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树楠 王娟 图:苏立锁,Richard Avedon,Vera Syubaeva,Traer Scott 文:周一渤 阮轻玉 伊苏 韩晶
[alert type=white ]如何突破寻常的摄影框架,将自己的观点融入到摄影作品的表达中?对于很多摄影人而言,这一点并不容易达到,本期品色栏目,我们就通过这些摄影师的不同想法、不同实践的特点,为大家展示一个在寻常摄影题材下的突破。[/alert]

孤沙静语 苏立锁的抽象风光

[alert type=white ]大多数人对于风光摄影的理解存在于壮美、秀丽一片的山河中,然而对于苏立锁而言,风光摄影却有着不同的意义,他通过对于沙漠抽象化的表现,将孤独宁静的沙作为表现主体,将荒芜的沙地刻画成线条与空间交织的意境,在粗犷的质感中,体现他个人的创作特点。[/alert]

他将大海的海潮退却后留在沙滩上的痕迹当成了他的表现对象。

苏立锁,温州市首届十大杰出摄影家,国际民俗摄影”人类贡献”提名奖,郎静山摄影奖金像奖获得者。《勤劳致富》、《梳妆》、《田园诗行》等1000多幅摄影作品在国内外获奖、发表,作品还被中国天文馆、广东美术馆、上海图书馆等收藏。

苏立锁
苏立锁

沙是大海的诉说

传统的佛学经典中,有这样一句话被世人所熟知:“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这说的大概是:从一朵花里就可以看出整个世界,用一片叶子就能代表整棵菩提。18世纪,英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布莱克,也曾在一首名为《天真的暗示》的诗中这样写道:“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有一座天堂。”我想,不论是佛学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还是文学的“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它们要表述的应该都是生命永恒存在亘古不老的原始哲学。而苏立锁也正是这样以《沙语》的影像文本做了一回“天真”之人。

一次偶然的机遇,他将大海的海潮退却后留在沙滩上的痕迹当成了他的表现对象,也就是说,他在这里找到了自己一直想要述说的出口。苏立锁完全遵循客观的沙滩图案做忠实的记录,一是尊重大海的“手笔”,寻找那些具有写实意义的细节与片段,二是遵循内心的呼唤与意象,一切的法度都在其真诚再现的原则上。他的拍摄过程以及他的表达过程也就看起来再也简单不过了,但是《沙语》影像视觉上的写实风格却又分明笼罩在一片梦幻般的情境中,如此的现实与梦幻、写实与虚构的交织,真有些让人的感受悲喜交加,感染力也就随之生发出来,令人有了更多的遐想与关联,从而让影像与读者之间有了最直接有效的沟通与交流。

他所做的也只有利用手中的相机拍摄下来,将这种执念具象地留存下来,同时也给大家带来某种不可多得的精神愉悦和满足,优秀还有弥足珍贵得像沙子一样沉静下来,思考着我们的现在和未来。

柔软的沙子也可以有遒劲有力的时候,似在讲述着这个世界的另外一些可能
柔软的沙子也可以有遒劲有力的时候,似在讲述着这个世界的另外一些可能
沙子显示出了现实与虚幻、真实与梦境、荒诞与诡异、奇绝与亲密的内容与特征
沙子显示出了现实与虚幻、真实与梦境、荒诞与诡异、奇绝与亲密的内容与特征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表现了生命永恒存在亘古不老的原始哲学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表现了生命永恒存在亘古不老的原始哲学
沙留下的痕迹,像树木的枝干,沙以一种单纯地元素来塑造出不同的形象
沙留下的痕迹,像树木的枝干,沙以一种单纯地元素来塑造出不同的形象
沙子的形态千变万化,可柔可刚,而这一切都交由大自然去塑造
沙子的形态千变万化,可柔可刚,而这一切都交由大自然去塑造

