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在记录历史
在那4000多人美军顾问团中,有一支特殊的部队——第164照相连(164th Signal Photo Company)。后人能够看到这批珍贵而精彩的战场影像,从中找到父辈的足迹,都要归功于这群通信兵忠实的记录。
事实上,美国自第一次世界大战起,便组建了使用当时才发明不久的照相机和胶片摄影机全方位拍摄战争的专门兵种。他们既是摄影师,同时也是士兵。除了枪支和炮弹,相机也是他们的武器。
第164照相连共有250人,包括军官、士兵、摄影师等。他们的第一批前线人员于1943年12月到达中缅印战区,而后分成小分队,活跃在战区的每一个兵站。从印度加尔各答(Kolkata)到缅甸密支那(Myitkyina),从早期的列多公路(Ledo Road)到后来的史迪威公路(Stilwell Highway)开通至昆明,这群照相兵和大部队一起在枪林弹雨中穿行,同时按下快门,为这场战争和参与战争的人们留下肖像。
在当时,他们的作品被刊登在《中缅印战区新闻综合报》(CBI Roundup)上。这是一份从1942年起面向中缅印战场的美国士兵免费发放的战地报纸,在三年半里共出版了188期。从后人整理扫描的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为鼓舞美国大兵们的士气,报纸封面多半会刊登一张窈窕女郎的靓照。报道的内容则是第一手战况、战地生活记录,甚至还有针砭时弊的漫画作品。其中,所有标明“美军照片”的影像几乎都是164照相连拍摄的。
在某一期的报纸上,记者李.巴克(Lee Barker)回忆了这群身在前线、恪尽职守的摄影师。他写道,“他们的双重身份使照片见证了战争的残酷,也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因为他们忠实的记录,这一段历史才活生生地走到了我们面前……而当读者看到这些照片时,完全想像不到摄影者为拍下这张照片所经历的艰难险阻,甚至是死亡的考验。”
并非所有通信兵都上前方拍照,有些也负责后期冲印。照片一旦回到后方,这些“幕后”工作者就开始昼夜不停地冲晒照片。当时中国极度缺乏正规的冲印暗房和设备,因此冲印工作常在一间土坯农舍里凑和着完成。需要天平度量化学药剂时,摄影兵们只好从当地村镇的中药铺买一副古老的杆秤回来用。
美国《生活》杂志的摄影师本尼.霍夫曼(Beinie Hoffmann)的一张照片鲜活地记录了一个“战场新闻总部”的模样。照片中,十来个摄影师和文字记者们匍匐在一架小型飞机的机身下——那是一架在密支那战役中刚被击落的C-47运输机。有的扛着相机,有的敲着打字机,在一片废墟中建立起了临时的“新闻总部”。对他们来说,这里既能遮荫,又能避雨,比起机场跑道旁的堑壕,这架飞机残骸已是非常理想的遮蔽场所。“这里逐渐变成了安乐窝,床位日趋拥挤,空投物下面的护垫被搜集起来当床垫用。摄影师们考虑把飞机的厕所改装成为一个暗室,许多双警惕的眼睛时刻盯着空中来袭的日军飞机,一旦有事,大家时刻准备好立即撤离这里,躲到附近的散兵坑里,因为新闻总部可是日军空袭的主要目标。”当时报道二战的《纽约时报》记者笛尔曼.杜尔丁(Tillman Durdin)就是这一“新闻总部”的常客之一。在一篇名为《围攻密支那》的文章中,他生动的笔调让人仿佛置身现场。
在战场上,这些通信兵和其他士兵一样忙碌。通常他们会准备很多胶卷夹,在一个小袋子里卷片子,卷完后剪下来,把剩下的带子放回盒子里,然后接着拍。他们所有人都不会忘记的一个环节,是在拍完后写下胶卷号码,加上文字注释。
在牛子一行人扫描的两万多张照片里,几乎每张照片背后都标有时间、地点、人物和简要的事件说明。虽然这些都是通信兵们在战时条件下草草写就的,但他们知道,自己仓促留下的寥寥几笔,也可能成为留给后人的宝贵的历史资料。
2评论
我很尊重能够表达自己思想的摄影师
战地记者或摄影师是一个季度危险的行业,选择这个行业不光是对自己职业的爱好,也是对人类的爱。他们用自己的生命记录了历史,使历史有了极度真实的画面,也是我们见到了战争曾经带给人类的灾难。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