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新的一代,正在寻找新的领域。这就是移动影像,这就是未来的趋势。

格力高里·平卡索夫(Gueorgui Pinkhassov)

从事摄影行业10多年,一直都非常喜欢去看展览,在被白色展墙围成的空间里,你的情绪、思维都会被暂时从现实中抽离。面对一幅摄影作品,静静观看,理解拍摄者意图,探寻作品背后的表述,体会摄影师的表达,是件非常“爽”的事。而且一个好的展览、好的作品,会充分调动你的五感。这种观感上的差异会反过来影响和加深你对作品的理解。

尤其在巴黎大皇宫,国际最顶级的摄影艺术博览会,这种感觉尤为强烈。从“街头颠覆者”威廉·克莱因,到“新客观主义”的贝歇夫妇,再到“社会风景大师”艾略特·厄维特,摄影史上最知名的摄影师、最经典的瞬间全都汇集于此。而在这场盛宴当中最吸引我的还是一场以手机摄影为主题的展览——2019华为新影像大赛获奖及优秀作品展。

今年是华为举办新影像大赛的第三年,也是连续两年在巴黎大皇宫举办展览。相较于过去两届新影像大赛,参赛作品整体有了更明显的进步,在情绪、态度、表达、空间上有了更多惊喜。有的作品功底深厚表现出很强的摄影技术,有的则出人意料构图简洁,更多的是平凡生活场景下强烈的情绪表达。

今年的展示方式也非常特别,现场观众在不同站位可观看到不同主题的,从52万件投稿作品中精选出的5000件作品。值得一提的是大赛评委玛格南摄影师比克·德波特(Bieke Depoorter),用华为手机P30 Pro创作的成名画册《Agata》续篇作为展览特别单元展出。这些作品均以不同形式呈现,摄影作品图像中的元素被扩散到其所处空间,在整个巴黎摄影艺术展现场都是相当让人惊喜的。展览也因此每天吸引了大量艺术家、摄影师、策展人驻足观看。

玛格南图片社摄影师格力高里·平卡索夫(Gueorgui Pinkhassov)、比克·德波特(Bieke Depoorter)为大奖冠军颁奖

安德烈・巴赞发表于1945年的《摄影影像的本体论》一文提出:“一切艺术都是以人的参与为基础的。”手机摄影之所以兴盛,也是因为人人都能参与拍照。当拍照不再是难事,改变的不仅仅是影像艺术,还有哲学。在当今图像“泛滥”的时代,平均每天都会产生17亿张图片,它们改变着我们的视觉经验,主宰着我们的观看方式。在看似传统的巴黎国际摄影盛会上,手机摄影敢于和传统摄影作品同台竞技,却毫不逊色,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华为手机呈现的极致影像和手机摄影的普及。在当今社会,没有人是艺术家,也没有人不是艺术家。而在当代艺术语境下,摄影之新,在于观念,表达主观情绪是更具革命性的任务。

展览现场,大赛终审评委Gueorgui Pinkhassov、Bieke Depoorter、华为消费者业务手机产品线副总裁李昌竹、华为西欧终端首席营销官Andrew Garrihy等为获奖者颁奖

在世界各地,人们都在拍摄有创意的作品。用自己的眼光,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讲诉这个世界 。  

— 史蒂文·麦柯里(Steve McCurry)

在展览期间,有幸采访到了华为新影像大赛的发起者和倡导者,华为手机产品线副总裁李昌竹。就大赛的专业评委团、手机拍照新趋势、未来手机摄影研发方向等问题和他进行探讨。

2019总冠军 | “众生相”组别
获奖作品:《Come to Me》
获奖者者:Federici Stefano(意大利)
拍摄手机:HUAWEI P20

摄影之友:关于新影像大赛,读者会比较关注评委,评委阵容对整个大赛其实是有一个提升号召力或专业度的作用。所以想了解一下,华为在挑选评委的时候有什么标准?

