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逝——消逝的福伦达35mm经典相机

为了克服眼前的危机,企业的再造活动愈发频繁。许多厂商之间加强相互协同合作交流,因而整合出世界最大的相机制造商——Zeiss Ikon。但福伦达并未选择与其它厂家的合作,为了度过财务上的危机,于1925年接受化学工业大厂Schering的资金援助并加入旗下。福伦达至此除了双眼望远镜与显微镜之外,将照相机与镜头部分与以整合,开始步上了综合相机制造厂的方向(唯双眼望远镜于其后仍继续生产)。自此之后的福伦达可说是开启了其身为相机制造厂的黄金时代。1956年,持有福伦达股份的Schering因二次大战后德国分裂导致的经营不稳定,将股份出售给Carl Zeiss财团。之后福伦达便成为Zeiss集团的企业之一,并与集团内同为相机制造商的Zeiss Ikon逐渐加强彼此间的合作关系。1965年,面对日渐抬头且来势汹汹的日本相机厂商,为了生存下去德国相机业界展开了行动,两个品牌合二为一创立了“Zeiss Ikon Voigtlander”公司。这些努力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Zeiss Ikon于合并后两年宣布退出相机事业。因此福伦达的商标以及生产设备悉数转售予Franke & Heidecke(Rollei),于1974年起便由Rollei发售新福伦达商标的相机产品。而Rollei也于1981年一时宣布破产,步上企业再造之途。福伦达的经营权则是移交至德国流通业Plusfoto的手中。之后便由Plusfoto推出贩卖多种的福伦达商标产品,直至今日。

不妥协和包容

在数码相机越来越普及的今天,我却越来越迷恋那些曾经的机械经典。那些能够传下来的相机无一不是做工精致,外形优雅的家伙。而这些经典里面,福伦达相机可谓是品质最统一和出色的,它对于产品的性能和操作可以说毫不妥协和不惜工本。同时也包容了各种设计上的奇思怪想,使得机械相机世界更加得精彩。这里主要介绍的是福伦达35MM相机,也正是在这领域,才能充分表现福伦达的不妥协和包容精神。

当福伦达准备进入35mm相机领域的时候,已经是上世纪40-50年代了,当时35mm相机领域的带头大哥是徕卡和蔡司两个巨人,没有第三个厂家能提供可以与之相匹敌的产品。在阻力重重的情况下,福伦达仍然准备全力出击,依仗在大画幅领域闯下的名头,也想在35mm相机市场占领一席之地。在几乎同一时间高、中、低档全线出击,推出Prominent、Vitessa 、Vito三个系列,从而诞生了35mm相机领域最奇特的一道风景。

Prominent(国内翻译为至尊)是福伦达的高端产品,用料可谓不惜工本,做工非常精细,堪比当时做工优秀的徕卡相机。Prominent和其它品牌的相机相比,最大的特色是采用了叶片式镜间快门,可以提供全速度范围的闪光灯同步,对专业摄影师来说确实有一定的吸引力。同时,快门开合引起的震动非常小,低速快门时的拍摄成功率更高。镜头方面从35mm到150mm几只镜头好评如潮,其中NOKTON 50/F1.5被誉为“标头之皇”!成像异常优异,即使放到今天,其成像也仍是顶级,同时其独特的韵味极具蛊惑力,就算徕卡的同规格也要俯首称臣。甚至一些人为了将NOKTON 50/F1.5改装到徕卡M机型上使用,不惜将一只徕卡summarit 5CM/F1.5镜头“砍头”来转接这支“标头之皇”。不过,Prominent并没有获得成功,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相机设计有致命的缺陷,其设计严重阻碍了相机的使用,而异想天开的把调焦旋钮放置在机身左上方那个一般是用来倒片的旋钮上,既不方便又影响了握持的稳定性,这样的设计可谓愚蠢。而其最独特的叶片式镜间快门。在闪光灯的使用方面更加方便,不过其天生的缺陷也限制了其镜头群的发展。Prominent的取景器也昏暗狭小,完全无法和当时的徕卡相比较。