性感相遇死亡 Richard Avedon的情欲写真

[alert type=white ]Richard Avedon被誉为是时尚摄影大师,在他的镜头中,不仅有明星肖像,还有着很多他基于时尚摄影的个人创作,他评价个人对人物摄影表现的理解,在20世纪开创了一条引领世界时尚摄影的道路。[/alert]

他以另类大胆的影像表达方式,将影棚内的时装照放在室外环境中拍摄,为这些时装赋予了一种另类的语言。

Richard Avedon 美国摄影师, 1923年出生在纽约,被誉为是上世纪先进的人像摄影事,曾担任多家著名杂志的首席摄影师,2004年去世。

Richard  Avedon
Richard Avedon

把影棚搬到室外

如果你不了解Richard Avedon,那么你可以看看奥黛丽·赫本在1957年主演的经典戏剧《Funny Face》,片中由Fred Astaire扮演的时尚摄影师Dick Avery正是以Richard Avedon为原型。Richard Avedon是个比较不同的摄影家:他是从时尚摄影做起的,所以他拍过许多美女和名人,但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工作的关系而忘记自己到底想去拍什么:人。他不仅拍模特和名人,他更拍普通人、认识的人以及在街上碰到的人。他不仅在工作室里工作,更把时尚摄影搬到了户外,以及政治生活(比如1976年的美国大选),他甚至还在街头拍过东西(例如1989年勃兰登堡门的新年前夜)。所以说Richard Avedon是个什么都拍的摄影家并不为过。但他最出名的作品,绝对是他的人像,他在这组表现情欲与生命关系的作品中,将骷髅骨架与服装模特结合,为骷髅穿上衣服,与模特产生互动,这种如今被看为是观念创作的影像在当年的时装摄影界更是一片哗然,这也奠定了Richard Avedon在摄影史上的地位,他以另类大胆的影像表达方式,将影棚内的时装照放在室外环境中拍摄,为这些时装赋予了一种另类的语言。

影像天才 另类人像

如果说Richard Avedon是一位影像天才,那一点都不为过,Richard Avedon从小就很喜欢人像和时尚。他的父母也订阅了包括《Vogue》、《Vinity Fair》和《Harper’s Bazaar》在内的顶尖时尚杂志。小Richard Avedon从这些杂志里也学到了许多关于时尚摄影的东西。Richard Avedon系统地学习摄影是在加入美国商船队之后,他被分配在摄影部,为几千位水手拍过证件照。1944年他离开商船队后,在时任《Harper’s Bazaar》杂志艺术总监的美国著名设计师兼摄影师Alexey Brodovitch的提拔之下,开始为时尚杂志拍片,不出两年,他的作品就登上了《Harper’s Bazaar》。Brodovitch还大胆起用20岁出头的Richard Avedon拍摄巴黎春夏时装周,令许多老资格摄影师眼红不已。关于如何把新款设计师时装拍得既奢华又实用,Richard Avedon确实很有一套。1954年,他把模特带进典型的法国咖啡馆、俱乐部和赌场,并以西装革履的护花使者为陪衬。次年,他更史无前例地在马戏团里拍摄身穿高级定制时装的模特,那张经典的“大象”就是这么诞生的。1962年,为《Harper’s Bazaar》和《Vogue》工作了近20年的Richard Avedon终于盼来了一场展览。初次摆脱了杂志开本尺寸限制之后,他把照片放得巨大无比,铺满每一面墙。1977年,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举行了他的大型作品回顾展,参展的每一张黑白肖像都大于真人比例,且故意保留了底片的黑色边框。当同时代的摄影师大都退休的时候,他依然举着相机工作。同时,他也花了不少时间整理旧照,回顾自己的一生。

