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学者及评论家苏珊·桑塔格就已经指出,自1839年摄影术面世,“此后,几乎所有东西都被拍摄过,或看起来如此”。对于摄影师来说,这听上去既是个坏消息,也是个好消息。
坏消息是:要凭借题材本身吸引眼球的难度越来越大了。
好消息是:对于欠缺新意的题材,如果你可以拍得让人耳目一新,那正好可彰显你独具慧心的摄影师之眼。
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笔者曾经有过一段在高校教摄影课的经历。在那个课程的后半段,会让学生选择一个题材进行专题拍摄,当时曾建议某学生以“地铁人像”为题材。对于这种常见拍摄题材你也许会诉苦没啥可拍,那摄影大腕们是怎么拍的呢?我们可以从诸多摄影前辈的尝试中找到平凡场景不平凡拍法的灵感。
在上个世纪30年代末,当美国一代大师沃克·伊文斯萌生了拍摄地铁人像的念头时,他选择的拍摄手法是:偷拍。
“(人们)放下了防卫,摘掉了面具,甚于他们独自在卧室里(那里会有镜子)。地铁里人们的表情是赤裸的放松状态。”
伊文斯希望在人们不知情的状态下拍摄,以捕捉他们自然放松的表情。
当然,偷拍也是有技巧的。
首先,要想到一个既把相机隐藏又能便于操作的好方法。伊文斯先细心地把他的康泰时相机有光泽的部位涂成黑色,挂脖子上并藏在大衣里,然后将镜头从两颗钮扣之间偷偷伸出来,通过穿过袖子的快门线来按快门。
其次,要找个同伴打掩护。伊文斯通常会拉上他的女性朋友 — 海伦.莱维特一起去。对于偷拍而言,男女搭伴的方式显然会比单人更让人放松警惕……
三年时间,伊文斯在纽约地铁里共拍摄了大约600张人像,大部分影像都被尘封到1966年才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展出并结集出版。为什么要在拍摄完成二三十年后才展示这些影像?伊文斯对此的说法是:
“这些肖像由一部隐藏的相机捕捉,来自一个悔罪的密探和歉疚的偷窥者的双手。但经过一段有计划的时光洗礼后,粗鲁无礼的侵犯会被细心地软化及部分缓和。”
如果抛开伦理道德的层面,在数字科技如此突飞猛进的当代,“暗渡陈仓”的技术门槛比以前低太多了,比如使用手机或利用相机的反转屏,都能轻易地实现不为他人察觉的拍摄。
相对于伊文斯有“预谋”的拍摄,德裔摄影师麦克·沃尔夫拍摄地铁人像的契机则纯属因缘巧合。
1977年,沃尔夫因为工作的原因碰巧来到一个只有一条轨道的车站,当人们从列车一侧上车时,因为没有别的车轨与列车相隔离,沃尔夫可以方便地靠近列车另一侧的窗户。那次他拍了5张照片。
“当我回到香港看到冲洗出来的柯达克罗姆胶片时,发现人们望向窗外的样子非常震撼……在2008/2009年时我回到东京,在那里花了30天的时间。周一到周五从早上7:30到大约8:45的上班高峰期,每30秒一辆列车会进站,我会拍我的照片,然后在8:45返回酒店。”
这个系列被沃尔夫命名为《东京压缩》。系列里的下面这张还获得了2010年荷赛日常生活(Daily Life)单幅一等奖。
从沃尔夫的地铁影像里,我们既可以看到都市地铁高强度拥挤仿如沙丁鱼罐头的一面,也看到了东京地铁里长途上班族打盹的习惯。而这个习惯,英国著名摄影师马丁·帕尔早在沃尔夫正式开拍这个系列的十年前就注意到了。
帕尔在影像表达上的离经叛道,由布列松馈赠的“火星人”称号可推想而知。对于地铁人像这么陈旧的题材,帕尔不负众望地想到了一种“火星体”的拍摄方式:保留自己一如既往地对闪光灯的偏爱,俯拍每一位打盹的人并让其头部统一居中占据画面。这种对拍摄对象如标本采样般的分类拍摄,也称为类型学的拍法,源头可追溯至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德国。
乘坐过香港地铁的人,大概都会记得每次列车进站时,广播里以三门语言(普通话、粤语和英语)娓娓念出的温柔提醒:”请留意月台与车厢之间的空隙(Please mind the gap)”。
新加坡一名马来西亚裔广告导演Weilun Chong正是受到这句话的启发,在香港和新加坡的地铁里,把镜头对准正在穿过这个空隙的人们,拍摄了一组名为《请小心空隙》(Please Mind The Gap)的照片。
我们坐了那么多的地铁,试问谁曾想到把镜头对准这个不起眼的空隙呢?
上面列举的四组影像,从大的框架来看,都属于“被动式拍摄”的传统纪实范畴。而泰国摄影师兼导演本兹·泰纳昌拍摄的地铁人像,与以往的传统纪实影像已有了很大的不同,可以说是“主动式拍摄”。
在纽约待了一年的泰纳昌,在2012年的夏天回到了家乡。他首先注意到的一个大变化是很多人都有了智能手机。搭乘地铁时,泰纳昌发现几乎人人都低头看手机,每个人都沉迷在自己的小天地里,与自己周遭的世界完全隔绝。
尽管身处家乡,泰纳昌却发现陌生感与日俱增。对此,泰纳昌觉得非常痛心。他决定要想一个办法唤醒地铁里沉迷于手机的同胞们。
怎样才能让手机党的视线离开如磁石般吸引的手机屏幕呢?泰纳昌想到了一个简单粗暴却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车厢里突然大声喊出一个与环境毫无关系的词,比如:
煎蛋!
▼
西兰花!
▼
卡夫卡!
▼
蘑菇!
▼
鳄鱼!
▼
让泰纳昌感到欣慰的是:那一瞬间,每个人都从个人的小世界中走了出来,注意到了公共空间的存在。
如果你有耐心一直看到这里,笔者猜测你一定是个对影像有着强烈好奇心、对摄影有着深情热爱的人。这样的你,看到这么多国外同行对于旧题材不断推陈出新的生猛演绎,是不是已然热血沸腾磨拳霍霍?
确实,在我们身边的日常生活里,就有大量可被拍摄的题材,多从他人的拍摄中汲取营养,多看多拍多思考,然后你会猛然发现,拍大片不需要去远方,在平凡的日常里你都可以拍出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