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摄影很难突破,而这也是他一直在努力做的。“我一直觉得突破自己特别难,在突破的过程中,几乎可以说是痛苦,有的时候我往床上一躺,满脑子都是照片, 但是你又不知道怎么改进,怎么突破,那种孤独和寂寞挺难受的。” 他出去采风的时候, 一般都拿五六套相机,徕卡、尼康f 6、哈苏他都经常带着,从来不怕麻烦。拍回的照片他很多都拿去台湾冲洗、扫描,以保证质量最优。对于拍出的照片, 他常说“这张我挺喜欢的”,但他从来没有完全满意过,永远想着下次要怎么拍,怎么突破。

“我不记得小的时候我有什么和摄影有关的理想,但是我长大以后,我的阿姨跟我说,我小时候说我要是能成为一名摄影家就好了。我真不记得了,也许是受父亲的影响。” 1 5 岁的时候,父亲单位的一个海鸥1 2 0相机是王琛摄影的起步。他常带着相机让同学们摆出各种各样的姿势拍照片,然后自己回家弄点显影药、定影水,再买几张相纸,在简易的暗房里洗印出来。就是从那时起,他和摄影的缘分就开始了。

“但那时候玩摄影还是一个挺奢侈的东西,所以只能放弃了,然后心里就有个情结,没有刻意地要做什么,只是后来发现,总是在摄影周围做事情。”王琛毕业后分到了广州市公安局白云分局交通科工作, 但是8个月后他就辞职去了深圳。到了深圳以后,他在深圳市石油化学工业公司旭日印刷有限公司的制版车间(也叫影房部)工作, 负责冲印、拼版、挑图、编辑、印刷、出版等工作, 后来还有机会去英国学习这些专业技术。“ 其实这都是技术工人的培训课程,跟摄影本身并没有特别大的关系,但是也是这个经历,让我的摄影,是从最基本的实践开始。”

后来, 王琛和著名摄影家刘伟雄合作, 创立了中国第一家私营广告公司深圳新星设计有限公司, 他有更多的机会认识摄影家, 有机会再次拿起相机。从此, 工作之余, 王琛就是拿起相机去外地采风, 去过了日本、非洲、云南、甘南等地, 尝试了航拍,也数次遇险。十年的积累后, 王琛出了《生命因摄影更精彩》, “ 这本画册算是一个交待吧, 告诉大家我这些年在做什么。”

“我做跟摄影有关的事情都特有劲儿,拍照片、整理底片、组织我们协会的活动,我都特高兴。老有人问我,说是不是为了炒作,我说摄影这事对我来说如果让我觉得有压力的话我肯定坚持不下来,工作压力都很大了,再加一个摄影的负担,挺没必要的。”

深圳企业家摄影学会的联络地址、电话都是王琛公司的, 学会日常的事务都是他来打理, 为了协会的活动, 他每年要出资2 0 万元。他经常组织各种聚会或者采风活动, 今年“ 十一” , 他又准备组织会员去罗布泊采风,和当地的摄影家协会和影友的沟通工作都已经完成了。

“我们协会是第一家企业家协会,当初就我们四五个发起人在一起交流,觉得应该给我们这些爱好摄影的企业家一个方向,有一个出发点。到现在我们已经3 0 0多人了,经常聚在一起。这些人都很豪爽,很哥们儿,我还是和一帮有情有义的人混在一起,除了拍照片,还认识好多哥们,挺开心的。”

Q&A对话 王琛

《摄影之友》:为什么这么多年对摄影的热衷一如既往?

王琛:它对我来说不是达到什么目的的工具,让我觉得很轻松很快乐。它跟工作完全不一样,比如我最早的时候是印刷塑料挂历起家的,我现在看见塑料挂历就烦。因为我在拍照片的时候,得到的总是快乐,换做是任何一个人,一件总是能让你快乐的事情,你会放弃吗?它不光是一个爱好了,是生活中的一部分,能陪我一生的东西。

《摄影之友》:你一直在坚持用胶片?

王琛:对,我就是喜欢胶片的质感,我航拍非洲的时候都用胶片,虽然数码方便,但是我喜欢保存胶片,再加上我的经历和习惯,所以就一直坚持用胶片。

《摄影之友》:你的风光作品的特点是什么?

王琛:我总是把有生命的东西纳入纯粹的风光里,比如我拍珠峰,我会赶一群牦牛过去,拍岗仁波齐,我把海鸥从15公里外引过来,有生命参与的瞬间是不能重复的。

《摄影之友》:你怎样把握能让自己在最美的瞬间按下快门?

王琛:摄影其实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你要想很多东西、看很多东西,然后可能在某个时刻,情、景正好吻合了你积累的那些感受,才能有优秀的感觉。

《摄影之友》:《生命因摄影更精彩》出版后还有什么打算?

王琛:我打算再出一本颠覆性的画册,都拿宣纸印刷,制作成很国画的那种感觉。

《摄影之友》:这么大的颠覆不怕被批评?

王琛:不怕!其实有的时候咱们很多思维都是惯性思维,比如觉得画册就应该印在铜版纸上,并没有尝试过其他的方法。而且我想得挺明白的,这个尝试成功了当然好,不成功也是实践了一个想法,有人批评就证明他在关注,也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