性感的模特与骷髅人相遇,在镜子中是性感与生命的碰撞
性感的模特与骷髅人相遇,在镜子中是性感与生命的碰撞

人像照片从来不是临摹。情绪或事实在转化成照片的那一刻后,早就不再是事实了,而是一种观点。照片没有不准确这回事。因此所有照片都是准确的,却没有一张是真相。

生命在片场终结

2004年,81岁的Richard Avedon因脑溢血并发症去世。病倒前,他正在得克萨斯州为《纽约客》拍照。那时他作为该杂志的首位全职摄影师,已经干了12年。正如《今日美国》所言 ——把Richard Avedon称为摄影记者,就好比把米开朗基罗称为油漆工。但是,Richard Avedon本人却将之视为一个新挑战。“全世界的名人我好像都拍过了。但是,我希望能拍一些真正有作为的人,而不光是明星。”他说。《纽约客》主编Tina Brown给了他这样的机会,而他也让读者们大开眼界,从玛丽莲·梦露从未公布的照片,Tilda Swinton的裸照,到与骷髅调情的优雅模特。

11

在这样的一个杂乱的厕所空间中,Avedon试图描绘一段关于画面中男女主演的故事
在这样的一个杂乱的厕所空间中,Avedon试图描绘一段关于画面中男女主演的故事
画面中的女子、骷髅骨架、孩子都处于画面右侧,左侧的大画幅相机正对准他们,让画面更具有戏剧性
画面中的女子、骷髅骨架、孩子都处于画面右侧,左侧的大画幅相机正对准他们,让画面更具有戏剧性
骷髅骨架被造型师精心摆布,形成了与画面中模特的互动
骷髅骨架被造型师精心摆布,形成了与画面中模特的互动

黑暗下的线条 Vera Syubaeva的几何人体

[alert type=white ]人体摄影多以表现人物媚态而著称,但在Vera Syubaeva眼中,人体本身的灵动多变的线条才是人体摄影的真谛,她力求还原人体摄影的本质,剥去人体摄影的色彩与修饰,将几何光影与人本身的健美留在镜头中。[/alert]

在她的画面中,对称的光影,几何的光线形式让她的作品在黑白强对比的同时,又增加了几分视觉上的流畅。

Vera Syubaeva 俄罗斯女摄影师,曾就读于British Higher School of Art & Design。喜欢去尝试不一样的方式去表现不一样的题材,对于人体摄影更是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与表达。

Vera Syubaeva
Vera Syubaeva

还原人体自身的魅力

如果说人体摄影有着独特的魅力,倒不如说人体本身的魅力更为突出。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雕塑家米开朗琪罗所雕刻的《大卫》诠释了人体本身所带有的健美、雄壮和质感,他以写实的手法,塑造了一位有着完美比例的人体雕像。你很难去思考他要表达的深层意义,单凭其精湛的手法和对人体线条、动态、骨骼、肌肉的把控,足以让你在观看《大卫》时所惊叹。人体本身的魅力常被摄影师忽略,当越来越多的摄影师将镜头对准媚态的表情,幽雅的环境中时,却忘了如何去表达人作为个人所承载的自身魅力。摄影师Vera Syubaeva深知当下人体摄影的病态,她一改传统的人体摄影方式,将人物置于黑色背景之下,通过造型灯对人体的线条的几何形态进行刻画,在她的影像中,所有的景别都几乎一样,这种方式与以往通过不同场景来进行线性叙述不同,她将作品平面铺开,在平行的结构中试图让每一张画面都独立成型,并让它们更像一个整体,从而形成一个由几何形态人物局部构成的躯体。

几何力量纵深

在Vera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其作品坚实的力量感,虽然画面中的模特是女性,但是这种感受却依旧十分强烈,我们不禁会追问,这种力量源自何处?在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三角形光影的构图,这种结构被认为是绘画构图中最稳定的图形,为她的作品增加了构成上的基础。同时,在她的画面中,对称的光影,几何的光线形式让她的作品在黑白强对比的同时,又增加了几分视觉上的流畅。这些我们熟悉的躯干,在光影的照射下,呈现出了“点线面”构成样式的几何图案,使之在现实与数学几何中游离,这种数学几何最大程度回避了摄影师的自身的感性判断,从而理性地分析每一躯体在光线下的力量。

