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纵览——从辉煌到没落

星火萌芽(1956-1962)

双反是最古老的机种之一。它的前身是1872年Marion制造的Reporter双镜头照相机。设计者将两个相机相叠合,上面的机身通过磨砂玻璃调焦屏进行调焦,下面的机身使用9×12cm的干板相机进行拍摄,这便是世界上第一台取景与摄影镜头分离的双镜头相机。从发明之始到20世纪四五十年代,双反相机的制造工艺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成为很多摄影师的不二之选。但与此同时,新型
120单反相机不断进步,彩扩机的普及更是将轻便易用的135相机送入了千家万户。在120单反与135小型照相机的两面夹击之下,欧美国家的120双反的生产规模从上世纪50年代末期起迅速萎缩,逐渐退出摄影器材市场。但是西方不亮东方亮,另一个120双反的生产中心正在年轻的新中国悄然形成。

1956年,北京大来精机厂与永新合作社、荣炎合作社联合组成公私合营的大来照相机厂。在1957年,大来照相机厂以日本的“Ricohfl ex”相机为蓝本成功仿制出“大来”120双反,并很快转入小批量生产。同年,经上级批准,该厂转为国企,更名为北京市照相机厂,产品改名为“长虹”,生产了7000-8000台,成为新中国照相机工业的元勋。在1959年,又将“长虹”改名为“天坛”。与此同时,1958年上海照相机厂试制的“58-IV”型与西北光学仪器厂试制的“长乐”牌120双反也是那个年代的先驱之作。可惜由于受到工艺水平的限制及“大跃进”与三年自然灾害后对经济的调整,除北京少量生产了一些大来双反及其姊妹机型之外,其他产品都夭折在试制的襁褓中。

经典辈出(1962-80年代)

1962年,从生产135照相机中积累了丰富经验的上海照相机厂,推出了上海4型(后改称“海鸥4型”)120双反照相机。该机基本上达到了禄来柯得(Rolleicord)上世纪50年代初期的水平。此后,1968年上海照相机厂又投产了用摇把过片的4A,1969年推出用红窗计数,可兼容6×6与6×4.5画幅的4B及可以兼用135胶卷的4C,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相机系列。建国后,国家将照相机定为生活奢侈品,进口数量极少,除新闻单位可以通过内部特批进口少量的照相机之外,地方单位很难买到适用的照相机。海鸥4型问世一举解决了单位用机的燃眉之急,畅销全国。而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彩扩机进入中国,这不仅吹响了135相机进军的号角,也唱响了120双反消逝的挽歌。到1985年以后,除去海鸥为了满足出口的需要,仍维持少量生产之外,其他品牌双反的生产都已经画上了句号。

双反在中国的生产可以称得上是相机生产史上的一个奇迹。一张设计图纸可以提供给几十个相机厂家生产,这在注重品牌的西方国家是不可想象的。在经历了文革动乱之后,各省纷纷成立了自己的照相机厂,形成第二次相机发展的热潮。在计划经济的大环境下,各地的照相机厂都向当时制作工艺出色的上海照相机厂“学习”,实际上就是换个商标来仿制,不同的照相机厂生产的相机甚至螺丝钉都能互换。这是“上造”的光荣,却又是中国照相机工业的悲哀。一个国家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同时生产如此多种不同品牌结构相同的照相机,可谓空前绝后。我们称之为奇迹,其实更应该是一种反思。

2评论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