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2:为人误解的“决定性瞬间”

天下之事莫不有其决定性的瞬间

布列松最常为人熟知的摄影观,当推“决定性的瞬间”(The Decisive Moment)。这是自认对摄影稍有了解者,都能琅琅上口的语句。

但各位可曾想过,此句话重要的原因?

以符号学的对应关系来说,我讲“汽车”这个词,你能马上联想到一台“汽车”;提到“公寓”,你能浮现群聚住所的样貌。这就表示这些词对你而言不止是空头名词,而是确实存在的概念。

[box_left] [/box_left]

那么,提到“决定性的瞬间”,对你而言是概念,还是词语?

当然,现实而言,台湾摄影界重视的是:《人像这样拍就对了!》、《XX教你拍美少女》、《神人攻略》、《达人讲座》、《相机女孩》等圣经、攻略本。可叹的是出产这么多达人、神人的地方,却欠缺介绍摄影大师布列松的专书,这也难怪“决定性的瞬间”在台湾总是面貌模糊、各说各话的名词。

举例而言,世人多以为“决定性的瞬间”是布列松的伟大创见,但并非如此。由一篇访问稿中,我们可以看看他的自述:

Shella:“书名叫《决定性的瞬间》,真正的意思是什么呢?”

Bresson:“你想知道书名的事?好吧,我跟它一点关系也没有。

我在红衣主教雷兹(Cardinal de Retz)的回忆录中发现了一句话,他说:“天下之事莫不有其决定性的瞬间。”我把这句话放在法文版里面。考虑书名时,候选名称有一整页之多。突然,西摩(Chim)说:为什么不用‘决定性的瞬间’呢?于是就这样定了,所以我是——你们怎么叫的——叫文抄公吧。”

由以上访谈可以了解到,布列松本人并不居功,也拒绝为“决定性的瞬间”下个一槌定音式的总结。事实上,他就是这样的人,是个无法一言以蔽之的跨领域创作者,但也因作者不以定义来限制自己的创作,就造成了各路摄影人马各凭己意地解释这个名词。这不能算错,因为布列松本人就不愿明确定义。

但对知识探究者来说,众说纷紜的状况下,知识不但无法累积,还出现许多误解,在这种状况下,也无法对这位大师做进一步的理解。

如果布列松不居功、不愿意下一言以蔽之的判断,那我们何妨以摄影史的角度探讨这个概念?将布列松身为一名摄影行动者、论述者的身份镶嵌至摄影史的长河中,或许我们能更了解“决定性的瞬间”在世界摄影史中的地位。

“决定性的瞬间”在台湾是以怎样的面貌出现呢?绝大多数都是标榜器材与技术,例如写手把“决定性的瞬间”放在GRD的器材文中,或是在《这样拍就对了!》等书籍中强调快门时机的重要性。此外,竟有摄影书把决定性的瞬间描述为Photoshop的功力。

纯就技术面讨论,这张不是瞬间动作的凝结;构图而言,也不是众人所熟悉的几何型构图。那么,为何这张照片可做代表呢?

你有想过这个问题吗?

关于此问题的答案,就在布列松和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关系里。[相关论点后文将有说明]

3评论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