要说到设计上的异想天开,就不得不说Vitessa系列。这个系列相机的设计可谓天马行空。该机做工非常精细比起当时的kodak和蔡司的顶级机器都要高出不少,就外形来看,Vitessa是福伦达所有相机中最漂亮的一款,可以说是一件艺术品。独一无二的双开门镜头盖,折叠式镜头,招牌式天线一般的快门上弦和过片机构在相机不用的时候都很好的隐藏在了它那优雅的外衣之下。而一旦投入战斗,它就如同变形金刚一般,完全是另外一幅行头。福伦达号称Vitessa可以快速的使用,其招牌设计就是那个平时缩到机身里,使用的时候拉出来的天线杆,把这根天线杆按到底再弹回原位,过片和上紧快门就同时完成了。福伦达对此项设计甚是得意,号称专业记者在连续拍摄时右手可以纹丝不动,过片和快门上弦只需左手食指轻轻一按就可以完成,不过在实际使用中,完全不是这么轻松,要按下那根如同天线一般的拉杆,需要花费不小力气,而快速拍摄中,这样操作并不能很好的稳定相机。而且要想打开那独特的双开门,不用上两只手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福伦达的设计师又一次在自我陶醉中完成了一部相机的设计,不过其怪异的操作,注定了其失败的命运,这样的设计估计在其他厂商是不会获得通过的,而福伦达却让它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商品,在Vitessa身上,可以充分领略到福伦达对独创精神的包容和支持。

对于福伦达高端完全失败,低端产品却大获成功也算是一道独特的风景。本来定位低端的VITO在放弃了所有不切实际和天马行空的设计思想后,造型简洁,使用方式虽然传统,但是快速方便。不过虽然定位低端,在做工方面,福伦达是从来都不会妥协的,在VITO身上也贯彻了精工细作的传统的精神,实在是其他相机厂商无法比拟的。(就连徕卡这样的厂商也为了节约成本而在不少机型上偷工减料)。Vito系列的生产时间一直延续到70年代,并在其基础上衍生出Vitomatic、Vitoret、Vitrona等多个系列机型,可以说为福伦达在135旁轴相机领域打下了大半座江山。虽然VITO系列的相机品种繁多,最经典和最值得收藏的要算VITO III,其造型和操作方式完全借鉴了和福伦达在大中画幅领域的王牌BESSA II,被人称为“小 BESSA”,福伦达在镜头配置方面也毫不吝啬,VITO III配置的是著名的Ultron 50/F2是当时的经典名头之一。据笔者一位福伦达发烧友的长期使用,得出了Ultron 50/2比徕卡SUMMICRON50/f2镜头的表现好不少。了解Cosina后来推出的福伦达 Bessa系列镜头的朋友应该对Color-Skopar、Ultron、Nokton这些名字应该都耳熟能详了吧,现在知道来历了。不过,Cosina现在生产的这些镜头虽然还是采用了当年这些著名镜头的名称,不过其表现完全配不上这些响当当的名字。

如何淘宝

目前来说,福伦达的各种二手老机,在国内比较常见,最顶级的Prominent(至尊)也是随处可见,品相完美的也不少。价格相对徕卡同级产品要便宜很多,国内一般的带NOKTON 50/F1.5镜头的一套,也不过4000-5000元。而福伦达最值得收藏的相机要数VITO III和Vitessa了。VITO III以其精细的做工,出色的成像加上稀少的产量,市场上非常少见,就连EBAY也难得见到,极具收藏和升值价值,其成交价格比Prominent贵上不少,大概在6000-8000元左右。而一代设计经典Vitessa当然也是喜爱相机收藏不能错过的好东西,2000多元的价格和较大的保有量,是体验福伦达的好选择。

1评论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