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想起来那时候对摄影真是痴迷,虽然自己学的是光学专业,但是和拍照片关系不大。除了完成学业,我的业余时间都花费在搜集和查阅与摄影相关的书籍,那时候稀缺的国外摄影画册是最让人迷恋的。不论是上课,吃饭还是自习,我都带着相机,差不多一年下来,老师和同学已经对我的快门声和闪光灯习以为常。上大学的前两年每个月都有一两个周末,我坐火车从长春回到哈尔滨,在家里门厅布置起简易暗房,整夜冲洗照片,第二天上午带着照片到王福春家,那时候他也在拍摄“火车上的中国人”和“黑土地”这两个专题,他的经验让我对摄影的理解进步很快。
四年大学生活,我拍了四年照片。在这之后,我觉得自己已经是一个摄影师了,改行是自然而然的事。后来从事职业摄影,我都很有信心完成各种任务,因为作为一个摄影师要具备的职业素质:技术、感觉、勇气和忍受寂寞,我都在大学期间学习到了。当然这些都不是我的“正经”学业。
我毕业后将相机交给比我小两届的女友(现在是夫人了),她拍摄了我镜头的禁区: 女生宿舍。虽然拍摄的量不多,但是已经有足够“ 重量级”的画面出现了。
转眼十年过去,2 0 0 6年一个开学的日子我再回到母校时, 那里的变化让我吃惊,校名已改成“长春理工大学”,校园的面积扩大了好几倍,到处是崭新高大的楼房,在校学生从我们那时候的四千多人增加到两万。高年级的学生向新生叫卖手机卡。面对我的镜头,小师弟一脸严肃地和我说起肖像权的问题。宿舍里人手一台电脑,恋人在旁若无人地亲热,摩托车呼啸而过⋯⋯除了还未拆除的几栋老楼,我几乎分辨不出这里曾经的面貌。薄薄的照片,经过时间的累积而变得厚重起来,和我年龄相近的人,都能从我的照片中追忆起可爱的大学时光。
“我的大学”是我摄影生涯的第一部作品,现在翻看那些照片,虽然影像显得粗糙,但是那些生动真实的画面仍然让我深深感动,这种感动也是我坚持从事摄影的动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