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欣淼高天厚土

郑欣淼——高天厚土

选题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郭兴欣 文:郭兴欣 图:石添友 郑欣淼提供

[box_left][prettyPhoto url=”http://img.fotomen.cn/2010/08/E_c_002_00004.jpg”][/prettyPhoto]

郑欣淼

陕西省澄城县人,1947年10月生。中共党员,2002年9月任文化部副部长、
文化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2003年9月兼任故宫博物院党委书记;
2008年11月不再担任文化部副部长。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鲁迅研究
会会长
[/box_left]


北京阳光灿烂的上午,有清冽冰凉的空气,和随风摆动的柳条
枝。早上九点,故宫博物院门口已经人来人往,而郑欣淼隐藏
在故宫角落的办公室却很安静。外面是红色的高墙和黄瓦,
屋里很温暖,有木地板、地毯略潮的味道。还有什么地方比这
里更适合跟郑欣淼聊天呢?

我去的这些地方,很多摄影师拍得都比我好,我这个拿出来实在有点滥竽充
数,但是因为我去的地方比较全,我这本画册也权且当做一本有资料性质的
图片集,我觉得也还是有价值的。

我艰难地在6:30起床,在北京早高峰里搏斗了一路终于到达郑欣淼办公室,
看下表,比约定的九点早到了半小时;但见到郑欣淼的时候,才知道他已经
工作一个小时了。

“我每天都是六点起床,八点上班,多少年都一样。我拍照片很业余,今
天咱们就是简单聊天,采访以后再说,今天先简单聊聊……”郑欣淼略微有
点感冒,不时地掏出白色的手绢擦一下鼻子,这时的他,像一个坐在自家客厅
的爷爷,带一点陕北口音,腼腆地跟孙女说“爷爷有些事情也不知道的”。

[prettyPhoto url=”http://img.fotomen.cn/2010/08/E_c_002_00003.jpg”][/prettyPhoto]

我们刚在郑欣淼套房里的客厅坐定,他就开始忙两件事情:送画册给我们、
找新拍的照片给我们看。

这本画册是他将近十年来拍摄的青藏高原的照片整理出版的一个画册,这
也是他拍了近40年的照片,第一次出的摄影集。他兴致盎然地讲述这些作品,
面膛透出红色的光,他清晰地记得每张要讲述的图片的页数,也清晰地记得拍
摄地。

然而说起他的拍摄经历,总有些苦衷让他不能够轻松自如地去拍照片。

[prettyPhoto url=”http://img.fotomen.cn/2010/08/E_c_002_00001.jpg”][/prettyPhoto]

学者型摄影师,五年一本的画册

这本《高天厚土》启动策划时,正是郑欣淼60岁的生日,与这本画册同时出
版的还有一本诗集、一本文集,是郑欣淼给自己的一个总结。

从计划到画册出版,一共用了将近5年的时间,郑欣淼说:“前几年,与出版界
的几位朋友聊天,说到我去西藏的一些感受以及拍的不少照片,大家认为很有意思,
建议出一本时下流行的图文并茂的小书,一位朋友自告奋勇做该书的编辑,但是过
了三年,我还没有动手,主要是工作忙,当然也是下不了决心。”

2007年,郑欣淼才终于下决心出版这本画册。

出画册几乎是所有有摄影积累的人的愿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摄影是一种需要
分享的艺术。作画需要的是寂寞,而摄影更需要的是人气。

[prettyPhoto url=”http://img.fotomen.cn/2010/08/E_c_002_00006.jpg”][/prettyPhoto]

郑欣淼曾在青藏高原工作达十年之久,几乎去遍了所有的地方,所到之处都有影像
留下来。

“我去的这些地方,很多摄影师拍得都比我好,我这个拿出来实在有点滥竽充数,
但是因为我去的地方比较全,我这本画册也权且当做一本有资料性质的图片集,
我觉得也还是有价值的。”我们在他画册的自序里也看到这样的文字,“…….
在汗牛充栋的有关青藏高原的出版物中,增加一本拙作,凑凑热闹,恐怕也不算
是多余的了。”

