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之屋

陈维的观念摄影作品

陈维在通过所有的方式传达他内心构成的世界,他使用繁复的道具,在一个密闭空间里搭建一个诡异而超现实的空间,这个空间只于陈维与读者的内心中,充满隔绝、迷离,隐晦,却又留有希望,以及对未来的假定。

陈维

1980 年出生于浙江。现生活工作于北京。早起从事实验音乐工作,后转而进行摄影创作。他的大多数摄影作品在他的工作室完成。他拍摄的叙事性作品表现了怪异的空间、景象和物品,给观赏者留下无限遐思。

重要的是不可诉说的语言

很多人说观念摄影是拒绝阐释的,因为当作品诞生之后,他就不再完全属于创造它的艺术家了。而在艺术中的那部分不可诉说的语言,往往才是艺术家所比较重视的。一件艺术品之所以被称之为艺术品,也包括了人们对这幅作品的意识活动。如我们企图通过作品中的蛛丝马迹去推导出艺术家所最初设定时的表现路径,反而却是有些捕风捉影了。

观念摄影不是一个谜语,需要你去猜测,而是一面镜子,或一个给你发呆冥想的空间。我们对于这些作品的理解和认知,有时也是我们了解自己内心构成的时刻。这套《康复之屋》是为陈维斩获无数好评的作品,陈维使用繁复的道具,在一个密闭空间里搭建一个诡异而超现实的空间,这个空间只存在与陈维与读者的内心中,充满隔绝、迷离,隐晦,却又留有希望。

《康复之屋》,House of Recovery

那道密密麻麻上满了锁的门终于被撬开了一个光明的缝隙床上的污秽成为一种附着在现实之上的软体,暗示着身体不可抑制地自发地排泄,这幅作品思考了人物在真实生活内外的双重身份

比如在《康复之屋》中,狭小而封闭的空间里,橙色的台灯还开着,床上的被子被堆在角落里,仿佛刚刚还有人在这里趟过,留下了那滩污迹。而密密麻麻上满了锁的门则打开了一个光明的缝隙,地上扔着一把锥子,床下似乎还有许多有用或
无用的物品。这幅作品思考了人物在真实生活内外的双重身份,让人犹如置身于一面三棱镜之中。

又比如《折叠床之光》中,代表身份的镜子碎片在一张折叠床上熠熠生辉,这些曾在我们主观意识中灰暗不明的意向,在陈维的作品中都成为了重新审视自我的一种途径。

《笼子奏鸣曲》,Cage of Sonata

蕴藏着声音的乐器被铁丝网缠绕着,音波成为了两者之间奇妙的传导体。房间的门被推开,声音的传播空间不再封闭

陈维在照片中对于声音或音波的运用和表现都是独树一帜的,这与他从前从事过实验音乐的工作有关。比如《笼子奏鸣曲》、《乌鸦栖息地》、《永不消逝的电波》、《广播中的蜜》中,神秘而不可知的声波成为传递内心秘密的唯一通道,声音传播的介质、导体与空间、空间内的物体形成奇妙的联系感。制作和摆拍的方式使他的摄影作品拥有更多人为制造的、超现实的意义。

在不断更迭的场景、道具、灯光之下,陈维组织编排了错综复杂的符号意义,作为隐秘内心的情感再现。这个空间就像我们的心房,本该居住于其间的人已经跳脱成为阅读者,而在作品前检阅细节。

《乌鸦栖息地》,The Raven Zora

人类使用的窗口被封闭,装着杂物的幽闭空间内,乌鸦从天窗飞下,无人空间与鲜活生命间形成奇妙的寄居关系

细节搭建者

这样充满寓言感的画面具有由艺术家所赋予其作品的奇异的生命力。它蕴含在艺术家对其思想的细腻表达上。

陈维的多数作品是在工作室里创作完成的,在一些记录性的工作照片中,你可以看到整个场面的浩大、繁琐,远不像当读者站在作品前,一眼所得的简单。这些有着巨大工程量的作品以对细节的独特视角而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使画面具有独
特的叙述结构和视觉效果。

陈维的创作包含了专注与倾入,他将潜意识里的细节和碎片还原,充满奇思妙想地一步一步搭建出一个虚构却又似曾相识的空间。

《 永不消逝的电波》,Everlasting Radio wave

神秘而不可知的声波成为传递内心秘密的唯一通道,制作和摆拍的方式使作品拥有更多的超现实的意义

对话陈维

《摄影之友》:你以前有说过,你比较重视作品中那部分不可诉说的语言。那么你同意观念摄影是应当拒绝阐释的说法吗?

陈维:其实不是说我重视哪一部分,只不过总有一些东西是没法说清楚的,因此我会去做一些作品,有时候做作品也是为了去搞清楚一些东西,有时候则是莫名其妙地就做出了一些东西。在介绍自己的作品的时候,我也总是想把自己的作品描述得更好,但是这意义并不大,还不如通过这些作品看看我们还能谈点什么。所以,不用在乎这个。

《广播中的蜜》,Honey in the Broadcast

与《永不消逝的电波》异曲同工,利用密布的蜜蜂表现声波的传递,以声波作为传递内心秘密的通道

《摄影之友》:你怎么看待不同的艺术媒介?你是否考虑将不同形式的媒介混合呈现在自己的创作里?

陈维:除了摄影,我也会使用其他的媒介进行创作,其实每个媒介都有它的属性特质以它的局限所在,重要的是要看具体的方案用什么样的方式表现更加合适。对我自己来说,我不太会考虑怎么样去混合,自然地做下去就好。

地洞,Tunnel

借用《帕洛马尔》(伊塔洛•卡尔维诺的小说)中和天文学家相对的莫霍尔“向地心打洞”( 以地质学家莫霍尔命名的计划)的理论,给封闭了所有外在通道的人寻找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