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王培源 文/Lynn
[alert type=white ]生活于瑞丽的傣族信奉小乘佛教,进入瑞丽,远远就能看到瑞丽的地标姐勒佛塔,而村村寨寨也会修建佛寺,傣家人称为“奘房”。奘房是傣家人诵经悟道的地方,也是聚集在一起庆祝重要节日的地方,傣家人生活的细枝末节,在小小的奘房里就得以一窥。 [/alert]

奘房里住着真佛爷

由于和缅甸接壤,居住在瑞丽的傣族深受缅甸宗教影响,信奉小乘佛教,在瑞丽,除了随处可见的翡翠和缅甸人,最多的就是佛塔和奘房了。奘房即寺庙,是小乘佛教文化中佛教信徒出家修行之所,相传先有佛塔再有佛寺,佛塔不是村村寨寨都有,但在瑞丽傣族聚居区,几乎每个村寨都有一座奘房,其中的喊沙奘寺,是瑞丽先进的一座。

从瑞丽出城沿双雷公路南行,早晨,山间雾气很浓,穿过一片白茫茫的田野,不久,就看到了喊沙寨子的寨门。喊沙是瑞丽一个傣族聚居的村寨,据傣文史籍记载,勐卯古国时,这里曾一度为其京都,也有传闻说它最早是鸳鸯栖歇的地方。寨子里很是幽静,绿竹茂密,榕树绿荫,傣族竹楼散布其中。往内行进,一座被凤竹环绕、四周青树环绕、装饰十分精美的建筑,这就是远近闻名的喊沙奘寺了。干栏式的建筑设计,是典型的傣族竹楼风格,脊上有一座塔式宝顶,奘寺旁有泼水亭,还有一个骑鸳鸯的仙女,金碧辉煌。每当傣家节日来临,前来拜佛的傣家人和游客络绎不绝。

傣家人称住在奘房里的住持为“佛爷”,喊沙奘房的原住持名为伍并亚·温撒长老,是南传上座部佛教的著名高僧,在缅甸和国内都享有盛名,在德宏一带诵经布道。2002年伍并亚·温撒长老圆寂,中缅边境地区群众及其弟子数万人参加了他的葬礼,这也是德宏州历史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法会。如今喊沙奘房旁的佛塔里存放着他的尸骨,还设有纪念堂。现在的喊沙奘房里已经没有常驻的住持,只有每逢节日时,寨子里才会从缅甸请佛爷前来,念诵佛经,和寨子里的傣族人一起过节。而这些佛爷也会受邀请在不同村寨停留,传经布道。

在离瑞丽市区不远的畹町弄片奘房,我见到了传说中的佛爷。相比于喊沙奘房,弄片奘房明显低调得多,供奉佛像的奘房主建筑是水泥建造,但并没有太多富丽堂皇的装饰。佛爷住在边上的一间小屋子里,一对善男信女正虔诚地聆听着佛爷的教诲。屋内放着各种寨中村民供奉的食物、衣物,佛爷的手边燃着蜡烛。据说这位佛爷能为世人预测世事,寨中及周围地方前来找佛爷占卜的人络绎不绝。

幽静的院落里,百年古树下一个缅甸妇女正在清扫着枯叶,一个十多岁的小僧人在一旁帮忙,见到我们的镜头,转过头就跑开了。

在信奉小乘佛教的傣族村寨,男孩长到五六岁的时候都要送到奘房去当和尚,少则7天,多则数年。在傣家人看来,只有当过和尚的人才是有教养、有学问的人,才会受到社会的尊重。没当过和尚的人被称为“岩百”、“岩令”,即没有知识、不开化的愚人。在小乘佛教里,僧侣是可以还俗的,按照年龄和修养,僧侣划分成不同僧阶,僧阶决定其在佛寺中的地位。初入寺受戒的被称为和尚,和尚又有大小之分,傣语称帕异,即大和尚,还有帕囡,即小和尚。在正式入寺受戒前还需要进行一段预备期训练。傣语“摆旱尚”,即升和尚仪式,每年的“摆旱尚”,傣家的男孩由义父,通常是忠于佛祖、知识渊博、有威望的傣家人,穿戴彩衣彩帽后,在亲邻的护送下人背或骑马前往佛寺,围观者一路向入寺的男童抛撒米花。进入大殿后,男童跪地接受住持的受戒仪式,然后由义父为其脱去彩衣彩帽,换披袈裟,从此就成为正式的小和尚了。此后长住寺中,跟随佛爷学习傣文和佛经,还要外出化缘,处理寺内部分杂务。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其对佛经教义等掌握的程度可依次晋升为帕弄、都(就是佛爷,也有大小之分)、祜巴等。

弄片奘房院落后面的竹楼里就住着一群在此学习的僧人,大多是十几岁的少年,坐在桌旁做着功课,见到我们,露出不好意思的表情。我询问能否给他们拍照,大家互相看看,便只是笑,算是默认了我们的请求。面对镜头,小僧人仍旧有些羞涩,不时侧过脸用手捂着嘴笑,当我们挑选好背景,给他们一一拍完照片,想让他们再一起合张影时,一群人互相推搡着,站到一起,刚按下快门,其中一个小僧人便捂起嘴笑着跑开了,无论如何也不肯再回到镜头面前。

曼满奘房保留原有风格基础上用水泥修建,装饰精美  F4,1/8197秒,ISO400
曼满奘房保留原有风格基础上用水泥修建,装饰精美
F4,1/8197秒,ISO400
庆祝出洼的演艺人在敲铓排练  F4,1/256秒,ISO400
庆祝出洼的演艺人在敲铓排练
F4,1/256秒,ISO400
弄片奘房内的小僧人,在我们的镜头前害羞地摸着头,笑容清澈 F1.8,1/41秒,ISO100
弄片奘房内的小僧人,在我们的镜头前害羞地摸着头,笑容清澈
F1.8,1/41秒,ISO100

