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惠民的摄影经历
1988年我开始从事摄影工作,先后在《人民日报》、《求实》等报刊上发表新闻纪实摄影作品300余幅[组]。2007年参加第22届中国摄影艺术展览《吉木成佛》、《小矿山矿工生活》、《毛泽东故乡人》获的记录类组照银奖、铜奖、优秀三项奖牌。2009年4月《毛泽东故乡人》组照获第二届全球索尼专业摄影大赛当代热点类第三名。
2011年8月,获美国《国家地理》“所有之路”摄影基金 “职业摄影师奖”。
二十来年,我一直选择环保、变迁、矿工等当代热点主题,用五年、十年、二十年时间跟踪主题。关注拍摄主体的发展、变化、得失。目前完成了《潭城记事》、《岜沙二十年变迁》、《小矿山矿工生活》、《吉木成佛》、《树的前世今生》等8个纪实摄影专题,并在《文明》、《中国青年》、《中华文化画报》、《中国摄影家》等数十家专业杂志上发表了相关作品。
本组作品在不同的时间段有不同名字,比如《还乡》、《毛泽东故乡人》、《毛泽东与故乡人》等,那么这组作品的创作过程又是怎样的?到现在为止这组作品优秀的标题又是什么?
我本身就是湖南人。在湖南湘潭生活工作了25年,因工作需要每年数十次往返于 “湘潭—韶山”。在对“红色圣地”长期的观察与思考,我渐渐的认识到了拍摄一部反应当下 “毛泽东与故乡人”为主题的摄影作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拍摄中我不断思考新中国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发展给国家经济和建设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同时也造成了人们思想道德观念巨大差异和人生价值观的混乱。我们需要一个怎样的精神世界与思想寄托?这是一个值得当下中国人深思的重要问题。今天细算下来,拍摄这个专题至今已经有18年了。我常在日常生活、出差旅行、重大活动、民间祭奠中发现当今社会与毛泽东相关联的画面瞬间。拍摄积累了3000多张底片和数据。这次从中挑选12张图片编辑组成“还 乡”这个摄影主题。希望能用这些影像来再现、反思我们的现实与未来。
摄影作品的标题虽然只是一个名称,但好的标题可以起到点睛作用。有的人喜欢直白的,有些人喜欢含蓄的。中西文化背景不同,对作品理解会存在差异,过于复杂的标题可能不方便读者理解作品本意。《还乡》这个标题即简单又深刻,目前你看见的这12张作品我认为更适合这个标题。
《还乡记》—2011年初,年迈的母亲突然病危入院。那年春节是在呼救声与迎新鞭炮声中焦虑的度过。母亲脆弱的生命仅靠输液维持着。夜深人静,昏迷着的她偶尔喃喃自语:“要回去了,要回去了….. 那时我只能用温暖颤抖的双手紧紧的握住母亲长满老茧冰冷的手,让她感到亲情、温暖和力量。
2月立春的那天,天空突然晴朗了。久违的阳光照进了寂静的病房,母亲突然睁开双眼苏醒过来。家人们多日焦虑不安的心终于放了下来。我疲惫的回到家里,推门映入眼帘的是暖暖晨光照在那尊跟随父母南来北往五十余载的毛主席像上。那一刻,我突然感受到了“还乡”的重要与必然。其实人们总是在追求梦想与希望中远行,在成功与思念危难时还乡。
那么究竟这组作品用了多长时间来拍摄,地域跨度又是多少呢?
1993年12月,我开始《毛泽东故乡人》专题拍摄。每年12月26日这一天都会去韶山冲毛泽东铜像前参加各种纪念活动的拍摄。在潮水般的人流中按动快门,记录了很多感人的故事。天蒙蒙亮,韶山毛泽东铜像广场和故居前已是花的海洋、鞭炮的世界。人们摇着红旗,唱着歌感谢毛主席创造了今天的生活;更多的人会向毛主席铜像进献花篮鞠躬表达对伟人的崇敬之情。老人们将红烧肉、火焙鱼等摆放在铜像前叩首祭奠这位东方伟人。耳旁常常听见人们深情地呼唤:“毛主席我们永远怀念您……”
在韶山连续拍摄6年以后,我拓展拍摄区域和内容。从湖南湘潭东方红广场到北京天安门广场,从毛泽东故居到北京毛泽东纪念堂,从民间工匠制作的毛主席塑像到各种艺术博览会展览的毛泽东有关艺术作品。多角度、全方位形象生动地记录人民群众对伟大的怀念崇敬之情。经过10年努力于2007年初完成了这个专题阶段性拍摄,并着手整理编辑作品。在确定主题后多方面听取专家学者建议,在作品整体色彩调整、图片编辑上下功夫,使主题更加突出。
2007年7月我将编辑完成的《乡情-毛泽东故乡人》送去参加第22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获得了记录类优秀奖,并在吉林长春等地巡展。同年这组照片参加平遥国际摄影艺术节联展。为推广传播这组作品,2008年7月我又重新拍摄挑选部分照片发表在国际专业摄影网站,为这个专题图片走出国门做前期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