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行于摄
超级摄影发烧者,主要以云南和内蒙古地区的风光人文拍摄为主。作品曾经发表在《时尚旅游》、《旅游》、《户外探险》、《摄影之友》、《大众摄影》、《数码摄影》、《中国摄影家》、《中国摄影报》等刊物上。2009年1月在北京798艺术区798艺术邮局举办个人摄影展。
[/box_left]
弹指间,迷上摄影已近8年时间,这8年时光几乎完全改变了我的生活轨迹。在我二十几岁时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居然会深入地走过那么多地方,认识那么多形形色色的人,看过那么多美丽的山山水水。在这个过程里苦不苦自己心里最清楚,其实忍忍就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我明白这是追寻快乐之路所必须经历的磨难,到达快乐的彼岸才是终极目的。而所有的这一切,都是摄影赐给我的。
我的童年是在郊区农场长大,屋子后面大片的野地,上学穿过的果树林使我从幼年就对大自然有天生的亲近感,儿时的经历,让我在接触到摄影的时候,便一发不可收拾地迷上了对风光的拍摄。
这些年来北上内蒙古,南下云南,这两个算是我拍摄最集中的地域,仅仅在云南就游荡了一年时间。记得我2002年第一次独行云南,乘坐除夕晚上的火车,那正是合家欢聚的时刻,而我身处冷清的卧铺车厢,望着车窗外村庄上空盛开的烟花,我并没有太多孤独感,都市里生活那么多年,也度过了太多索然无味的春节,高楼大厦,车水马龙,这些令人麻木的东西早已厌倦,那时的心里竟有种逃离的快感。
2003年春节, 我又独自踏上云南,这一年去了两次,没想到居然躲过了“非典”,我就像逃出牢笼的鸟儿一般自由,在云南各地随意地行走,舒畅地呼吸,饱览多彩的风光和人文风情。我每到一地都会给当地人拍照,回到家冲洗再寄给他们,让他们也享受到摄影带来的快乐。
2005年到了,这一年也是我拍摄风光最疯狂的,先后去了云南,若干次内蒙古,技术技法上,我认为自己渐趋成熟了,可以做到游刃有余,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比如,我总结出一套根据月相变化而有所不同的野外夜景摄影经验。在云南元谋,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一个人孤独地连续几天守候在高大怪异的土林里,一直到半夜一两点。当时我还用胶片拍摄,一晚上只有拍摄一张的机会,在拍摄期间我遇到过蛇,还听到很多不明动物的怪叫。当地人说我是第一个夜晚在土林拍摄的人,这连他们都不敢。
其实平心而论我也害怕,只是摄影的激情和意志力令我能够克服内心恐惧,因为拍的都是胶片,只能回昆明冲洗看效果以改进拍摄,因此那一段时间四次往返昆明土林之间。也正是这执着地对完美的追求,第四次去土林我偶遇到一位来旅游的女孩,后来我们居然结婚了。摄影带来的姻缘是我至今最大的收获。
摄影带给我许多对生活的感悟,也大大改变了我的生活方式,我已然无法想象生活中失去摄影的后果。看摄影杂志,上摄影网站,交摄影挚友。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月赛了,《摄影之友》的月赛,季赛和年赛结合的形式很新颖,这样更能激发影友的积极性,奖品尽管说不上多么贵重,但是很实用。
将近8年的摄影经历,我思考了很多,大致对风光摄影总结出几个体会,愿意与影友们共享。我觉得首先摄影需要激情,这是一种心境的表达。情绪一定要饱满兴奋,如果没有高涨的热情,遍地的美景也入不了你的眼帘。所以必须要对大自然敞开心扉,全身心地投入。另一方面,也只有注入强烈的个人情感,才有个性的张扬,也才能打动别人。
摄影还需要广博的知识。培养自己多方面的情趣和爱好,才能触类旁通,心有灵犀。平时要通过各种途径多看其他人的好作品,琢磨别人的构图,用光,表现形式,但也绝不能人云亦云,一味模仿,一定要培养个人风格,钻研出富于个性的拍摄方法。因此,摄影决不能“唯武器论”。镜头后面的大脑永远都是好作品创作的源泉。
摄影过程中需要极大的毅力。要想拍到与众不同的作品,就要比其他人吃更多的苦,在快要坚持不住的时候再坚持一下,成功的距离就不远了。
好片子是走出来的,来到一个新地方,先不要急于拍摄,在附近感受一下气氛,将自己融入到自然环境中,你将会发现更美妙的构图和细节。耐得住寂寞和等候,就能拍出让人羡慕的好作品。
说摄影有运气的成分不假,最美妙的作品只是相对而言,只有更美妙的作品。拍摄的时候要有创新和一点冒险精神,就一定能拍到更完美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