欢聚的节庆 出洼摆干朵

我们还未抵达曼满奘房,老远就已经听到锣鼓的喧嚣,不一会儿就看到一群演艺人敲着象脚鼓,击着铓,还一边跳着舞。我忙向他们打听今天是什么节日,一个抽着缅甸旱烟的爷爷满脸笑容地告诉我,他们正在庆祝“出洼”。

傣历九月十五日起,傣族老人开始进奘房拜佛,三个月期满后,欢迎佛祖重返人间,也就是傣历十二月十五日,这就是大爷口中的“出洼”,出洼后第二天,即傣历十二月十六日,“摆干朵”就开始了。

有“出洼”就有“进洼”,每年播种结束到傣历九月,信奉小乘佛教的傣族老人逢到七的日子就要到各个村寨的奘房去诵读佛经,拜菩萨,要延续三个月,傣语里把这叫做“进洼”,汉语则称为“关门节”。“洼”的意思是静静坐下来恭听诵读佛经,在“进洼”期间禁止僧侣外出讲经,禁止信众远行不归,禁止大型庆祝,其中一条就是在“进洼”的这段日子里,不能举办婚事。到傣历十二月份,人们把庄稼收完后,就能“出洼”了,戒规也会随之解除。在傣族文化里,“摆”是所有节日的统称,“摆”的种类繁多,摆干朵、摆帕拉、摆拉罗、摆汗尚、摆奘、摆斋等等,每当到了赶摆的日子,村寨里的群众都一起到佛寺内诵经,男人们敲锣击鼓,跳着舞,迎请佛像。待佛像一到,身着盛装的女人们就献花、供果,焚香燃烛。赶摆期间,人们还常常唱傣戏、玩游戏,未婚的青年男女趁此机会互相求爱,寻找意中人。“做摆”的主人还要进行宴请。按照傣族风俗,做了一次摆后,在宗教上的地位就升为“坦”,二次升为“帕嘎”,三次升为“帕戛勒”,四次升为“帕戛勒相”。地位越高,越能得到村人的尊敬,所以傣家人家家都会争取机会做摆。

我随着人群爬上奘房大厅的楼梯,脱掉鞋,走进奘房大厅内,高高的大厅内,一尊高大的释迦牟尼佛像盘腿坐在佛座上,雍容端庄,面容慈祥,四周围满鲜花、供品,一群傣族爷爷坐在大厅一角说说笑笑,吞云吐雾。大厅侧面,两个傣族妇女拿着长鸡毛掸清扫着窗户,她们要把奘房里里外外收拾得干干净净才能将佛祖请回到人间。不时有人捧进更多的鲜花和供品放到佛像面前,大厅门口坐着的傣族奶奶用人民币和缅币制作着节日的佛幡,人人脸上都挂着忙碌又满足的笑容。

今天过后,傣家村寨又将恢复起往日多情浪漫的生活,僧侣们可以走出佛门,信众可以出远门,傣家可以盖新房,小伙子们可以约姑娘,恋人也可以举行婚礼。为了迎接这日子,傣家人可不是要热热闹闹地庆祝一番。

奘房的院落里,男女老少们清理着院落的杂物,拿着各式供品进进出出。男人们拍着象脚鼓,敲起铓,为明天的表演排练着,女人们则聚在一旁,聊着家长里短,一阵阵爽朗的笑声传得老远,孩子们在院里奔来跑去,节日还未真正到,这气氛已经浓得化不开。

在曼满奘房,一群演艺人拍着象脚鼓,庆祝“出洼”,为第二天的“摆干朵”排练着  F4,1/395秒,ISO400
在曼满奘房,一群演艺人拍着象脚鼓,庆祝“出洼”,为第二天的“摆干朵”排练着
F4,1/395秒,ISO400
“出洼”玩的一种游戏,类似掷骰子猜大小  F4,1/8197秒,ISO400
“出洼”玩的一种游戏,类似掷骰子猜大小
F4,1/8197秒,ISO400
曼满奘房的傣族老人  F4,1/332秒,ISO400
曼满奘房的傣族老人
F4,1/332秒,ISO400
在弄片奘房的院落里打扫枯叶的小僧人  F1.8,1/8197秒,ISO100
在弄片奘房的院落里打扫枯叶的小僧人
F1.8,1/8197秒,ISO100
喊沙奘寺外的佛像雕塑装饰精美  F1.8,1/3165秒,ISO100
喊沙奘寺外的佛像雕塑装饰精美
F1.8,1/3165秒,ISO100

瑞丽小乘佛教

传入起源 关于小乘佛教的来源说法不一,一种说法中,公元1~2世纪之间,印度佛教中分裂出主张“普渡众生”的大乘教派,将原来只求自我解脱的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称为小乘。小乘佛教后来从印度传至斯里兰卡,继而传到中南半岛,经由缅甸,后传入中国云南省的德宏地区。但是小乘佛教到底在什么时候传入傣族地区,主要有“盛唐时期”和“明初”两种说法。

瑞丽奘房去处

喊沙奘房   瑞丽先进的奘房,位于喊沙寨子中。

弄片奘房   常驻一位佛爷,据传有预知世事的能力。

混板奘房   幽静静谧,院内种植有一棵百年榕树。

曼满奘房   位于畹町曼满村,是周边傣寨中较大的一间。

via Fotom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