李昌竹:主要有几个方面的考虑,首先是评委的权威性,我们分别邀请了四位玛格南摄影师Steve McCurry、Gueorgui Pinkhassov、Bieke Depoorter、Alec Soth和普利策新闻奖获奖者刘香成,他们自身的国际化艺术视野,在审美上,在专业领域的标准上,都有着很强的实力与话语权。第二,我们还力求评委团组成的多元化。现在用户越来越年轻,加上手机摄影本身就是一种很年轻、很新生的艺术形式。这种形式可以尝试更多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段,包括呈现出来的效果都是传统摄影难以实现的,而且只有多变才符合年轻人的习惯和品位。

2019“地理位置”组别冠军 
获奖作品:《Frame of the Past》
获奖者者:Jaylord plaza(菲律宾)
手机:HUAWEI Mate 20 RS 保时捷设计
特别单元玛格南摄影师比克·德波特(Bieke Depoorter)的作品呈现\

摄影之友:今年四位玛格南评委中,比克·德波特(Bieke Depoorter)是我们感到挺意外的,因为她进入玛格南的时间比较短,在中国知名度相对没有那么高,把她和摄影界的大咖史蒂文·麦柯里(Steve McCurry)、埃里克·索斯(Alec Soth)、格力高里·平卡索夫(Gueorgui Pinkhassov)放在一起,这样安排有着怎样的考量?

李昌竹:刚才我有提到,我们特别在意评委阵容的多元化,也很期待评委彼此之间的想法产生碰撞。像比较资深的评委可能对新媒体平台并不是很熟悉,但是年轻评委就有非常多的心得。一幅作品,可能资深评委觉得不错,但更年轻的评委可能会表示类似作品在instagram上每天看十遍。第一届大赛自拍组别,投稿的数量也相当多,但我们还是希望作品可以避免同质化,更富有个性。最终评选时,资深评委选出的是那种碎片化、两张对接的自拍作品,年轻的评委就会表示在网络上也曾经看到过相似的作品。在评选过程中关于作品的讨论是非常有意思的。

除了评委们的专业性之外,我们还特别注重不同年龄层的评委组合。无论是新老评委,他们对手机摄影的理解比一般人还要深刻。艺术家们时时刻刻都在寻找新的刺激,要非常开放地去接纳新事物,而不仅是技术层面的熟练,这也是评委在评选作品时一个很重要的考核标准。

2019“情绪标签“组别冠军
获奖作品:《别离》
获奖者者:张牙疼(中国)
拍摄手机:HUAWEI P30 Pro
展览现场,呈现作品与空间的延绵与连接

摄影之友:我们请了这么多玛格南摄影师做评委,是否意味着纪实类的作品更容易获奖?

李昌竹:我们在大赛组别设置上已经对内容有所区分,“你好,生活!”就是聚焦生活的;“地理位置”组别则会体现更多不同地域的特有面貌。由于在场景上已经有一定的引导性,所以评委们必须要在特定的语境与标准下去进行评选,这样才可以保证选择不同题材的参赛者都拥有获得认可的机会。

这些玛格南摄影大师,他们在专业上已经是超越技术讨论层面的存在。看一张照片,他们的体会可能比我们平常人要来得深刻。不要以为他们用了几十年胶片相机,或者刚开始使用数码相机进行创作,就不会接受手机摄影。实际上他们对手机摄影的接纳程度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像格力高里·平卡索夫,他就认为这是未来摄影发展的一个平台,并且充满了无限的可能。他本人也使用手机拍了大量的照片。

2019 “九宫格” 组别冠军
获奖作品:《幕后花絮》
获奖者:黄约翰(中国)
拍摄手机:HUAWEI P20 Pro

摄影之友:现在的组别设置,除了九宫格之外,很多还是征集单张作品,但实际上考量一个人的摄影功力,组图或者是一系列的作品是比较合适的。

李昌竹:确实如此,从一个业余爱好者升级为业余摄影师,一定要经过专题创作的过程。完整的图像叙事才能真正表达你的创作意图。在今后大赛的组别设置上,我们会更多去考虑对组图作品的征集。