倒三角形的光线让画面显得十分高贵,如同一颗钻石在发亮
倒三角形的光线让画面显得十分高贵,如同一颗钻石在发亮
因为光影而被分割的后背,得以让腰部、手臂的曲线更加凸显
因为光影而被分割的后背,得以让腰部、手臂的曲线更加凸显
没有刻意地用背部去表现性感或是坚实,被截取的细节更多的是一种人体的乐趣
没有刻意地用背部去表现性感或是坚实,被截取的细节更多的是一种人体的乐趣
人体的动作走向与光影相互配合,显得更加有张力,且有趣
人体的动作走向与光影相互配合,显得更加有张力,且有趣
被框在三角形中的手臂,看起来更有韧性
被框在三角形中的手臂,看起来更有韧性

灵光博物馆 Traer Scott的观念动物

美国女摄影师 Traer Scott 完成于2012年的一个拍摄项目,她在美国各地的自然博物馆拍摄了一系列独特的环境肖像,利用玻璃柜的反光倒影来呈现人类与自然之间陌生的共生关系,置景技巧娴熟而有想象空间。

在这种光学重叠的纽带下,连接起过往和现在,死亡和生命,稍纵即逝的倒影成为人类与自然之间充满隐喻的写照。

Traer Scott,美国女摄影师,曾经获得 Helen Woodward 人道主义奖,作品发布于《国家地理》、《生活》、《Vogue》等国际知名杂志。在全球多个画廊展出,现今已经出版了5本画册。

Traer Scott
Traer Scott

偶然的灵感

谈到在博物馆拍摄动物,我们耳熟能详的便是摄影家杉本博司的代表作品《博物馆》,动物标本在博物馆的置景中显示出接近真实的状态,细腻的影调,精良无瑕疵的制作都成为了杉本博司的代表。然而对于摄影师Traer Scott而言,她并不追求杉本博司式的表现方式,而是将自己的亲身经历与作品融合,用自己的语言来诉说这一充满了荒诞意味的场景。

在摄影师Traer Scott小的时候,曾经和母亲在家乡的自然博物馆当志愿者,那段时间她们每天都在博物馆里,游走于死去的动物和远古故事之中,整理超过一个世纪累计的各种书籍和报纸。10年后,在一次拜访纽约自然博物馆的时候,她偶然拍摄到一张她自己和丈夫倒映在玻璃展柜上的照片,和玻璃另一面的动物叠在一起。这张照片让她产生了拍摄这一系列照片的启发,于是她开始参观各地的自然博物馆,拍摄人们的肖像。

自然历史别样体现

这些看似多重曝光的照片,其实每一张都是一次拍成的,只不过利用了玻璃本身的倒影。Traer蛰伏于各大博物馆,捕捉住参观的人与这些有着一块玻璃之隔的历史自然标本发生某种没有实质性、却又充满故事性的关系,人物的表情、动作与这些看似有着生命体征、静止的动物标本,在这种光学重叠的纽带下,连接起过往和现在,死亡和生命,稍纵即逝的倒影成为人类与自然之间充满隐喻的写照。

成群的孩子走过这些标本,就如曾经也有无数的人这样经过它们
成群的孩子走过这些标本,就如曾经也有无数的人这样经过它们
在匆忙走过的人群中伫立呆望的女孩与凝视人群的小熊猫有着同样纯洁的眼神
在匆忙走过的人群中伫立呆望的女孩与凝视人群的小熊猫有着同样纯洁的眼神
人与动物的眼神,在这一刻达到一致,似在共同回顾历史
人与动物的眼神,在这一刻达到一致,似在共同回顾历史
戴着帽子的神秘男孩,“引起”了鹿群的观望
戴着帽子的神秘男孩,“引起”了鹿群的观望
玻璃形成的反光将人的头部与动物的颈部相结合,留下了一张奇怪的影像组合
玻璃形成的反光将人的头部与动物的颈部相结合,留下了一张奇怪的影像组合

via Fotom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