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位日本摄影家
他凭借一组颇具争议的偷拍
颠覆了主流媒体和外人眼中的日本女性形象:
疲倦、迷茫、呆滞、愁苦
……
这组日本女性在地铁上休憩时被偷拍下的摄影作品曾引发不小的轰动
《静音模式》系列,地铁和电车上的日本女性
这组作品直接引发了静音快门在日本的销声匿迹!
同时,却一举获得日本摄影最高奖项
——木村伊兵卫奖
之后,这位摄影师先后5次
担任木村伊兵卫摄影奖的评委
以独到的眼光,推举出不少颇有想法的新生代摄影师,他就是
————
濑户正人 Seto Masato
————
濑户正人受邀担任图虫网“街拍中国”摄影大赛的导师
这样一位大赛资深评委
不久前来到了北京
亲自“问诊”当代新生代中国摄影师的作品!
《摄影之友》作为特邀媒体
出席了评片会现场,并为影友献上直播
我们现场征集了杂志读者的街拍作品
现场气氛十分高涨
直播当即获得了1万多次的观看点击量
其中一位影友的作品获得了濑户正人的高度赞誉,称之为:
“非常天才”
获赞读者黄煜的街拍作品
▼
获赞读者任宇超的街拍作品
▼
看到中国影友的作品质量,一向对中国颇感兴趣的濑户说自己感到非常惊喜,说明中国影友对街头摄影的热爱程度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
法国摄影师Pierre的作品
▼
摄影师陆阳的作品
【与木村伊兵卫奖结缘】
濑户正人
与木村伊兵卫摄影奖的缘分
便源自他对城市表情的一份深刻洞悉
『寫真』
-在日语中意为“照片”或“摄影”-
是一个现代人无比熟悉的词语
它充当着透视人们生活最直接的窗口
并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摄影纪录下当代日本的社会百态,就像精妙的浮世绘画出明治时期的日本众生。其中『日本寫真界』的最高奖项——木村伊兵卫奖,更是为日本摄影的进化做出了无数贡献。
濑户正人曾是著名摄影师森山大道的学生,又给深濑昌久做过助手,获得过日本写真家协会和东川奖的新人奖。1996年又凭借代表作《静音模式》获得第21届木村伊兵卫摄影奖,并在此后多次作为该奖项的评委。
【代表之作】
濑户的代表作品有《曼谷&河内》、《起居室》、《静音模式》、《野餐》、《槟榔西施》、《消失的土地》、《铯》等。在今年9月,他来到中国作为“街拍中国”北京工作坊的导师与学员交流指导。
其代表作-起居室(living room)将镜头对准在东京的亚洲其它族群;静音模式(slient mode)拍摄了地铁上的女性,拍摄出来的形象区别于杂志上卡哇伊风格,而是略显疲惫的真实状态;野餐(picnic)依然将镜头对准亚洲族群,拍摄了公园里的年轻情侣;槟郎西施(binran)拍摄了槟郎女的生活。
【摄影之友专访濑户正人】
摄影之友:我们都知道,你最开始是为了继承父亲所经营的照相馆才踏上摄影之路的,那么,从父亲的照相馆中学到的东西与在学校里学到的有何不同?照相馆又给你留下了哪些难忘的回忆?
濑户正人:最开始,我在照相馆里只学了人物肖像的拍摄。到了东京的学校以后,才知道摄影的其他范畴,比如说报道摄影之类的,从那时起,我对于摄影的了解才开始广阔了起来。
我父亲最先是在泰国经营照相馆,当时泰国王室来到我们所在的县城,于是县城政府便委托我的父亲拍了一天报道摄影。我记得有一张特别有代表性的照片,画面是国王走下飞机,大家都在敬礼。这是我父亲用禄莱双反拍的,他把这张照片装裱好,放在照相馆的展示橱窗里,好多人都想买这张照片,甚至有泰国东北地区的人慕名来买这张照片,当时父亲因为这张照片挣了好多钱。
摄影之友:作为森山大道的学生、深濑昌久的助手,两位老师给你带来的影响有哪些不同?
濑户正人:两位老师的摄影作品、为人做事,以及生活习惯都很不一样,但在我心中,他们两位的作品是有某种共通之处的,我学到的也是这个。至于这是什么,是很难解释的,我想这就像是所有学科都可以归结到哲学上一样。
摄影之友:你在成为自由摄影师之后,第一个成系列拍摄的主题是泰国曼谷,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你想回到那个阔别多年的地方呢?
濑户正人:在大学毕业之后,我就成为了自由摄影师。当时,我想了很久自己到底想拍些什么,最后还是决定回到自己出生的地方去看一看,找一下那种最初的感觉。我去了泰国之后,发现自己对曼谷比较有感觉。但我的家族除了泰国人,还有越南人,所以我就以曼谷和河内这两个地方为主题,拍摄了街道、汽车站、饭馆、风俗店和百货商店等等。
《曼谷》
摄影之友:《静音模式》这组作品可以说是你的成名作,当时为什么会拍这组照片,它又给你带来了哪些影响?