2019“你好,生活!”组别冠军获奖作品:《午后》
获奖者者:刘志勇(中国)
拍摄手机:HUAWEI P20 Pro
“你好,生活Hello, Life!”组别冠军刘志勇作品《午后》,现场通过墙面的窗体设计,引导观众进入作品的情境中

摄影之友:从2017年的15万件,到今年的52万件,新影像大赛征集的作品累计已经超过100万,这是非常让人震惊的数据,相信工作量也是相当的惊人,从入围到获奖,我们是如何层层挑选作品的?

李昌竹:今年征集了52万张作品,评选的工作量也是非常巨大的。我们邀请了拥有十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图片或视频编辑,经过几个星期的海选,最后评出800张作品,再由终审评委评选出各组别奖项。

每一张征集到的海量参赛作品都有它的独特价值,并不是只有获奖作品才有意义。我们曾和ICP(纽约国际摄影中心)共同组建一个专业的团队,研究了数十万张照片,发布了一份新影像趋势报告,总结出15个手机影像趋势。报告里包括了技术性的趋势、颜色的趋势,甚至是社会化的趋势。每一个趋势都有大量照片提供事实佐证。单独把那些照片拿出来,它有可能是大赛第一轮淘汰掉的照片,但是实际上它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比如在近两年的参赛作品里,我们发现有很多父亲的形象出现。在以往的家庭相册里,父亲的形象很少出现,他们要么缺席,要么是承担记录者的角色。这其实代表着社会发展的一个趋势,就是手机让摄影变得更便捷,妈妈也参与拍摄了。另外就是以前大多数的父亲是一个养家糊口的角色,他全心全意工作,陪伴家人的时间很少,当下大家都在追求家庭和工作的平衡,这就意味着父亲有更多的时间去陪伴小孩。也意味着更多的瞬间会被妈妈记录下来。

用户拍摄大量的照片,实际上是在记录整个社会的变化,我们能不能从众多的图像当中发现这些珍贵的变化,也是新摄影大赛中所蕴含的很重要的核心精神。我们坚信手机摄影一定会推动影像文化的改变,并且会为它注入新的内涵,华为不想缺席。

摄影之友:今年发布了徕卡电影四摄手机Mate 30 Pro,明年的新影像大赛,我们的组别设置会在视频加大力度吗?

李昌竹:一定会加大力度的。Mate 30 Pro可以拍摄媲美电影级别的画质,尤其是暗光拍摄,让拍摄者有了更多的空间去表达。因为夜晚和在阳光明媚时拍摄感觉是不一样的。今年“时间线”的组别,还是有很多局限。包括这几年下来,视频这部分的作品都不是那么出彩,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视频本身拍摄、制作难度就比较大,脚本、配乐、剪辑、转场等,要在30秒钟之内讲清楚你的艺术理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明年视频组别可能开放更多的可能性,让大家能够真正的去讲一个故事。当然,视频板块也会邀请行业内有影响力的评委来参与,并且有针对性地去邀约参赛。

摄影之友:能透露一下或者是预测一下未来手机的摄像头,除了数量在不断的增加之外,在整个技术方面会有什么提升?比如会不会实现光圈的调节?

李昌竹:我只能说,华为会从算法上不断地去优化。实际上,光圈调节、背景虚化都可以通过数字技术,通过算法模拟出来。虽然现在呈现的效果可能还不那么自然,但是它有另外一个好处,就是成像的可能性变得更多。比如说夜景中的点光源,可以变成星芒,也可以变成心形,这些从技术层面来说都是相对容易实现的。最难的还是回到拍照功能这个基本面上,我们始终是把图像质量放在第一位的,只有拍得清晰,才有优化的空间。此外的云计算、照片增强性管理、包括和AI、VR的结合,还有和摄影镜头强相关的第三层次的创新,也是我们非常关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