郑欣淼说这些话时,是坦诚而谦虚的,深圳企业家摄影协会秘书长王琛评价郑是
一位学者型摄影师,在《高天厚土》这本画册和他的自我点评中,我们也不难看
出这样的痕迹。
印象最深的是他拍摄的古格王朝,作为《摄影之友》杂志的编辑,类似的图片我
看了很多,大多角度都对这个远去的王朝充满了敬畏和因此而产生的距离感:大
广角、正午或傍晚的天空、一望无际的黄土,古格王朝在画面的正中央。而郑欣淼
的图片却并非如此。他站在古城的墙脚下,抚摸着斑驳的黄土墙,忍不住为这个王
朝叹息,正当他抬头看蓝天的时候,他拍下了属于自己的古格王朝。“我对古格王
朝太了解了,看了很多关于他的资料和史书,但拍这张照片时是我第一次看到它,
我站在那儿的时候,忍不住想起它的历史。”而这就是郑欣淼拿起相机拍照的动
因所在。

[prettyPhoto url=”http://img.fotomen.cn/2010/08/E_c_002_00007.jpg”][/prettyPhoto]

限制与自由

聊完天我们到外面拍照,郑欣淼显得有点惴惴不安。我们选定在一面红色的高墙下
给他拍照片,很多人来来往往都自觉站在镜头之外等他拍完,郑欣淼很不好意思地
招呼说:“你们过去,没关系,没关系。”然后回头跟我们说:“可以换个地方么,
我一下成焦点了,这样不好。”

郑欣淼说他的摄影总是受身份之累,这是他本心不愿看到的。摄影大多是与行走相
关联的,去的地方多,看到的美景多便忍不住想拍下来。郑欣淼的摄影也是如此,
他能去的地方大多是“限制级”,不对外开放,去就带有考察的成分,景色却都是
别具韵味的地方。

与“限制级”考察相伴的是众人的陪同,所以,郑欣淼在这种时候很难拿起相机。“
出差的时候,你跟人家熟悉了还好,跟人家不熟悉的时候,怎么能拿着相机到处拍。
我的相机镜头助理随时都帮我背着,我看到好地方拍不了,更手痒。我在藏区拍摄
的片子比在内地多,因为那边规矩少,我能随意一些,出差时拍拍照片也没有太大
的影响,但是在内地我就会更注意一些。”

在《高天厚土》这本画册中的作品,拍摄状态是很放松的。郑欣淼没有刻意地追求
光影的某个瞬间,大多是在那个时刻被感动了,或者以他对这个地方的历史的了解,
他觉得应该用这个角度就拍下来了。即使郑欣淼很认真,会在某个摄影技术不大清
楚的时候,会让司机马上开车去著名风光摄影师梅生家,询问一些细节问题。虽然
他对技术细节要求苛刻、拘束于身份不能随意拍照,但是每当拿器相机,他都放松
而自如。因此,在他的画册中,没有固定的风格,每张照片都随意自然。除了已经
出版成画册的《高天厚土》之外,我还看到了他今年3月去印度和尼泊尔拍摄的作品。
《高天厚土》中的大多是风光作品,而印度和尼泊尔一行中拍摄的作品却以人文类
的居多。

[prettyPhoto url=”http://img.fotomen.cn/2010/08/E_c_002_00005.jpg”][/prettyPhoto]

拍摄陌生人似乎是很多摄影师的瓶颈,这大多是由于害羞造成的。而郑欣淼不但拍
到很多陌生人,反而每张照片上的人、在哪拍摄的他都记忆深刻,指着照片上的细
节讲述拍摄这张照片的动因:“为什么要害怕拍他们呢?他们都很友好。他们的衣
服都很漂亮,生活方式也和我们完全不一样,我觉得很有趣。”
对于印度的这次旅行,郑欣淼希望也能出一本画册,以他熟悉的佛教为线索,以此
给更多人指引。花甲之年,郑欣淼已经平静淡然,但对自己的爱好——摄影,却仍
然充满野心。或者去一个充满挑战的地方采风,或者计划着再出一本具有更多价值
和意义的摄影画册,再或做一个属于自己的个展……..计划很多,亟待实施,郑
老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事情太多,时间不够用哟!”

《摄影之友》:您现在最想拍摄的题材是什么?

郑欣淼:每年故宫4月的时候都是最美的季节,花都开了,空气也
好,我天天在这上班都没有拍过,每年这个时候都去出差。希望明
年春暖花开的时候能拍这个照片。我还想拍一张从屋里隔着玻璃
往外拍人来人往的照片,应该挺有趣的,但是这个想法稍微有点违
反我们的规定,我还在考虑。

《摄影之友》:您近期有没有新的冒险的经历?

郑欣淼:今年去了一趟青海果洛,大概一个星期。我在青藏高原这
么多年,只有这个地方没去过,现在算是走遍了。我经常做别人看
上去惊险的事情,比如年届六旬的时候去了阿里,沿着新藏线冒了
一次险,拍了一些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