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中的精彩——朱哲琴

选题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郭兴欣 文:杨锦桥 图:均由朱哲琴提供

采访朱哲琴的那一天刮着很大的风,朱哲琴不施粉黛地坐在咖啡馆里,静静地望向窗外,斜阳穿过落地窗暖洋洋地照在她身上,隔绝了窗外的吵杂。她一身驼色的衣裳渐渐与慵懒的午后咖啡馆氛围融合在了一起。

朱哲琴,祖籍湖南长沙,生于广州。是中国新音乐代表人物,第一位真正走向世界的中国乐坛奇才。1995年,朱哲琴参与制作和演唱的《阿姐鼓》专辑在全球56个国家同步出版发行,引起轰动。被称为“惟一得到国际认可的中国歌手”。

她有一种独特的气场,纤细娇小的身形看似没有任何攻击力,但她的眼神并不柔和,甚至有那么一点儿—— 锋利。她不笑的时候显得非常严肃,嘴角的线条紧绷。而笑起来的时候又好像冰雪瞬间融化,极富感染力。她很少有中间表情,笑或不笑,泾渭分明。

听·见

话题从摄影开始,出乎意料地是,朱哲琴直截了当地表明最近几年她已经很少摄影了。

“我不习惯通过第二、第三媒介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作为一个歌者我喜欢用更直接的方式通过自己的声音和肢体语言与人交流。”她直率的回答几乎让采访刚一开始就无法进行。

“从小家里人一起拍照都是去照相馆,所以我觉得照相是一件很隆重的事情,相片是很珍贵的东西。”谁知她又继续沿着摄影的话题说了下去。

朱哲琴一直有些怀疑自己是否喜欢摄影,直到有一段时间在台湾暂住,一个朋友热情鼓励她“ 迈过这个坎儿”,她才买了一台二手相机,并且在之后的非洲旅行中尝试用相机记录下途中的片断。

在旅途中拍照对于朱哲琴来说也是有点儿“纠结”的事情,她担心拍照会分神,让她无法专心感受。或者说刻意地捕捉每个瞬间会影响自然流畅的体验。“有时候我觉得旅行带着相机像个负担,带着眼睛就足够了。但是摄影也是一种缘分,回头再看照片时会觉得挺有意思的”。

比如在马拉维湖畔,一个小姑娘站在牛皮筏边,晨光在她湿漉漉的头发边缘形成一圈光环。朱哲琴被这幅景象深深吸引又觉得不应闯入小女孩的世界,就用长镜头记录下了那一刻。

又有一次在克什米尔的集市中,一个不知为何事忧伤的少年,神情黯然地躲在墙角。朱哲琴用镜头把他留在了自己的记忆中。

“摄影的乐趣在于它有很大的偶然性,而它又是与拍摄对象交流互动的过程。每一张图片都是唯一的,没有所谓准确与否,是一种传达与接收的关系。” “我并不看太多理论性的东西,拍摄时只要觉得有感触,就会真实地记录那一刻。”不过据说朱哲琴的摄影作品颇受业内人士的赞许,有朋友一直鼓励她开办摄影作品展。

也许是照相的仪式感在童年时期留下的印象,加上本身的个性,她更钟情机械相机和胶片,就像她更留恋手写书信的年代,那种期待的美妙是过于高效的电子时代所缺失的。就像每次演出她最兴奋的时刻是在黑暗舞台后面等待着观众们沉寂下来,然后灯光亮起,大幕拉开的瞬间⋯⋯那是“时间产生的惊艳”。

觉·悟

朱哲琴作为音乐人并不算多产,出道二十年只出了四五张专辑。并且在《阿姐鼓》轰动世界的时候,拎着行囊说走就走,一走就是十年,游历世界。

她从很小就特别喜欢走出家门,觉得外面有完全不同的世界。而真正特立独行的人通常对于世俗的评判标准有天生的淡漠或不敏感,所以他们对脱离主流并不觉得痛苦,至少不恐惧。朱哲琴显然具有这种气质。

在瓦拉纳西,印度教徒的圣地,她曾写下这样的笔记:

“很久,我站在屋檐下张开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