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经典——从大来到海鸥

大来120双反

大来双反相机装有80mm F3.5的三组三片摄影镜头和取景镜头。这款相机模仿了前苏联和东欧双反上下镜头啮合齿轮的调焦方式,快门速度1-1/300秒,有B门,没有自拍和闪光同步接口。首批大来双反是为了向当年的五一劳动节献礼,所以在铭牌上可以看到51字样,产量大概在100台左右。之后大来照相机厂改为北京照相机厂,真正量产后的商标是长虹1型,即大来
双反的量产型号。长虹2型为1型的改进型号,增加了自拍装置。长虹1型和2型的总产量为7600台。天坛牌双反则是北京照相机厂1959年至1961年的产品,有两个完全不同的版本:第一个版本是仿制理光RicohVIIS型双反相机,取景镜头和摄影镜头由齿轮啮合,总产量为273台,其中又分汉字铭牌和拼音铭牌两种;第二个版本仿制的是雅西卡A型双反,具有自动停片机构,快门速度为1-1/500秒,有B门,并有自拍和闪光同步插孔。可惜只生产了两台样机,仿制项目就匆忙下马了。

上海4型(海鸥4型)120双反

海鸥4型双反取景镜头为75mm F2.8,摄影镜头为75mm F3.5,都属于3组3片的柯克型结构,快门最高速度为1/300秒,手轮卷片与快门上弦联动,并具自动停片自动计数和防重拍功能,做工精致扎实,性能稳定可靠,在当时属于比较先进的机型,基本上达到了禄来柯得(Rolleicord)上世纪50年代初期的水平。此后上照厂将其产品商标统一为“海鸥”,这款相机随即更名为海鸥4型。此后,1968年上海照相机厂又投产了使用摇把过片的海鸥4A型双反相机,其他方面则基本相同,4A的后期产品则开始出现高亮裂像式对焦屏,还有部分高端型号配置了75mm F3.5天塞结构镜头。
海鸥4A及其延伸型号4A-1,是海鸥系列双反中的中坚力量,其精良的制作工艺,体现了海鸥双反相机最高的制作工艺水平。海鸥4A曾为我国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新闻摄影做出过不朽的功绩,很多经典的历史瞬间就是由海鸥双反所记录下来的。尽管海鸥双反最后有4A-105、107、109等出口高端型号,但都没有了4A和4A-1往日的辉煌与经典。在1969年海鸥又推出了4B型及其延伸型号4B-1型,可称为“平民机皇”,在百姓中的拥有量是最高的。此机型属于海鸥4系列的低档机型,采用手轮卷片、后背红窗计数,摄影与取景镜头都是75mmF3.5柯克或柯克改进型,手动上弦的快门
最高速度为1/300秒,先期产品是磨砂玻璃聚焦屏,后期的4B-1也和4A-1一样改为高亮裂像屏。这款机器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期,几乎达到了摄影爱好者人手一台的程度,是我国摄影器材史上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如今的双反120相机收藏市场中,海鸥4B型及4B-1型更是占据了大半江山。后来海鸥又推出了一款可以使用135胶卷的4C型双反相机,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相机系列。

其他品牌

在上个世纪70年代如雨后春笋般面世的十余种120双反“新产品”中,出现了友谊(武汉照相机厂)、东方(天津照相机厂)、牡丹(丹东照相机厂)、华蓥(重庆照相机厂)、珠江7型(广州照相机厂)等在市场上颇受欢迎的双反相机。

虽然大体的制作工艺相同,但是仍不乏亮点之作,如“测光相机”:牡丹MD-1D型120双反增加了测光系统,指示灯显示测光情况,是国产双反相机中仅有的几种有测光功能的相机之一;“高速快门相机”:青岛牌双反系列中的青岛SF-2相机仿制禄来福来克斯MX(Rolleiflex MX)的1/500秒机型,一样采用两个手轮调节快门速度和光圈,因其装配的是进口的康盘式快门,最高快门速度达1/500秒,所以在市场上的身价颇高;“彩妆相机”:四川光学仪器厂生产的华蓥双反相机用红、绿、黄、蓝、黑五种颜色对光圈数值进行了标示而且快门按键外也涂成了蓝色,取景镜头和摄影镜头的镀膜颜色也不相同,在国产相机中别具一格。总体看来,其他品牌的双反从质量到耐用程度与“上造”还是存在一定差距。

2评论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