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个心情平静的夜晚,畏冰才从电脑的深处将一张张照片仔细观看,过滤了旅途的牵连和行业惯性的审视,经过时间沉淀后他终于能够冷静地看待这些作品。各种感触与留恋、设想与判断呈现在面前。他与郝蕾带着作品一起来到798映画廊,找到他的老朋友那日松先生,一起选取了26幅摄影作品和一部纪录片,成为了后来的《如是——郝蕾+畏冰摄影展》。

现在郝蕾与畏冰回忆起来,已经无法再细致地描述两年前的每一个细微感受与难以入眠的心情,但他们不约而同地说“在今天来说,越发想念那段时间的感受。”

2010 年6 月3 日,摄于恒河
2010 年6 月3 日,摄于恒河

很多人的遇见

为了这一趟西行,郝蕾剃掉了她保养多年的长发,造型师老黑在电动剃刀的噪音声中,柔声说:“所有人失去之后,才懂得珍惜,就是这个道理”。郝蕾还找到了国内著名服装设计师樊其辉出谋划策。樊其辉在电话中告诉郝蕾:“衣服设计好了,但我要告诉你,我并没做什么设计。”于是《如是》中由四片白纱组成的素衣正式映入郝蕾的视线中,樊其辉解释说“人生下来,裹了块布,然后这块布跟着你长大了……”这些造型都非常契合郝蕾的心态:“既是修心,就不该让环境所扰,包括发型和衣服。四块白纱披成的衣服够了,可以遮羞也可以取暖。其实人不需要那么多东西。”郝蕾自己最满意的一幅作品,就是一块白纱从四面高耸的石墙之间飘落。虽然她本人并没有出镜,但“扔纱”这一举动和构思都由她自己完成。在作品中,这四块白纱轻灵飘逸,在每幅作品中律动飞舞,白纱不同的形态,暗合了“人生下来,这块布跟着你长大”的含义,如同人生中不同的姿态,成为画中人物精神的外在延续。这些白纱的象征意义在每一个观者眼中都有不同的表达,是通向个人内心的甬道。当然,在拍摄时,它还有个有趣的作用,充当反光材料。

2010 年6 月10 日,摄于博克拉
2010 年6 月10 日,摄于博克拉
西行者们试着放下先前固有的想象,去迎接未知的旅途。既来之,则安之,也成为一种自觉。“ 那个时候,已经不能算是创作了,因为创作需要构思。我觉得更像一次经历,一个形成,没有任何人为控制,也控制不了。”郝蕾、畏冰两个人早已建立起彼此对事物共通感应的信任,在拍摄过程中几乎没有任何要求和限制。郝蕾进入郝蕾的状态,畏冰进入畏冰的状态,在感觉对的时候按下快门,便是对的。这套作品可以说是由直觉促成,无法用言语阐释。郝蕾与畏冰两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到作品里面。畏冰用的是眼睛和相机,而郝蕾也摒去演员的姿态,以创作者的灵魂融入。

2010 年6 月10 日,摄于博克拉
2010 年6 月10 日,摄于博克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