徕卡,流淌着德国血液的制造传奇。
两年前,徕卡M9的发布会上,长着一个方下巴的鲁迪·施佩尔(Rudi Spiller),军人般笔挺地伫立着。他就是德国徕卡相机股份公司的CEO,头发略显凌乱,在那副无框眼镜的背后,是他鹰一般锐利的双眼。
当天,施佩尔信心满满的向公众介绍了徕卡推出的三款新产品,在向大家介绍这些徕卡的最新成就的同时,也对其在摄影界的领导地位充满了信心。在用不同的语言跟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打过招呼后,他称赞了徕卡致力于追求卓越的努力,并用一句话做了总结:“我们的精密度是完美的”。
徕卡M9在当天初次登场,他是M系旁轴相机的最新型号,而这个系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半个世纪以前。“这一系列的相机在1954年就已经成为了经典,而如今又被完美的重新设计了。”施佩尔说到。这番话语不禁令听众们揣测是否未来还会诞生M10。
在M9发布前,《连线》杂志带着全球摄影师、爱好者和器材控们的心愿,走访了位于德国索姆的徕卡工厂,走进幕后,看徕卡是怎样制造那些举世闻名的相机的。
本文为你展示这间历史悠久的公司的几个画面,来揭秘徕卡工厂,揭秘徕卡严谨的制造过程,揭秘它在未来数码化上的努力。
揭秘徕卡工厂
这是徕卡M8组装的初级阶段,大部分的机械部件已经就位,但取景器、镜头以及电子部件还没有安装上去。
徕卡相机的制造工厂坐落在德国索姆。
许多制造装配徕卡产品的雇员都已经为公司工作了几十年之久,斯托芬·丹尼尔斯(Stefan Daniels),现就职于索姆的工厂,直接参与了M9的研发,他在15岁那年就开始用徕卡相机拍照了,并且在徕卡工作时取得了技术工程师的学位。
没有哪种拍摄能做到完全照搬主体,也没有任何图景能左右镜头。但获得理想画面是摄影师孜孜不倦的追求,这对器材也提出了要求。恰到好处的设备会带来完全不同的体验。
对于几代纪实摄影师来说,徕卡正是这样的利器。阿尔贝托·柯达手中诞生的那张切·格瓦拉;越战中,黄幼公拍摄的一位赤身女童哭逃景象;以及1945年二战结束时,由阿尔弗雷德·艾森士塔特拍下的时代广场水兵—护士经典热吻画面,无一不是徕卡的经典之作。实际上,这家公司完全有资格宣称从一开始它们就为这样的典范铸就了可能。紧凑的机身、低调的风格、可靠的性能使得无需二次准备就能捕捉到自然画面。
工程师正将相机的感光元件:CCD嵌入M8的机身内。
柯达为徕卡量身定做了这款CCD。传感器由微型镜片覆盖,获得光线从中间到四角的高均匀度,而每一个微型镜片的大小,仅相当于人类的发丝。
CCD被安装完成后,工人们会将轻质镁合金机身框架组装,同时,环绕左右的重铜结构,能为最为脆弱的内部器件提供防护。
正在安装的电子元件,这部M8可以被设定基础功能,工程师们可以通过它来测试其它相机更多的性能指标。最终完工时,这部看起来不起眼的“小家伙”会将1800多个部件囊括其中。
在20世纪初,作为工程师和业余摄影爱好者的奥斯卡·巴纳克(Oskar Barnack)在位于德国韦茨拉尔市的“徕兹”光学设备厂工作。巴纳克喜欢探索自己周围的高山,而通过一台箱式照相机来记录自己所遇到的景色,这个照相机必须有它的伴侣配合——那是一包很重的玻璃片(注:早期照相机曾用玻璃作为感光底片)。于是巴纳克设计了一种可以装进口袋的照相设备,使用优化过的电影胶片——这就是世界上的第一台35毫米相机。
巴纳克的老板给这种新产品命名为“徕卡(Leica)”,即“徕兹相机(Leitz camera)”的缩写。最初的型号在1925年开始量产,这就是现在所说的原型徕卡(Ur-Leica),并且徕卡的传奇就伴随着它一起走下装配线。早 在1928年,苏联宣传大师亚力山大·罗钦科(Aleksandr Rodchenko),以及摄影随笔之父安德烈·柯特兹(André Kertész)都拥有徕卡。另外还有一些这个领域的大师,包括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他用徕卡工作,为街头摄影和战后纪实摄影做出了卓越贡献。
徕卡的工作人员要对每一台相机进行严格的测试,检查相机的每个系统,包括快门计时,测距仪,和对焦系统的准确性,还有CCD的感光灵敏度和一致性。
在这一步的质量控制中,工作人员正在确定相机取景器的准确度。每一个相机的取景器都要在组装好了以后进行调试,徕卡要求从取景器里看到的景和通过镜头捕捉到的图片之间的对焦误差不能超过0.0001毫米。
1评论
徕卡M9 7,000美元的单机售价还不含镜头,只能望尘莫及了。。。。。。。
评论已关闭.