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荣博韬 潘潘猫 Ethan Yuan Village Vanguard 文/Icier 编辑/林亚楠 美编/Xubin
[alert type=white ] 今年大热的电影《爆裂鼓手》,让美国爵士乐(Jazz)再次受到关注。复杂的技巧,魔鬼般的训练,让剧中人物表现的爵士乐既令人惊叹,又有些距离。19世纪末20世纪初,爵士乐诞生于美国南部港口城市新奥尔良,兴盛于密歇根湖畔的芝加哥,融汇于移民之都纽约。在这几个文化融合之地,伴着随处可以聆听、感受到的爵士乐,身体不由自主地律动,浸淫在深厚的爵士文化中。[/alert]
新奥尔良 海岸吹来爵士之风
傍晚6:00,走进新奥尔良(New Orleans)的法国区,眼前斑驳又不乏精致的法式露台,让人一下从美洲大陆掉入19世纪的欧洲。天色刚黑,街两旁斑斓的霓虹闪烁,走两步就是一家风格不同的小酒吧,酒吧里的音乐和街头艺人的歌声混合在一起,让空气里都弥漫着音符。走上圣彼德街(St. Peter Street),一个破旧不起眼门脸的建筑门口,排起长长的队,打听才知,这就是著名的Preservation Hall,新奥尔良爵士乐的心脏之地,时近8点,一场精彩绝伦的爵士乐表演即将上演。
这座绰号为“大快活”的海港城市,因其最早由法国浪荡阶级统治,由妓女、猎户、淘金士等人组成的社会狂放不羁,红灯区是这里最臭名昭著的存在。在法国与西班牙拉锯战式的争地盘活动下,新奥尔良城几易其主,老城区糜烂放荡的音乐氛围却从未改变。法国人的建筑虽然在两次大火中被烧了精光,但被美国奴隶制送上这片土地的大量非洲裔人口,混合着这座城市的白人文化所诞生出的爵士乐,却给新奥尔良贴上了一道最闪光的标签。难怪说美国人来到这座城市旅游,总有一种奇妙的异国他乡之感。法国、西班牙和非洲文化的融合,造就了新奥尔良独特的风韵,也有了爵士乐最早期的风骨。
早期的爵士乐队由木匠、砌砖匠、裁缝等非音乐专业人士构成,他们组建的乐队会为新奥尔良的野餐会、商店开业、室外舞会或者丧葬之类的仪式进行表演。由黑人音乐家演奏的爵士乐,被称为“新奥尔良传统爵士乐”。它的历史大致是从1895年当巴迪·博尔登(Buddy Bolden)在新奥尔良组建自己第一支乐队时开始的。由于新奥尔良爵士乐强调合奏,因此每一件乐器在乐队中的角色都受到了限制。小号和短号是乐队中的重要角色,演奏旋律部分,长号则是和声的主要来源,副部则通常由短号演奏,节奏包括了钢琴、圆号、贝司和鼓。由于这种音乐和音较为基本,合奏通常表现欢乐的主题,因此一直是爵士乐中最为欢快和容易接受的风格。
后来,一支名为“正宗迪克西兰爵士乐团”(OriginaI Dixieland Jazz Band)的白人乐团在1917年取得了唱片销售的巨大成功,他们算是第一支灌录唱片的爵士乐队。他们的音乐充满老胶片电影和留声机的质感,小号尖锐突出,时而像鸟鸣,时而像口哨,有人评价“让人想起动画片《猫和老鼠》的配乐。”之后的新奥尔良爵士乐,则被称为“迪克西兰”爵士乐。也有历史学者把它特指为白人爵士乐。
新奥尔良最出名的音乐家也许是短号手之王奥利佛(Joseph Oliver)。他曾使用过能找到的各种东西,包括饮水杯、装沙子的桶、及浴缸塑料水塞之类的东西来使他的短号吹出多种音色变化。短号的声音圆滑柔和,转音也很顺畅。作为一名富有探索精神的短号手,他领导的“克里奥尔爵士乐队”(Creole Jazz Band)也是一支全明星的新奥尔良的乐团,无论何时,它都拥有最多、最棒、最让人羡慕的新奥尔良黑人音乐家,其中的明星乐手就包括小号手路易斯·阿姆斯特朗。尽管在芝加哥发展,他们来自新奥尔良的血液一直在身体里流淌,被认为是当时芝加哥最出色的新奥尔良风格的黑人乐团。
如今的新奥尔良波旁街(Bourbon Street),依然是爵士乐迷心中的圣地。这里有各种各样与爵士乐相关的雕塑,随处可见自由的音乐人在街头表演。高晓松在游览新奥尔良时,曾在微博上写到:“酒吧里一晚挣25美刀的乐手水平之高令人发指。”事实上在新奥尔良,几乎任一个街头流浪乐手的水平之高都会令人发指。当地的机场和公园都是以路易斯·阿姆斯特朗的名字命名,整座城市仿佛就在向成千上万的参观者宣告—这座城,是爵士乐的母亲。
芝加哥 浮华乱世爵士旧都
