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缅印战场的经历,是我一生的荣耀”
在距离二战结束已六十多年的今天,亲手记录战争的通信兵们大多已去世,仍然健在的也已近耄耋之年。今年92岁高龄的悉尼.格林伯格(Sydney Greenberg)就是其中之一。
策展人晏欢本想邀请他作为通信兵代表出席在重庆举办的“国家记忆”展。遗憾的是,他的个人医生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不让他乘坐飞机。当天史迪威将军的外孙约翰.伊斯特布鲁克、三名中国远征军老兵都来到了现场。唯独缺了记录历史的美国通信兵,这也成了在场所有观展人的遗憾。
记者本想通过电话采访这位老兵,却得知就在最近,他因车祸重伤住院。他的儿子菲利普.格林伯格(Philip Greenberg)在电话中告诉《外滩画报》记者,“爸爸现在情况稳定,但年龄大了,恢复过程比较缓慢。他在病床上还不断问我重庆展览的情况,他恨不得自己能在现场。”
菲利普很为自己的父亲自豪。在接受采访前,他发给记者一个视频,那是他才上6年级的女儿伊莎贝拉采访爷爷的作业。“即使在美国,也很少有人关心在中缅印战场发生的事。”菲利普说,“经历二战的那一代人正从历史的场景中迅速消失。随着这一代人的离去,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老兵的后辈,我们表达感激之情的机会也将很快消逝。”格林伯格出生于1919年,在纽约市布鲁克林区长大。21岁时,他应征入伍。通常每个人服役期为1年——也就是说,他本该到1942年12月就能退役。然而,就在那时,珍珠港事件爆发了。美国宣布参战,他被编到了第164照相连。
他就是第一批在大西洋畔弗吉尼亚州登上“苏格兰快艇”号的通信兵之一。起初,他并不知道自己前往的地方叫“中国”,直到军官给他们人手发了一本小册子,让他们学习印度和中国的“行为准则”,东亚国家的神秘面纱才在他们面前慢慢揭开。历经34天的航行,他们在猛烈的空袭中到达印度孟买。其中一半人留在印度跟随中国驻印军,格林伯格与另外的120人继续前往中国。
说起这段旅程,格林伯格最自豪的就是他到达中国的方式。他告诉孙女,自己是乘飞机翻越了著名的喜马拉雅山,降落在中国。最后到达昆明的40人被分成3个小队,每次执行任务的一组由一名军官和两名摄影师组成。就这样,他和长官以及另一名摄影师亚瑟.海基开始了长达两年半的战地摄影生活。
格林伯格所学到的“中国行为准则”包括自然、有礼貌、尽量学说中国话。因此,他常把家里寄来的香烟大方地发给当地老百姓。“如果你沿着滇缅公路走,看到抽美国烟的当地人,你问他们烟从哪来,他们肯定会说是美国人格林伯格给的。”菲利普说,父亲初到云南时有些水土不服。喝水沟里的水,使他频繁拉肚子。再加上长期在湿热的雨林中作战,许多中美士兵染上致命的阿米巴痢疾、登革热和丛林斑疹伤寒。格林伯格就不幸染上痢疾,至今仍没有痊愈。
2评论
我很尊重能够表达自己思想的摄影师
战地记者或摄影师是一个季度危险的行业,选择这个行业不光是对自己职业的爱好,也是对人类的爱。他们用自己的生命记录了历史,使历史有了极度真实的画面,也是我们见到了战争曾经带给人类的灾难。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