濑户正人:当时柯尼卡公司刚好出了巧思这款有静音功能的相机,这是为了让人们能够在安静的环境下拍摄而设计的。可是我觉得应该还有其他的拍摄方法,因为没有声音,所以可以更近地去拍人,于是我就想尝试一下是否真的能这么近地拍人,也想知道这样的拍摄方法是否能给摄影带来新的可能。因为没有声音,我想这么近距离的拍摄也许能够拍到人物的内心。
摄影之友:从《起居室》(Living Room)、《静音模式》(Silent Mode)、《野餐》(Picinic),再到《槟榔》(Binran),你似乎对这种处于特定空间,也可以说是私密空间里的人物状态十分地迷恋。
濑户正人:这是个很好的问题。我自己也没意识到这一点。可能这就是我内心深处的观念。之前《曼谷&河内》都是街拍,后来就是把人框起来。可能作为一个摄影师来说,我想给自己制定一个框子来进行拍摄。
起居室(living room)
picnic
binran
摄影之友:除了在地铁里偷拍的《静音模式》(silent mode),其他几组作品想必在拍摄前都需要与被摄者做大量的沟通,有什么技巧吗?你都是如何说服她们的呢?
濑户正人:拍这些系列,一半的精力都花费在沟通上了,如果他们说OK,可以开始拍了,那就很简单。我当然会使用一些技巧,来说服他们,但是这个技巧需要自己去摸索。
摄影之友:觉得你的创作在感性与理性之间游走,你觉得理性科学的分析和对世界的感受哪个更重要?在创作风格转变的转折里这二者之间是否又有变化?
濑户正人:理性与感性两者都有。在拍摄之前,是理性地去想要怎么拍。但在拍摄的瞬间却又是感性的,不去想怎么拍,就像街拍那样,直接拍就好了。
摄影之友:对于摄影的态度,濑户的的观点是,“写真的本质不是‘表达’,而是‘记录’”,所以他不会去干预被摄影的对象,而表现出自己的摄影意图,而是让被拍摄者呈现出自己本身就好。所以你反对摆拍吗?
濑户正人:我不反对摆拍,但我不会这么做。摆拍的话是表达自己世界里的东西,自己的世界往往没有那么广阔。对于我来讲,我想拍摄对方的世界。我选择场所是我的选择,人物在里面如何做是他们的选择,我不会干涉,我觉得这样比较有意思,即使不按预期进行也让我觉得很好。
摄影之友:你作为第21届木村伊兵卫摄影奖的获奖者,后来又一直在做该奖项的评委,在你看来,日本摄影这些年来都有哪些变化?
濑户正人:这二十年的话,出现了各种事件,人。前二十年,是森山大道,东松照明所创立的摄影世界,近二十年的话,日本的摄影世界更广阔了-因为摄影的数码化,更容易出现观念摄影,摄影和技术是相关的,技术变化也会带来摄影的变化,这个和中国摄影的变化差不多。但是不管技术怎么变,这个人拍摄的热情和才能是不会变的。
摄影之友:如何看待新一代年轻摄影师(80年代)的作品。有没有让你印象深刻的艺术家?
濑户正人:石川龙一,横田大辅让我比较印象深刻。
摄影之友:如何看待观念摄影?
我觉得观念摄影没什么不好,唯一的问题就是不要被自己的世界限制住了,要去接触更广阔的世界。观点摄影常常只说自己想说什么,然后告诉大家--而摄影借助相机,就有超越大脑的可能性。大家不只是想看你拍的照片,大家想看的是照片里更广阔的世界。
摄影之友:看一张照片时,你会最先注意什么地方?
濑户正人:一张照片是有“中心点”的,“中心点”不是画面的正中间。比如说拍摄一张肖像照片,画面的中心点是人。没有什么特定的观看方法,自然而然的就会观看人脸,之后会慢慢地观看细节。
摄影之友:最近的拍摄计划是什么?
濑户正人:我们预计明年东京都写真美术馆办个展,因为那个展览要展示新作品,我刚刚开始拍。我最新的作品集《Cesium》,那里会有我接下来的拍摄线索。
《Cesium -137Cs-》
摄影之友:在这次街拍中国的活动中,你和学员的授课形式是怎么样的?你是否也在拍摄?
濑户正人:这届学员都很优秀。我们以讲评的方式来沟通。我也在北京拍摄,这两天发现大家的拍摄手法有点旧吧,大家如果扩展下范围就会更好了。
摄影之友:如果来中国拍摄的话,会关注哪些题材?
濑户正人:我不会对乡村感兴趣,我喜欢拍中国发展中的一面。中国很广阔,很想去西部看看,但最有兴趣的还是像北京、上海、深圳这样的大城市。
——
濑户正人不仅专注的创作,也乐于培养年轻人
此次也受邀为“摄影之友”的读者投稿点评
从濑户正人的创作历程可以了解到他更多的关注于更广阔的世界,而非自己的表达
这也是他喜欢街拍的原因,可以和这个世界相处
(完)
采访:林圳岚、袁嘉彤 | 翻译:宛超凡
编辑:MC
2013年,《Cesium -137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