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紫边及基本做工
紫边是每支镜头都需要克服的问题。本次选择的白蓝黑相间的建筑物能够非常明显地表现出各支镜头的紫边控制能力。除去松下G 14-45mm和索尼E 18-55mm镜头,另外两支镜头的紫边控制能力绝对超出了其“套头”的定位。
谈到基本做工方面,四支镜头都在减小体积方面下足了工夫,其中奥林巴斯镜头在收缩状态下只有43.5mm长,十分符合EVIL相机的定位和设计理念。
紫边测试
[column width=”4″]虽然是全新的卡口和外观设计,索尼E 18-55mm的紫边控制依旧不能达到优秀。在画面中心部位,紫边基本不影响成像,但画面上部建筑与天空相接的位置,白色墙壁的上下边缘偏紫和偏青两条线则十分明显。F5.6和F8.0两挡光圈的样片紫边未得到减轻,继续收缩至F11,整体画质更是有所下降。
紫边测试评定 ★★★☆
[/column]
[column width=”4″ last=”last”]
同样的拍摄条件,奥林巴斯镜头的紫边控制能力可以说是四支镜头中优秀的。最大光圈拍摄的样片,画面中心的明暗过渡锐利自然,丝毫没有杂色。边缘高光部分紫边非常轻微,如果不是放大到200%,不会
影响观看。与另外三支镜头对比,奥林巴斯ED 14-42mm在紫边测试环节可以拿到满分。
紫边测试评定 ★★★★★
[/column] [column width=”4″]三星NX10的样片曝光略欠且色调明显偏暖,不过并不影响我们对紫边的观察。F3.5的样片高光边缘部分基本没有出现紫边现象,不过明暗过渡比较肉,黑白细节的混杂影响观感。在F5.6时,锐度得到很
大提升,本已极其轻微的紫边可以说完全消失。
紫边测试评定 ★★★★☆
[/column] [column width=”4″ last=”last”]相对于同为M4/3卡口的奥林巴斯ED 14-42mm,长焦端多出3mm的松下G 14-45mm镜头的紫边控制差强人意。F3.5大光圈的样片从画面中心到边缘的高光过渡部分紫边都非常明显。但在F5.6时,紫边控制能力提升相当显著,画面可用度大大提高。可见在大光比环境下,应收缩一挡光圈拍摄。
紫边测试评定 ★★★★
[/column]
基本做工
[column width=”4″]抛开蔡司系列,笔者认为这支索尼E 18-55mm是包括G系列镜头在内的所有索尼镜头中最漂亮的一支。尤其是配合银色的NEX-5C,纤巧精致,二者相得益彰。作为关注度极高的产品,NEX系列的配套标变做工没有让人失望,加上简洁大气的外形设计,本支镜头在本环节的分数当然是5星。
基本做工评定 ★★★★★
[/column]
[column width=”4″ last=”last”]
奥林巴斯镜头采取了一个卡扣的设计:当不使用时,镜头可以缩在镜筒中来减小体积;在使用时只需轻轻转动,镜头前端便会伸出,十分精巧。不过40.5mm的滤镜口径较小,比较难搭配UV等滤镜。本镜头有黑色和银色两个版本,来配合E-P系列各种颜色的机身。
基本做工评定 ★★★★
[/column] [column width=”4″]三星镜头的后镜组较小,且保护得较好。塑料材质的镜身质感较差,且较为光滑,镜头体积也是四支镜头中最大的。不过NX10体积也较大,所以二者搭配较为合适。镜身上防抖开关拨钮顿感清晰,变焦阻尼也很适中。该镜头目前只有黑色版本。
基本做工评定 ★★★★
[/column]
[column width=”4″ last=”last”]
松下镜头的设计比较传统:黑色的镜身,明显的调焦及对焦环,精细的金属卡口,整体操作手感非常不错,搭配红色或黑色的GF1机身十分漂亮。口径也是经典的52mm,非常适合安装滤镜,但最近对焦距离比其他三支镜头稍远,不过其最远90mm的等效焦距弥补了这一不足。
基本做工评定 ★★★★☆
[/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