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材高挑、鼻梁挺拔的俄罗斯后裔,是成吉思汗之子“窝阔台”大汗为我们在中国北边陲留下的一道历史印记;撇开这些沉重的过去,在这个有些闪眼的金色时间,来到内蒙古临江屯风情小镇, 感受俄罗斯族浓重的列巴、奶油、蓝莓,以及这个秋天,木头和桦树叶飘散的味道。
到临江还有一公里,于师傅把车开上了一个高高的山坡,碾过一片收割后的麦地,我们到达了一处白桦林边。他是临江人,他说,“这里有一个与室韦一模一样的界碑,标着第112号,只是没有哨卡,也没部队驻守,只有一个界碑在这个无人的地方,俯瞰着额尔古纳河,以及对岸俄罗斯的广袤土地。”
喀秋莎和大面包万岁
临江是一个屯,总共八十来户人家,一条土路把整个村子一分为二,从这一头走到那一头不过七、八分钟。我们到达的时候是正午,跟着于师傅,我们来到了杨晶家的花园里,夏日里最后的向日葵耷拉着脑袋,另一种不知名的爬藤类植物长满了木栅栏。于师傅熟门熟路地按了按喇叭,我注意看了一下,这个地方就是大名鼎鼎的杨晶俄罗斯旅游之家。一会儿,出来一个面目温和的女子,她就是杨晶,俄文名叫喀秋莎,让人不禁想起那首俄罗斯民歌,明朗的节奏和这个时候的心情颇为相似。
喀秋莎是一个乍一看并不能看出她有多少俄罗斯血统,鼻梁虽然跟其他俄罗斯后裔一样坚挺,但脸部轮廓,例如颧骨这些关键部位却跟汉族人一样并不那么突出;相反,喀秋莎的老公更像是一个俄罗斯人,而且他才是这家店的老板。他们家共四个房,两个三人间,一个标间,一个大床间,床单被褥洁白干净;喀秋莎家是可以点菜的,看看她家的菜单,一面是中餐,一面是俄罗斯菜,其中俄式烙鸡蛋非常赞,是一种平底的铁锅,烙了六个鸡蛋,上面撒了西红柿和青椒,红黄绿相间非常美丽,这让我想起一位兰州同伴的沙拉鸡蛋饼,不过味道却不太一样。
临江屯有不少老太太对穿着打扮都很讲究,你能看到他们的小毛衣上有别致的钩花,有些还镶嵌着闪亮的珠子,美丽不需讲究年龄。
吃完饭,坐在喀秋莎花园里的秋千上,跟着一些五颜六色的小野花和向日葵发呆,看着周围的院子,我发现这里几乎每个院子里都有秋千,大概俄罗斯族都有一些小浪漫的情怀吧!正当我有些困意时,喀秋莎走过来,“你们想不想一块儿来做列巴?”我虽然一直听过关于列巴的“传说”,可也是第一次能亲自做一次。进入制作工序我才发现,原来列巴这种食物并不像面包是由大米或粗粮磨成的面制作,而是由一种叫“列巴花”的紫红色植物发酵而来,有点儿酸。喀秋莎一边将列巴捏成各种形状,一边跟我说:“在临江屯,几乎每一户人家都有一个列巴炉,专门用来烤制列巴;而且我们的还有一个特点在于自制果酱!”老赵突然得意地说,“你知道吗?这果酱是沿路上那些野花的果子酿成的!”喀秋莎马上点了点头,示意他是绝对正确的,并补充道:“那些果子酿成的果酱叫做‘红果酱’,我们这儿还有蓝莓果酱,都很美味。”我们虽跟着她边学,边捏,但列巴在我们手上依旧奇形怪状;当我们抹完果酱,并将它们放进列巴炉后,喀秋莎的丈夫拿来劈过的白桦树木材做燃材;再用刷子刷上一层薄薄的色拉油,这样列巴看起来便金黄光亮,色泽动人,诱惑力十足。
晚餐时喀秋莎端来了俄罗斯酒,说“喝点儿酒,舒服!”于是,大家在邻近傍晚的时候有了最初的醉意,同行的人一边高歌着《喀秋莎》,一边叫嚷着,喀秋莎万岁!列巴万岁!我想,这将是一段让人日后有些脸红的难忘回忆!
全木式屋子在冬天是最暖和的地方
2评论
向往
我们去内蒙古的时候也住杨晶家,她家的知名度太高了,呵呵,不过我们当时没见到老板娘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