今年9月3日到6日,芝加哥爵士音乐节如期举办,José James、Cyrille Aimee等当红爵士音乐人献上了精彩表演。相比新奥尔良,芝加哥是个并不算浪漫的城市,却是感受美国爵士文化错过不得的爵士之城。
密歇根湖畔,高楼林立的芝加哥最早是印第安部落的领地,如今它是全美人口第三大城市。由于19世纪运河的建成,水路发达,吸引了大量外来者到此定居。20世纪初,工商业的发展需求需要大量劳动力,吸引了当时同是工人身份的爵士乐手前往。正如电影《芝加哥》的描绘,这个在爵士年代灯红酒绿、黑帮横行的美国中西部城市,爵士夜店里不知曾经演绎流传过多少传奇故事。
有别于新奥尔良的团体合奏爵士风格,芝加哥爵士乐更加强调独奏,萨克斯、单簧管、小号,甚至鼓或短号的乐手,都能在表演中尽兴地进行发挥,赋予乐曲更具个性的表现力。影响了后世无数爵士音乐家的“爵士乐之父”路易斯·阿姆斯特朗就是在芝加哥得到发展的。他回忆自己的早期生活说,“我的母亲玛丽·安住在新奥尔良黑人区的二室木屋里。我们住的地段名声不好,居民都是些妓女和拉皮条的,还有身带匕首的醉汉赌徒。”阿姆斯特朗的小号技艺是在感化院习得的,那时他只有10岁。阿姆斯特朗在感化院呆到18岁,度过了其演奏生涯的最初岁月。之后担任多个乐队的小号手,个人才华一点点凸显。1927年和1928年他在“阿姆斯特朗热力五人组”和后来的“七人组”乐队确立起激动人心的独奏风格。他诙谐,热情,演奏使人亢奋,富于煽动性。他之后的爵士乐,都倾向于将独奏作为更大的比重。
阿姆斯特朗说,“我接触过三代听众,不论哪一代人,他们都走近我向我致意说‘老阔嘴,您好!’我热爱观众,观众也热爱我,只要我一登台,大家就欢腾活跃起来。”他是芝加哥不可磨灭的文化印记。
芝加哥当然远不止有阿姆斯特朗一位爵士代表人物。时至今日,一年一度的芝加哥爵士音乐节足以彰显它的地位。它最早于1974年为纪念爵士音乐巨匠艾灵顿公爵而举办,举办地在市中心格兰特公园的格兰公园半露天音乐厅(Petrillo Music Shell)内,活动为期4天,并且是免费的。自2013年起,音乐节搬到了千禧公园,音乐人可以在露天大舞台和周围的几个场馆如芝加哥文化中心进行表演。迈尔斯·戴维斯(Miles Davis)、B.B.King等著名爵士音乐家都曾参加过。每年夏末,诺大的草地上人山人海,汇成爵士乐的海洋。
纽约 没落后新生爵士印记
纽约,这座城市无人不晓,却很难简单概括它到底是怎样一座城市。它多元,融合,二战后迅速发展成巨大的移民都市,成为人人都想咬一口的“大苹果”。众多芝加哥爵士音乐人在20世纪中期前往,由此诞生出许多爵士乐的分支流派,几位极具代表性的音乐人的成就,同时镌刻在这座辉煌的城市中。
前文提到的艾灵顿公爵出身于华盛顿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黑人家庭。学院派出身并成绩优异,他在纽约开始音乐生涯。1927年开始,他在纽约哈林区的棉花俱乐部(Cotton Club)演出。这里给了他许多机遇和挑战,他创作舞曲和戏剧性音乐,也写过许多民谣和布鲁斯音乐,他的钢琴演奏和约翰·科特兰(John Cotrane)的萨克斯搭配起来,带有丝滑的质感,比起爵士乐最早的欢快或粗糙,更带有了深沉与上流社会之感。他将爵士旋律、和声、节奏和乐器与宗教题材结合,创造出了“神圣爵士音乐会”。
约翰·科特兰除了是一名优秀的萨克斯演奏家之外,也给予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爵士乐许多革新。1955年,他加入迈尔斯·戴维斯的乐队,得到了他的认可,并常年合作。他的演奏非常动听,更有长达45分钟的独奏曲。名曲《My One and Only Love》经久不衰,他的萨克斯演奏更被人称作是最性感的声音。他是“自由爵士”乐派(Free Jazz)的倡导者。
迈尔斯·戴维斯可以算是更家喻户晓的爵士名人。他也出身于富裕的中产家庭,进入茱莉亚音乐学院学习,因其小号的精彩演奏被称为“黑暗王子”。他曾说:“我喜欢新鲜的东西,始终抱着每天学习的心情。对于那些走不出自己框框的乐手,我深深感到悲哀。”永远追求新音乐的精神,使他走在时代的前端。他首创的“融合爵士”(Fusion Jazz),至今都是音乐酒吧里最时髦的一种表演形式。
