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麦卡林 我用照片抨击黑暗

童年的生活只有战争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唐·麦卡林出生于英国伦敦的工人阶级家庭,四十年代他便遇上了战争,轰炸地点成了游乐场。儿童们玩战争游戏,因为生活里只有战争。轰炸中看到死人的头颅等骇人听闻的谈论成了伦敦人的家常便饭,也深深地烙在他的心里。麦卡林对于战争的痛苦记忆源于大 人们让他远离战争。5岁时,他和妹妹被 迫疏散避难,妹妹玛丽被送到村中最富裕 的人家,从那时起,他虽然是哥哥,却只能从窗户偷偷地看妹妹。这种设法看望妹妹的经验,使得后来他在拍摄战争时懂得 如何在不被人注意到的情况下,设法尽量 靠近自己的主题。战争中的这种疏散经验 使他终生喜欢亲近遭迫害的人。童年的家 境也使得他日后面对最穷苦的人时得以谦 卑自持。不用别人告诉他,他就清楚知道 他们过着何等生活。也许从那时起,他作 为一个战地摄影师的情怀就已经开始。

《国家地理杂志》支撑偏颇的世界

唐·麦卡林具有绘画的天赋,十三岁 便进入汉莫史密斯美术工艺暨建筑学院 就读,并赢得奖学金。对于视觉影像,他 天生敏感。一天晚上父亲病重,被送到圣 玛丽医院,唐·麦卡林和弟弟被送到邻居 家,这家人相当优雅,男主人在哈洛德百 货公司上班。唐·麦卡林就翻阅客厅里一 本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国家地理》 杂志呈现的摄影方式,与以往唐·麦卡林 看到的《世界新闻》、《图片邮报》、 《插图》等大不一样,对他来说是前所未 见。麦卡林被深深的吸引,甚至忘记了父 亲病危住院,直到警察来敲门,他父亲在 医院病逝了。

皇家空军枯燥的生活

唐·麦卡林十四岁那年便离开了美术 学校,开始赚钱养家,干调色工作,因为 患有部分色盲,又回头干传话小弟。他当 时唯一的摄影经验是到霍洛威路的杰洛米 照相馆,和妹妹坐下来拍张合影给家人。 1953年,唐·麦卡林参加摄影师笔试失败 了,只好再一次应征入伍,在英国皇家空 军服役并在航空侦察洗印处当摄影助理。 这让他有机会熟悉并掌握摄影的操作技术 和暗房技巧,并且有机会接触到航拍摄 影。生活突然改善了,唐·麦卡林被派驻 肯尼亚、埃及、肯尼亚和塞浦路斯等国家 和地区。轰炸机每天返航,带回三千多张 当地轰炸结果的照片,唐·麦卡林必须以 最快速度冲洗。轰炸机上有六部照相机同 时拍照。情报部门借助这些照片以决定次 日攻击叛军的战略。对麦卡林来说,这种 工作徒然累死人,不怎么有意思,虽然见 识了英国以外的世界。但除了那匆匆几眼 之外,大多时候看到的,都是其不想知道 的世界,被带刺铁丝网包围的世界。

1评论

  1. 这是摄影的另一面:真相的写照……这样的记录者总是凭着一颗伟大而悲天悯人的心灵让人敬重!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