他搭了一个红帐篷,给他做暗房,这在当时是最高的待遇。这位青年就是庄学本。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他在西康的藏、彝、苗、僳、纳西等少数民族地区及印度,拍下了上万幅照片。但这位传奇的摄影师在1965年之后就再没有拿起相机,他和他拍摄的照片也随之被人们所淡忘。直到2002年《中国摄影》庄学本专题编发,以及后续的照片影展才使他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他的底片因种种意外而丢失,仅存的作品底片的也多布满划痕、霉斑,沧桑地向我们诉说着那时西部的故事风情。

2.衣角中躲过致命搜索的底片

事件主角:战中拍摄犹太人的维希尼克

[box_left]

维希尼克1891年出生,随着纳粹反犹太风的兴盛,他预感到犹太民族的噩运,冒死坚持为自己的同胞照相,留下珍贵影像。[/box_left]

一个犹太人宁愿冒死在波兰、匈牙利、拉脱维亚等国家穿行必有其因,他的行为举止看起来总是偷偷摸摸,手放在背包里,头上带着鼓鼓囊囊的圆顶帽,或者裹着大大的头巾。维希尼克用一个公事箱来隐藏他用于拍室内的莱卡双眼小相机。他背着大约有52公斤的器材,前往波兰、匈牙利、捷克、拉脱维亚、立陶宛等国偷拍在那里的犹太世界——他要装成无所事事的路人或行色匆匆的推销员进行拍摄。1935年到1939年期间,他完成500多个胶卷的拍摄,差不多每次拍摄都伴有危险,为了冲洗底片,他常常要趁着黢黑的深夜,背上冲洗设备,在之前早已探明的河流里完成冲印,否则他就要千里迢迢返回柏林的家中。在他42岁那年,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他们一家不得不再次流亡国外,逃亡美国时,他把一些底片缝入自己的衣服中,并不断地辗转隐藏,只是保护了其中2000张照片。

曾有一次,他乔装打扮在一个犹太人聚集区拍摄时被警察发现,他们喊住他并朝他走过来,要求进行搜身检查,他们发现了他的相机。“这是个间谍,”一个警察粗鲁地把胶卷抠出来,对着阳光检查底片,“此前他拍了很多情报资料啊。”于是他被关进捷克的监狱,而被扣留的胶卷都被销毁了。而实际上,维西尼克的底片上都是贫苦疑惑的犹太人,即使有欢笑的容颜也在阳光下透露出他们内心里深深的忧伤。维希尼克一生只做过一次“报道摄影”,但却留下了永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