最后,说回到查理·帕克和巴蒂·里奇,他们是在《爆裂鼓手》中被提及的人物。查理·帕克是“咆哮乐风”(Bebop)的代表人物,著名的萨克斯风演奏家,与小号手迪兹·吉莱斯皮和迈尔斯·戴维斯的合作被人们所津津乐道。迈尔斯·戴维斯曾说,如果没有帕克,人们今天听到的爵士乐会大不一样。而巴蒂·里奇无疑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上最伟大的鼓王”,完全靠自学成材。在电影中,他一直是男主角、小鼓手安德鲁想要成为的对象,也是乐团导师弗莱彻希望之成为的人。在巴蒂·里奇的音乐中,贝斯和鼓的咬合必然是乐曲中最突出的表现,好像一切萨克斯或其他乐器的摇摆旋律,都是在鼓节奏的框架之内的。他的打击速度、花样变化和稳定性也无人能及。
如今的纽约,除了继承了许多逝去的爵士音乐人的遗风之外,更是所有音乐文化的汇集地。最具传奇色彩的爵士餐厅Blue Note,百老汇的Birdland,地下室酒吧Village Vanguard,文中提到的所有爵士音乐家都曾在这些地方留下他们的印记,更有许许多多未及提到的纽约爵士之魂在这个城市中活跃着,给这座都市的音乐蓝图添上最重要且难以磨灭的一笔。
爵士乐
爵士乐(Jazz)以英美传统音乐为基础,混合了布鲁斯(Blues)、拉格泰姆(Ragtime)及其他音乐类型,最初是美国南部种植园黑人奴隶们表达生活和情感的一种音乐方式,保留了许多非洲音乐的特色,节奏感强烈,因其音符带来的“swing”(摇摆)感激发共鸣。爵士乐根植于生活,并非学院派产物,也不以追求速度和疯狂技巧为目的。世界上最伟大的小号演奏家之一的路易斯·阿姆斯特朗的全明星爵士阵容曾在芝加哥名噪一时。上世纪30年代,大多数芝加哥爵士乐手都迁往纽约,纽约由此也谱写出新的爵士群像:迈尔斯·戴维斯(Miles Davis),查理·帕克(Charlie Parker),巴蒂·里奇(Buddy Rich),切特·贝克 (Chet Baker)……至今,新奥尔良、芝加哥和纽约,都成为造访美国必去“朝圣”的三处爵士圣地。
美国爵士乐访地指南
新奥尔良 Preservation Hall
有200多年历史的Preservation Hall是新奥尔良爵士乐的心脏,它在音乐上了保存新奥尔良爵士乐起源时的纯粹风格,建筑与环境也保持了起初的风貌。门面破旧得像是黑奴时代的监狱,里面也小而破旧,几乎没有任何装饰,犹如时光倒流100年。
地址:726 St Peter St,New Orleans, LA
芝加哥 Jazz Showcase
位于城市中心地带,是芝加哥最富盛名的爵士俱乐部。1947年开张,最早位于Blackstone酒店内,尽管已经过了路易斯·阿姆斯特朗尚在该城时的芝加哥爵士全盛时期,但也留下许多爵士名家鼎盛时期的演出身影,如麦斯·罗区以及以“年轻狮王”温顿·马沙利斯为首的马沙利斯家族等。
地址:59 W. Grand Ave. Chicago,IL 6061
纽约
Blue Note
Blue Note几乎就是爵士乐的代名词,这家成立于1939年的俱乐部不仅经历并推动了爵士乐黄金时代的繁荣浮华,也挺过了爵士乐衰落之后的艰难时日,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它同时也是一个杰作不断的爵士乐唱片厂牌,而使它成了全世界爵士乐迷心目中的麦加。
地址:131 W. 3rd St, New York, NY
Birdland
1949年在纽约百老汇开张,成为当年纽约“爵士大街”第52街的一件盛事。1986年在纽约上城第105街拐角时隔21年后重新开张,10年里吸引超过包括查利·帕克爵士大师在这里演出。1988年克林·伊斯威特导演的查利·帕克传记电影《Bird》,将这位爵士大师的传奇一生搬大银幕,让BIRDLAND更加声名远扬。
地址:315 W 44th St, between 8th and 9th Aves, New York, NY
Village Vanguard
纽约现存爵士俱乐部中历史最悠久的一家,由Max Gordon创建于1935年。从开店之日起就从未消失也未曾移动过。
地址:178 7th Ave S, at Perry St,New York, NY
via Fotom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