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2日至13日,芝加哥大学北京中心座无虚席。一场为期两天,名为“变化的前沿:图像志文献库的过去与现在”讲座及研讨会在此举办。
通过此次高浓度信息量的研讨会,我们了解到,近年的欧美互联网用户调查表明,能否提供较佳图像内容(相对于形式)的查询,是公众对博物馆和美术馆典藏数据库中最热门的需求之一。
在欧美,图像学正历经一个不断更新的阶段,尤其是在1960至1970年代的自我批评与自我质疑之后。在过去,图像学研究主要涉及西方艺术中的古典和中世纪时期宗教的主题或再现性的风格;当下已扩展至接受史、性别、种族和政治、⾮西方艺术、抽象及非再现风格等, 包括迄今为止很大程度上被忽略的主题和范围。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学术界中这种图像学的活化趋势,正与一般公众对图像学的兴趣增长,彼此相互促进。
所有这些变化,都对公立机构中(譬如研究院所、大学、博物馆与美术馆)图像志文献库的实践产生深远的影响。自1980年代中期,作为艺术史研究的分支以及人文学方法论之一的图像学首次被引入中国后,也在国内学界产生巨⼤影响并迅速成长。除了许多涉及图像学理论的开创性文本已被译成中⽂文外,中国艺术史家和历史学家,亦已开始将其应用于古代或当代中国视觉材料(绘画、版画、照片与其他种类的图像)的研究之上。
最近几年来,一些具有前瞻性的中国学者也逐渐认识到,博物馆、图书馆与图像⽂献库里所使用的著录实践,通常只是按编年或地理位置来整理视觉材料之举,已⽆法纪录和获取详细的图像志信息。因此,为了要使国内的图像学研究更上一层楼,建立专门的图像志文献库已势在必⾏。
本次研讨活动是在中国首次深入探讨欧洲及北美在建立图像档案库以进行图像研究的过程內,其领域不断变化之历史与当代实践中的关键议题。图像志文献库的建⽴如何对图像学研究课题作出回应并产生助益? 图像复制技术(模拟或数字形式)与图像志文献库的发展以及艺术史研究有何潜在联系? 当我们想要建立⾮西方或无文字社会的图像志文献库时,我们如何修正如潘诺夫斯基或其他学者的图像学理论,并根据所探询的文化特殊性来发展新的词汇术语? 现有的描述图像内容的概念和分类方案,在何种程度上受到文化的约束、可以被转译成另一种语言、抑或具有普世性质? 我们又如何能够描述、分类和检索图像志内容? 图像的“画题”和“主题”到底是否有所区别?
主办方邀请瓦尔堡研究院“图⽚⽂献库”主任保罗·泰勒先生、普林斯顿大学“中世纪艺术索引”中心主任帕梅拉·巴顿⼥士、荷兰“图像志分类系统”与“文化史图像数据库”主编汉斯·布兰德霍斯特先生,以及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中国图像志索引典”主编及中国艺术资深研究员张弘星先生已过去百年来欧洲和北美的四个图像志文献库为案例,来探讨以上的问题和可能答案。这四个案例不仅提供一系列针对图像志文献库建构问题的不同取径和视点,也提供一个机会来观察它们之间的历史联系和变化互动。
本次研讨活动不仅作为一个平台,让西⽅学者与来自中国高校和文化遗产机构的学者、专家及同学,能够就此主题来进行理念和经验交流,也为中国、欧洲和北美的图像志文献库之使用和进一步发展开拓未来的合作机会。
本研讨活动是由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亚洲部CIT项目与北京OCAT研究中心合作举办,由英国政府数字、文化、传媒和体育部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